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莎 淮南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民族聲樂是一門以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音樂為基礎,融合了現代民族聲樂特點的藝術學科。雖然這樣的聲樂教育已經被納入了一些高校的教育系統(tǒng)中,但其在實際的教學內容方面并沒有深入地涉及民族歌劇的核心,普遍存在注重演唱而忽視實踐教育的現象,沒有將我國的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對時代以及文化的影響反映出來,這也是導致教學和實踐相脫節(jié)的重要因素之一。
伴隨世界一體化的不斷推進,人們逐漸認識到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再加上人們對于民族歌劇的保護欲望越來越強,民族歌劇在各大演出市場中都非?;鸨?。在逐漸市場化的過程中,人們的聲樂審美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如介紹“劉胡蘭”這樣的英雄人物事跡的歌劇逐漸成為我國聲樂的形態(tài)代表,這樣的教育內容能讓學生在學習演唱的過程中也可以受到人文教育。
在傳統(tǒng)的聲樂教育中,很大一部分都會選取傳統(tǒng)的聲樂表演劇本。傳統(tǒng)的聲樂劇本大都是以獨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這樣的演唱形式非常單一。然而在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中擁有較多的角色,能明顯地凸顯出不同唱段的不同情緒。因此,將不同情緒加以運用來推動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的特色發(fā)展,也可以為高校的民族聲樂教育帶來更多的活力。可以使學生通過多種方式來打磨自己的音準和技巧,感受到我國民族歌劇的魅力。
在我國民族聲樂教育的過程中,首先,需要讓學生對我國原創(chuàng)民族聲樂的發(fā)展歷程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時,在理論課當中,教師就可以融入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認識民族聲樂的特征。其次,可以著重拓展學生的其他能力,開設專門的歌劇表演課程,增強民族聲樂的表現力。最后,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的演唱風格進行教學,讓每位學生至少學習兩部及以上的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將民族聲樂教學和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相融合,可以極大程度地豐富民族聲樂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民族聲樂文化的知識儲存,這樣才可以培養(yǎng)出全面的民族聲樂表演人才。
在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中,最為重要的元素就是表演者。表演者對于藝術的掌握程度對整部歌劇的風格及藝術水準有很大的影響。在演唱的過程中,有很多的藝術家都非常注意對語言的控制,這主要表現在演唱吐字的清晰度方面,也是我們國家的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和其他類型歌劇的區(qū)別。通過相互融合可以促使學生擁有扎實的基本功,提高學生的咬字清晰度,增強學生對于民族歌劇的掌控力。
歌劇不只是演唱,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不僅要求演唱得非常動聽,還需要演員投入真實的情感,尤其是在短時間的歌劇中將人生的大起大落演繹出來。這就更加需要演員有非常豐富生動的情感,這樣才能完整地、帶有靈魂地演繹出故事情節(jié)。在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中,學生需要對歌劇當中的變化和過渡進行仔細分析,了解每一句唱詞所代表的情感,這能促使學生在聲樂表演的過程中將感情融入進去,使演唱變得更加生動。
在我國的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中,人物的形體動作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人物的動作是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表達藝術的方式之一。這里不僅僅是指肢體上的動作,其中還包含在演唱過程當中融入情感時所做的動作。在進行聲樂教育的實踐過程中,我們不能僅注重唱功,還需要參考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的形體動作進行訓練,這樣可以促進唱法和演唱者的形體動作達到統(tǒng)一。
總而言之,我國高校在民族聲樂教學與原創(chuàng)民族歌劇的融合方面還有一定的不足之處,這需要相關教育者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促進我國的民族聲樂的穩(wěn)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