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幫平 (浙江安吉縣良朋中學)
人的心態(tài)分為兩種:積極的心態(tài)和消極的心態(tài)。有什么樣的心態(tài)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可以說不同的心態(tài)直接影響著初中生的個體行為。他們正處在人生的重要階段,身體發(fā)展快速,感情也日漸豐富,情緒易變,外界的誘惑和壓力易對他們產生影響。再加上初中階段的學業(yè)壓力較小學明顯增大,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的多重影響會不同程度地對他們心智產生影響。班主任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1.樹立遠大人生志向。理想是揚起的風帆,將引領學生們向著目標遠航;理想也是不竭的動力,將給予學生逆境中崛起的精神力量。在初中階段,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對于培育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有很大的作用。學校或班級都可以通過人生理想主題班會,勵志演講,我的三年規(guī)劃等活動形式,進一步引導學生給自己定位,定好位,樹立起發(fā)展觀。
2.定期進行心理輔導。自信、謙虛、好學、意志等是初中生應該具備的優(yōu)秀心理品質,也是每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核心特質。在素質教育時代,我們要以生為本,一切以人的發(fā)展為前提,不僅要注重知識和能力的提升,還要注意學生心理品質的提升。學校要發(fā)揮心理咨詢室的作用,組建好專職的心理輔導團隊,圍繞核心品質,定期對學生開展心理調查和心理輔導,通過心理疏導的形式塑造學生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班級中,班主任也要定期與學生進行交流,發(fā)現問題,矯正不良心理。
3“.成”“敗”教育相融。我們習慣于讓學生體驗成功,總覺得這樣可以增強學生自信,進一步激發(fā)學習熱情,殊不知,讓學生體驗失敗,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手段。在班級管理和課堂學習方面,教師要放權,給機會,讓學生們親歷,在親歷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適合的環(huán)境中,科學有效的實施挫折教育,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會讓學生有機會重新審視自我的長處與不足,從而進一步修正目標,砥礪前行。
1.突出學科德育功能。學校德育工作是塑造學生陽光心態(tài),提高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主要手段。學科德育則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感悟本學科所滲透的價值觀,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學科價值。因此,班主任要充分發(fā)掘學科德育教育資源,在科學診斷學情的基礎上,通過有效教學組織形式,加強學科德育教學。學校也要相應建學科德育效果考評機制,引導教師實現學科教學向學科育人的轉變。
2.系列德育主題教育。開展德育主題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愉悅的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形成群體認同的道德行為準則,升華自身的道德認知。學校根據時代弘揚主題,結合自身德育資源,開展諸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家風家訓教育、社區(qū)服務教育、感恩教育等德育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為避免活動的碎片化,學校先行制定年度德育工作計劃,統(tǒng)籌組織德育活動,并開展好德育總結表彰工作,發(fā)揮先進引領價值,形成全員參與氛圍。
1.構建積極向上的物質文化。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文素養(yǎng)濃郁的校園文化必然對學生陽光心態(tài)的塑造有著重要作用。學校是育人的場所,每一方凈土、每一座建筑、每一面墻壁都應該具備立德樹人的教育價值。通過班級文化、走廊文化、環(huán)境文化、墻壁文化等多元渠道整體打造富有特色的陽光文化,讓學生徜徉在陽光快樂文化的海洋里,盡情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2.營造陽光快樂的軟文化。學校管理、師生關系、精神文化等都屬于塑造學生陽光快樂新的軟文化。心態(tài)的變化更多的是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中發(fā)生的。學校管理的自由、民主與公平,可以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社會觀,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融入社會。師生關系是學校里最重要也是最微妙的一對關系,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師生平等互動的新型關系正在逐步確立,并深刻影響著教師的教育觀。教師是學生成長的重要導師,其地位不亞于家長,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在成長的關鍵階段有可以值得信賴的人生導師,塑造著學生良好的品質。學校辦學愿景、辦學理念、校風校訓等都是學校在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形成的辦學精神,凝聚著師生的共同智慧。一所學校必須具備一中精神特質,這種獨一無二的精神特質也會伴隨曾經生活在這里的學生一生,成為個人寶貴的精神財富。素質教育、陽光教育等教育理念提煉出的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主旨,必然會對學生的陽光心態(tài)的塑造產生重要影響。
總之,初中教育將學生快樂心態(tài)的塑造列為重要內容,凸顯了當前素質教育形勢下,教育對人全面發(fā)展的人文關懷。當然,學生陽光心態(tài)的培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讓我們攜手并進,為培育品德高尚、陽光樂觀的新時代學生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