何兆華
摘要: 文章通過對清水江中游苗族傳統(tǒng)腰織機的部件結構、竹棍挑結花樣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實地考察,藉以闡明“Linx”紡織品的起源。根據(jù)相關文獻的研究,認為苗族織造“Linx”的織機來自中國古代“綾”和壯侗語族少數(shù)民族腰織機混合揉雜后的產物。但從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來看,認為苗族“Linx”的腰織機是水平背帶腰織機和簡單立織機混合而成。此外,運用竹棍挑結花紋的操作方法與南島語族的關系更為密切。
關鍵詞: 苗族;綾織物;織造技術;傳統(tǒng)腰織機;清水江
中圖分類號: TS105.14;K876.9“216” 文獻標志碼: B 文章編號: 1001-7003(2019)10-0098-11 引用頁碼: 101302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clarify the traditional weaving origin of “Linx” textiles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on the unit 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waist loom of Miao people at middle reaches of the Qingshui river and working principle and operation method of making knots and patterns with bamboo stick. According to related records, the Miaos “Linx” loom might be a hybrid of ancient Chinese “Linx” and Tai-Kadai half frame loom. By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operation metho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iaos “Linx” loom might be a mixture of simple frame loom and body-tension loom. Besides, the operation method of bamboo stick to pick up pattern is related to Austronesian people more closely.
Key words: Miao; Linx textiles; weaving technology; traditional half frame loom; Qingshui river
織布是清水苗族婦女的重要技能。筆者于2002年起在清水江中游的施洞鎮(zhèn)進行調研,發(fā)現(xiàn)苗族婦女同時可以使用四種類型的織機,踏板的數(shù)量決定了織物的形狀。這四種用于制作衣服的織機分別為:1)dob兩片綜的立織機,用于平紋織物的織作(圖1、圖2)。2)四個踏板立織機允許織作斜紋織物linx pat(圖3、圖4)。3)linx dix用的是腰織機,由平紋背景上的經線浮織出圖案(圖5、圖6)。操作者用一只腳操作連接在綜片上的繩子,并且用背帶織機控制張力。4)大號菱形圖案布linx qub bongk是一種僅用于嬰兒背帶的布料,與用于linx dix的織機相同。除了編織這四種布料外,清水苗族婦女還在織布機上編織腰帶(圖7)、圍腰(圖8)和頭巾。在這四種布料中,linx在織造上需要較高的技巧才能達成。
1 研究背景及相關文獻
在多年的調查中,筆者將研究聚焦在服飾與紋樣上,一直沒有系統(tǒng)地對織機或織造技術進行深入研究。直到2018年夏天,在沿著清水江周邊黃平縣、臺江縣[1]、劍河縣、凱里市和黔中的惠水縣進行腰織機的調查時,發(fā)現(xiàn)一個饒富趣味的問題,究竟linx在織造技藝上源自哪里,與中國古代綾織機是否有關聯(lián)?
從中國紡織史來看[2-3],“綾”的紡織技術成熟于漢代,至于清水苗族婦女如何學習這項技能仍然是個謎。經過對貴州省臺江縣和黃平縣苗族村的實地考察,筆者發(fā)現(xiàn)清水江流域腰織機的編織技術與中國古代織物“綾”的原理有部分相似,但在織機的部件結構、竹棍挑結花樣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上卻有著結構性的差異。
首先從織機的歷史來看,考古證明中國古代織機發(fā)展過程中存在多樣化路徑。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部的老官山二號墓中發(fā)現(xiàn)了四種模型織機[4],老官山織機模型的發(fā)現(xiàn)顯示出比當時其他地方記錄的織造技術更復雜。
趙翰生等[5]認為,侗族人正在使用一種特殊的織機,將多個活動綜絲與多個踏板相結合多綜多躡織機。通過安排竹棍來創(chuàng)造圖案,認為這種竹棍圖案織機由三國時期多個活動綜絲與多個踏板相結合的織機的革新變化而來,這就是“綾”織機。趙翰生等[6]表示,侗族人正在使用斜織機生產“綾”紡織品,并認為侗族斜織機是一種竹編低花本機,靠著手拉升花竹簽開口,以達到用少躡控制多綜的做法。就操作方面而言,這是一種革新與簡化的設計。
Eric Boudot等[7]的研究與趙翰生的說法相似,他們從織機部件拆解為單元因素后作類似基因排序,以追溯祖源,認為黔東南苗族織造“Linx”的Y型半框織機來自中國古代“綾”和壯侗語族少數(shù)民族腰織機混合揉雜后的產物。但從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來看,筆者認為苗族“Linx”的腰織機與尼泊爾西部到云南省的喜馬拉雅山麓使用的簡單框架織機和踞織機混合在一起。在2018田野調查過程中,筆者看到惠水腰織機的結構基本上是木架底座加上踞織機的結合,因此認為這樣的結合比從古代“綾”和壯侗語族少數(shù)民族腰織機改良更有可能性。
對于花竹簽的討論,趙翰生等[6]用唐代施肩吾所寫的《江南織綾詞》來說明當時綾的織造工序。詩中寫著:“卿卿買得越人絲,貪弄金梭懶畫眉。女伴能來看新,鴛鴦正欲上花枝?!碑斨行?,指的就是新的竹編花樣。唐朝以后,隨著花紋增大花紋循環(huán)數(shù)也增加,花竹簽正好是解決此問題的一種方法。隨著宋朝以后,中原地區(qū)改用花樓束綜提花機來解決日益復雜的圖案問題,運用竹簽編花本的方式日漸式微,反而是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留了下來。Eric Boudot等[7]也認為這種方法在中國西南地區(qū)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與壯、侗、毛南的織錦技術有著獨特的聯(lián)系。該研究很有說服性,但無法解釋清水江苗族腰織機挑結花紋竹棍的方向問題。壯侗語族少數(shù)民族,如壯族、侗族、毛南等少數(shù)民族,挑結花紋竹棍的方式都是運用竹籠在垂直方向把花紋按照次序排列出來,因此紋樣可以為連續(xù)紋樣或單獨紋樣。
在清水江流域,“Linx”的編織原理是通過排列竹棍序列來制作緯紗圖案的。通過使用竹棍拾取圖案,使它們可以形成緯紗和編織綾紋組織結構。其花紋是運用水平方向排列,織花竹棍最多不超過14根,紋樣較小且多為幾何抽象圖紋。因此,從腰織機與挑織花紋竹棍的結構來看,是中國古代“綾”和壯侗語族少數(shù)民族腰織機混合揉雜后的產物。同樣的,清水江流域苗族婦女用竹棍編排圖案的花紋循環(huán)遠少于侗族,挑結花紋的方向與位置也都不同。若以水平方向排列花紋的方式來看,較接近南島語族少數(shù)民族的原始水平背帶機運用到(竹簽、竹棍)來制作花紋循環(huán)的技術。
2 清水江腰織機調查
筆者在貴州省黔東南州的黃平縣、臺江縣、劍河縣、凱里市進行了田野調查,在路經黔中的惠水時探查了織機的使用,發(fā)現(xiàn)在此次行程中的苗族有兩種立織機,以及三種類型的腰織機(表1)。第一種腰織機是臺江縣施洞、革一、劍河展留與岑松及榕江擺拉的非連續(xù)夾花緯提花織機(編號1-1,1-2,1-3,1-4);第二種是臺江縣施洞、黃平連續(xù)夾花緯提花織機(編號1-5,1-6);第三種是惠水非連續(xù)夾花緯提花織機(編號1-7)。本文主要就連續(xù)夾花緯提花織機II作詳細闡述,其余的待后續(xù)研究闡明。
在這些不同類型的織機中,第一種與第二種織機結構十分接近,第二種腰織機以織造linx提花布為主。手打提花布linx did(大斗紋)或linx qub bongx(背兒帶)都是需要運用竹棍挑結花紋的織品。同樣的織機結構可以在黔東南的黃平、劍河、臺江及黔西南的貞豐、興仁看到。第三種是惠水非連續(xù)夾花緯提花織機相較之下較為原始,接近原始腰織機加上臺座的設計,織造做法上則與第一種接近。
2.1 腰織機結構
本文對黃平縣重安鎮(zhèn)的織錦機及織機部件進行完整的測量,了解其構造、運動方式與尺寸(圖9、圖10)。當?shù)厝朔Q織機底座為支架,連接地面的為支架腳,支撐整個織機的為支架背脊。在織架上方有Y型搖桿,當?shù)胤Q為螳螂手,如圖9所示。該織機在支架上加上了經軸、紗撐(中筒)和緯管,可以織出更為復雜的花樣。苗族的提花織物最重要的織機是以身體作為張力的腰織機,腰部背帶與腳部繩環(huán)是繃緊經軸的一部份。除此以外,織布卷軸可以自框架移出,要織造時再放上并調整張力。經軸由上至下包含:擋頭、紗撐、緯管、線綜、梳筘、挑花棒、分經棒、打緯刀、卷布軸及腰帶等(圖10)。
2.2 竹棍挑結花樣工作原理
竹棍挑結花紋的工作原理為:根據(jù)要織造花紋的順序,先用挑花尺將第一根循環(huán)的圖案依照順序將經線挑起,再將這個圖案和其他經線分開,插入第一根竹棍。然后,依序將圖案一根根挑好并置入竹棍。因為是連續(xù)對稱的圖案,所以只須挑出一半完整圖案,后面便可按照挑好的竹棍循環(huán)織造。織造時,必須利用下壓棍子拉開織口,以便打入花緯。為了防止出錯,通常會用花樣本來記錄。
從挑花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操作人遵照母花本的圖樣,用挑花棒在織機上挑出相對應的紗線,置于梳筘的前方、線綜的后方。必要的時候還會拿著針在母花本上進行數(shù)紗的工作。待挑好跟母花本上一個緯紗一樣的紗線之后,把挑花棒傾斜使經線之間產生空隙,用手把上下的經線分開,用一根竹子穿過挑花的地方進行固定,把竹子推到前方,再進行下一組紗線的挑花。以此循環(huán),直到完成母花本上面一組的圖案為止,而該圖案有11組緯紗(表2)。
母花本在這個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織布者需要根據(jù)母花本進行挑花??棽嫉倪^程是先按照花紋把圖案用撿花棒都挑好,撿花的位置在線綜的前方,撿好之后推到前方,在織布的過程中進行撿花棒的替換,就可以進行織布的工作,具體的過程可從表2看出??椩旆椒ㄅc黃平地區(qū)苗族織linx的模式相同的還有劍河展留老人穿的衣服,也是運用挑花棍挑出是14針的循環(huán)來織造。臺江縣施洞的大斗紋布linx dix也是用同樣的織機與織造原理。
在黃平、貞豐、施洞、劍河,同樣類型的織機在織造花紋時用的都是二梭織法織造,一梭裝底緯(白線或黑色),一梭裝深色花緯(黑或藍)。在織造時,織機分為前后兩段,前段負責底紋(平紋),后段竹棍部分負責顯花的花紋(通經斷緯),運用前后兩段,但卻可以維持織機在綜躡數(shù)量與人力的簡化,是可以變化多種花紋的結構。從操作原理來看,前段運用綜框控制平紋底緯,后段則利用綜框﹑竹棒、中筒制造開口引入花緯。運用反織方式,依序用底緯、花緯交替完成(圖11)。
運用竹棍挑結花紋,形成很具彈性的顯花方式。運用正反順序打花緯,可以挑出linx(圖12、圖13)、狗爪花(圖14、圖15)、虎爪花、星星花(圖16、圖17)、蜘蛛花、馬蹄花、梨花等花樣。
3 清水江苗族Linx織機探源
要確切了解清水江苗族Linx腰織機的歷史起源,從現(xiàn)有的資料入手研究還是有困難的。本文僅針對現(xiàn)有田野數(shù)據(jù)進行比對,試圖由織機的部件結構、竹棍挑結花樣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三方面來推論。
3.1 織機的部件結構
從中國古代新石器時期河姆渡遺址到云南出土漢代青銅貯貝器蓋上的紡織場景,都可以看到中國的早期織機大多為原始水平背帶腰織機的遺留。從人群分布來看,由尼泊爾西部到中國云南省的喜馬拉雅山麓,再到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海南、臺灣等地皆有人使用,它是人類最早發(fā)明和使用的織機之一。截至目前,如中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海南島黎族、臺灣泰雅族,仍然以踞織機作為織布的主要工具(圖19)。
比較黃平苗族腰織機(圖18)與臺灣泰雅族織機(圖19)[8],最大差距在于挑花棍及底部支架。從黃平苗族腰織機的部件可以看到,在支架之上加了經軸、紗撐、緯管、線綜、梳筘、挑花棒、分經棒、打緯刀和卷布軸等不同部件,運用挑花棍的使用,可以織出更為復雜的花樣。相較之下,臺灣泰雅族水平背帶織布機包括經卷箱、線綜棒、挑織棒、煒梭板、卷布夾、腰帶等物件。
介于臺灣水平背帶織布機與黃平腰織機之間的織機,是在2018年田野調查所見到的惠水縣擺金鎮(zhèn)鴨絨鄉(xiāng)上田村提同組的第三類型腰織機(圖20)。該腰織機僅有一片綜,運用人體的腰部與身體的協(xié)調進行織布。雖然有支架,但支架僅扮演固定與支撐的作用(圖21),部件也僅有挑花棒、分經棒、打緯刀、線綜、梳筘和卷布軸(圖22),與臺灣泰雅族的織機類似??棽歼^程以挑花為主,首先用腰帶將身體與織布機進行固定,用竹片撐在面料的下方以維持面料的張力,運用反織法挑織花紋,并無黃平織機上的紗撐、挑花竹棍等物件。
比較清水江Linx腰織機、臺灣泰雅族織機與惠水縣擺金鎮(zhèn)鴨絨鄉(xiāng)三種腰織布機的部件,可以發(fā)現(xiàn)黃平腰織機比臺灣泰雅族織機多了支架與提花的挑花棍、紗撐及Y型搖桿(俗稱螳螂手),因此可以分前后段織造,這部分部件是臺灣水平背帶機所缺乏的。比較清水江黃平Linx腰織機與惠水縣擺金鎮(zhèn)鴨絨鄉(xiāng)的腰織機,可以看到雖然惠水縣擺金鎮(zhèn)鴨絨鄉(xiāng)的腰織機有支架,但缺乏清水江Linx腰織機的挑花棍、紗撐及Y型搖桿。三者皆是以身體為張力織造,但清水江Linx腰織機、臺灣泰雅族織機都需要用到足部作為張力的一部分,惠水縣擺金鎮(zhèn)鴨絨鄉(xiāng)的則以腰部為主。筆者推測這種半立織機是由尼泊爾西部傳入中國云南省的喜馬拉雅山麓,再到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海南、臺灣等地盛行的腰織機,結合支架而來,而不是從復雜的多綜多躡織機簡化而來。
3.2 竹棍挑結花樣工作原理
把織機分前后兩段,前段織底紋、后段織花緯的做法也廣泛盛行于中國西南與亞洲各地。最著名的有壯侗語族相關壯族、侗、布依、毛南族的提花織造技術。運用竹籠作為挑結花紋的工具,將經線在后段垂直拉升,并利用立織機或半立織機結構,挑織花紋。湖南通道侗族就是其中佼佼者(圖22,熊邦東提供)。
相較之下,清水江Linx腰織機的顯花方式,在竹棍挑結花紋的工作原理上,就是用水平方式進行(圖23)。運用竹棍在水平經軸方向挑結花紋的做法,同樣在南島語族,如印度尼西亞的織錦技法上可見(圖24)。印度尼西亞的織錦同樣把織機分前后兩段,前段負責底緯,后段負責花緯。其花緯循環(huán)亦是運用竹簽挑出,不同的之處是其竹簽一邊織一邊移除,并不做循環(huán)花緯。因此,必須在織造之初便把整件織物圖案構思完畢,且其花紋循環(huán)數(shù)很大。除此以外,其織機并無支架、紗撐及Y型搖桿。
3.3 織機操作方法
原始水平背帶腰織機織造時,織工席地而坐,以身體作機架,以兩腳蹬著經軸,腰上縛著卷布軸,手提綜桿,再投梭打緯進行織布(圖25)。如果要織出顯花織物,則必須用挑花棒挑織?;菟h擺金鎮(zhèn)鴨絨的腰織機,織造時可以坐在織架的椅子上,不使用腳而是用腰來支撐經軸,同樣腰上縛著卷布軸,同樣手提綜桿,再投梭打緯進行織布,如果要織出顯花織物,則用手分段挑織(圖26)。清水江Linx腰織機織造時可以坐在織架的椅子上,運用Y型搖桿同時使用腰部、足部的力量把經軸繃緊,并運用線綜、中筒和竹棍制造開口以顯花,以反織方式顯花(圖27)。操作原理上,半框架的織架可以讓織者靈活運用前后段兩段式打緯,織出提花織物。以織機運動方式對比,的確比惠水及臺灣水平背帶機復雜。清水江Linx腰織機織的提花系統(tǒng),仍然采取水平方向,而非如壯侗語族的垂直方向,所以筆者認為這樣的結構比較接近水平織機的方向。
4 結 語
本文對清水江苗族腰織機的起源進行了初探性討論。從貴州省清水江周邊苗族村寨的多年實地考察,發(fā)現(xiàn)清水江流域苗人在腰織機上分前后段交替打緯。以竹棒編排花紋創(chuàng)造的提花方式,本文認為linx并無法單純視為中國古代織品中”綾”與壯侗少數(shù)族腰織機融合的產物,反而應將此織物的源流放大到水平式腰織機與南島語族的水平挑花來考察與研究才能厘清。
參考文獻:
[1]臺江縣志編輯委員會. 臺江縣志[M]. 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9.
Taijiang County Editorial Board. Record of Taijiang County [M]. Guiyang: Guizhou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9.
[2]朱新予. 中國絲綢史[M]. 北京: 中國紡織出版社, 1997.
ZHU Xinyu. Chinese Silk History[M]. Beijing: China Textile Publishing House, 1997.
[3]趙豐. 中國傳統(tǒng)織機及織造技術研究[D]. 上海: 中國紡織大學, 1997.
ZHAO Feng. Research on Chinese Traditional Loom and Weaving Technology[D]. Shanghai: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1997.
[4]ZHAO Feng, WANG Yi, LUO Qun, et al. The earliest evidence of pattern looms: Han dynasty tomb models from Chengdu, China[J]. Antiquity, 2017(4): 360-374.
[5]趙翰生, 李勁松, 秦雙夏. 侗族斜織機調查及研究[J]. 中國科技史雜志, 2013, 34(2): 183-198.
ZHAO Hansheng,LI Jinsong,QIN Shuangxia.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Yi peoples oblique loom[J]. Chinese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story, 2013, 34(2): 183-198.
[6]趙翰生, 田方. 唐代繚綾工藝及紋樣特征探微[J]. 中華科技史學會學刊, 2012(17):38-45.
ZHAO Hansheng, TIAN Fang. A probe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afts and patterns in the Tang dynasty[J].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story Society, 2012(17):38-45.
[7]ERIC Boudot , CHRIS Buckley. The roots of asian weaving: the He Haiyan collection of textiles and looms from southwest China[J]. Oxbow Books, 2015(30): 480.
[8]徐雨村. 臺灣南島民族的社會與文化[M]. 臺北: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06.
XU Yucun.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e South Island People in Taiwan[M]. Taipei: National Taiwan Prehistoric Culture Museum,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