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陽茫
在黑龍江地區(qū)最為優(yōu)質的糧食作物便是寒地水稻,處于黑龍江的地區(qū)在種植水稻時會遇到諸多問題,同時在水稻的實際生長過程中,當地的具體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的防止水平對于糧食的產量有直接影響,在進一步分析時需要結合黑龍江省寒地水稻的具體生產情況,結合實際情況做出分析,探究有效且實用的水稻種植技術以及具體的應對對策。
當前國家對于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不斷提高,關于黑龍江地區(qū)寒地水稻創(chuàng)建項目數量持續(xù)增多,這些項目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發(fā)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為農民增加收入,提高種植技術,不同地區(qū)內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與研究,提出相應對策。
1、注重水稻種子處理,強調苗期管理控制
黑龍江地區(qū)寒地水稻的種植技術因素影響其種植質量,首先要注重水稻種子的處理工作以及苗期管理。在進行曬種時盡量選擇高溫晴天的時候進行大面積的暴曬,將種子癱在地上攤薄晾曬,時間大約在2~3天左右,在進行晾曬的過程中要經常翻動,從而使得所有的水稻種子能夠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保障其受熱均勻。要將已經晾曬完畢的種子放進鹽水中,攪拌鹽水,將空殼過濾出倒掉,同時防止在水中出現雜物,將過濾后沉淀下的種子留下,倒掉鹽水后用清水多沖洗幾遍。在苗期管理階段要注意結合黑龍江地區(qū)的氣溫情況,大部分地區(qū)在4月下旬都處于一種冷熱不均的氣候變化情況,可以在進行水稻的苗期管理時將苗床溫度1葉期的的最適溫度調至25~26℃,2葉期時為25℃,在3葉期時為20~22℃,除了苗期管理從這幾個方面展開以外同時也要增強苗床的通風管理,苗床底水澆足澆透,在注重這些環(huán)節(jié)之外盡量滿足旱育壯苗。除此之外最需關注的環(huán)節(jié)便是苗期的病害預防,結合當地的氣候狀況可以發(fā)現,當地常見的水稻苗期病害主要包括水稻立枯病等多種病狀,需要盡快采取適當的措施進行綜合預防,通過防治措施的實施達到全面預防的效果,并防治出現大面積發(fā)病的現象。
2、恰當輪流耕作,科學合理插秧
將土地的耕層深度控制在15~20cm以上,進行水田整地,使得稻田的土壤能夠達到“平、軟、碎、深”的標準??茖W合理插秧需要保障水稻的插秧質量及其間距,當秧苗插入水中之后,需要保證秧苗的直、勻稱并且保持齊整,在插秧之后要選擇合理的時間,有恰當的澆水頻率。同時要避免水稻苗漂浮,保障在插秧之后水稻苗時直立沒有傾斜的,在選擇秧苗時盡量選擇健康的秧苗,放棄病苗和弱苗。在插秧苗之前要保障水的深度在合理的深度,若是過于深或者是太淺都不適合進行種植。插秧的深度控制在1.5cm左右最為合適,使得秧苗處于不漂浮的狀態(tài)。讓秧苗保持直立的目的是為了保持良好的通風效果。而均勻則是說每穴均勻,保持在3~%株左右最為適宜。其次是保持齊整,深淺程度應該保持一致,編校盡量填滿,避免出現秧苗參差不齊的情況,使其高矮勻稱,在同一水平線上,并且要有充足的水源以保障水分情況良好。
3、完善田間管理工作
當水稻秧苗插種工作結束之后可以及時灌護苗水,將水層的高度維持在秧苗高度的2/3處便可,并要及時檢察有無倒苗,發(fā)現倒苗后及時將其扶起;要注意關注天氣狀況,若是察覺到即將發(fā)生霜凍天氣之后要及時對秧苗灌深水進行保護;在插秧之后的3天左右及時進行田間的滅草工作,并進行查缺補漏,將漏下的部分補齊秧苗,從而得到一個較為完整的田間,有合理的秧苗數量。在秧苗插種結束后要及時完善田間管理工作,用這一水稻種植綜合防治措施完善田間管理工作。
4、做好本田管理
做好節(jié)水灌溉,前期進行淺濕灌溉,到中期時淺濕進行交替灌溉,到后期時減少灌溉量,以免造成負面影響,逐漸增強土壤的通透性,將淺濕交替灌溉工作落到實處。除了進行節(jié)水灌溉之外,同時也要注重防除病蟲草害,在除草時提倡苗前封閉,預防穗頸瘟可以在始穗期或者是齊穗期噴藥一次。同時要在水稻完熟達到95%的時候收獲,在進行水稻栽培時可以按照高產栽培的模式來進行,需要嚴格遵循著水稻各個栽培因素的互補同向組合原理,在進行有效調節(jié)是水稻高產的必備因素,也是基礎技術。
總而言之,黑龍江地區(qū)的寒地水稻作物有著營養(yǎng)高、口感好、品相好等諸多優(yōu)點,正是因為這些獨特的優(yōu)勢要加大對寒地水稻種植栽培技術的研究,從整體上提升寒地稻米質量。對黑龍江省的寒地黑土水稻種植的科學技以及當地十分常見的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和深入的研究,將水稻種植的科學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和先進的農機設備進行融合,從根本上提升寒地黑龍江的優(yōu)質水稻種植技術和質量水平。
(作者單位:150932黑龍江省通河縣濃河鎮(zhèn)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