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水晶
一、播種時間與插秧方式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1、播種
播種培育水稻苗的時間直接影響著稻米中淀粉含量的高低。通過長期水稻播種經驗總結得出,越早培育水稻苗并插秧,有利于精米率的提高,而且還能提升粗蛋白質的含量。如果播種培育水稻時間過晚,不僅精米率會受到影響,也不利于粗蛋白質含量以及糊化溫度的提升。另外,種植水稻的時候,如果過早的進行插秧,雖然稻米的營養(yǎng)品質整體都有提升,不過成品稻米的口感會受到一些不利的影響。
2、插秧
插秧對稻米質量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密度以及方式,根據當地情況使用正確的插秧方式,有利于稻米產量的增加以及稻米品質的提升。插秧密度方面,如果密度太大,稻苗之間距離太緊,受到的陽光照射會不充足,稻苗的光合作用就會降低,土壤中的水分以及營養(yǎng)成分也會相應的減少,不利于水稻的吸收生長,最終收獲的稻米中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會有所減少,而且產量一般,精米率不高,稻米的品質會受到嚴重的損害。
二、施肥技術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1、有機肥料
動物的排泄物以及植物在發(fā)酵腐爛后會有一些有機物質生成,有機肥料就是由這些有機物組成的。在稻田中多使用有機肥料竟然給水稻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農藥的使用量也會有所減少,稻米就不會所吸收太多的殘留的農藥,降低了農藥對稻米的危害,進而使稻米的品質得以提升。通過水稻的種植經驗來講,水稻吸收底肥的營養(yǎng)量是最多的,用有機肥料來做底肥,稻米的口感會明顯的提高。而且水稻在吸收營養(yǎng)的速度方面,還是吸收有機肥料要快,因此,多使用有機肥料有利于水稻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元素,促進稻苗快速生長。
2、化學肥料
化學肥料是從作物中使用工業(yè)手段提取出營養(yǎng)元素合成所需要的肥料,由于有機肥料中所含有的營養(yǎng)元素是有限,所以化學肥料是補充有機肥料中沒有的營養(yǎng)元素來使用,進而為水稻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成分。氮磷鉀是水稻在生長中主要的營養(yǎng)元素,化學肥料的使用是為水稻生長后期提供這些營養(yǎng)元素。不一樣的化學肥料對稻米的作用也不一樣,如氮肥用在水稻生長中所,可有效的降低稻米的膠稠度,而且堊白米粒也能相應減少。磷肥的使用,能有效控制水稻扶倒現象的發(fā)生。鉀肥的補充有利于稻米蛋白質的增加,能加快稻米中氮元素的代謝,促進其它營養(yǎng)元素在稻米中的分配。在水稻中合理的使用化學肥料,對于高品質稻米出米率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三、除草技術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1、藥劑除草
除草藥劑通常在水稻播種前會使用,例如本田除草劑,100克的丁草胺使用大700平方米的稻田中,藥效大約一個月。另外,還需要把草克星可濕性粉劑稀釋后撒到稻田中。使用除草劑,對于稻田里的雜草不能全部除掉,還會促使稻米吸收藥物的殘留,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2、稻田還草
在稻田間鋪上一層稻草,這樣雜草就不會接受到更多的光照,不會產生足夠的光合作用,雜草也就不會吸收土壤中大量的養(yǎng)分,這樣水稻植株就可以有足夠的養(yǎng)分吸收并健康的生長,在田間的稻草會慢慢發(fā)酵并產生腐殖質,這些腐爛的稻草會變成有機肥料供水稻吸收營養(yǎng)。這種除雜草的方式不會影響稻米的質量,而且會提升其品質。
四、灌溉技術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水稻種植栽培過程中灌溉是重要的步驟,灌溉技術的合理使用可有效的提升稻米品質。稻田灌溉時要嚴格把控灌溉水的水質,還要合理的使用灌溉技術。首先灌溉稻田的水質較差,稻米的品質必然會受到影響,如果用自流的純凈水來灌溉稻田,稻米品質會有顯著的提高。其次,在灌溉技術應用的過程中,一定要詳細的了解當地水稻灌溉的實際情況并用科學的手段來應用灌溉技術。水稻苗剛開始生長期,灌溉的水層要淺一些,這樣對水稻根系的生長比較有利。水稻分蘗期,水稻的根部必須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濕潤,這樣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長環(huán)境的維護。水稻生殖生節(jié)期,稻田里的水深必須保持六厘米,這是為了避免水稻幼苗因低溫而發(fā)生凍害的現象。再次,水稻抽穗期要更換灌溉的方式,淺顯交替來灌溉稻田,這樣才能使根系更加健康的生長。最后,水稻生長后期也不能停止灌溉,必須要確保到田里水分的充足,這也是為了避免稻田的品質受到影響。通常稻田里用水量最佳的數據每畝地700立方米,水稻一般會在收獲前的20天停止灌溉。采用科學的手段進行稻田灌溉,稻米的品質以及產量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五、病蟲害防治技術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水稻也會受到病蟲害的侵襲,病蟲害嚴重的情況會很大程度上影響水稻的品質以及產量。水稻生長過程中,如果病蟲害發(fā)生幾率很大時,會嚴重的影響水稻的生長發(fā)育,產量會直接下降,其品質也無法提升。要想使稻米的質量以及產量有效的提升,水稻的整個種植過程中病蟲害的防治必須要加強,對于病蟲害的發(fā)生一定要及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處理,進而確保稻米的品質以及產量。
六、收獲時間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在最佳的時間進行水稻的收獲,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確保水稻的質量。如果早采收或是晚采收都會對水稻的品質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晚收,稻米中所含有的蛋白質成分就會出現下降的趨勢,其品質必然會下降。另外,收獲的方式不同,稻米的品質也會有一點點差距。想通過人工收獲的水稻,在稻米的破壞程度上要比機械收獲較小,因此,在水稻收獲的時間上有效地把握,并進一步優(yōu)化收獲方式,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稻米的品質。
七、儲藏技術對稻米品質的影響
稻米收割后的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是稻米的儲藏,這對于稻米的品質保障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儲藏過程中出現稻米發(fā)霉等問題,其品質必然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儲存稻米的要求是必須使用散倉來儲存,在儲存過程中對其含水量也要加強控制,規(guī)定不超過16%。同時要合理地控制好儲存稻米倉庫內的溫度,庫內溫度較高時,稻米內部會出現發(fā)熱現象,如果不及時散熱,就會發(fā)生霉變,因此,儲存稻米的整個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通風晾曬處理,對于倉庫內的稻米要實時地進行監(jiān)測,確保儲存過程中的品質不會流失。
(作者單位:151600黑龍江省青岡縣青岡鎮(zhèn)農牧業(yè)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