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熟市元和小學 馬曉霞
根據(jù)新課標,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無論是低年級學段還是中高年級學段,習作都應建立在日常生活基礎之上,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抒發(fā)和表達”。因此,在設計教學時,要基于日常生活,注重對學生情感的抒發(fā)和表達,借助寫作促進學生對生活的欣賞、審美,以此鼓勵其寫作,并在這一過程中獲得快樂體驗。
陶行知先生在《如何進行教育》一書中說過:“文章的靈感都是來源于生活,生活會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激情和快樂。”因此,在設計寫作教學時,不可忽略生活的影響,要為學生搭建體驗平臺,鼓勵其感受、感知,以此積累素材,為寫作做好儲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在開展習作的過程中應貼近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讓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善于激發(fā)靈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因此,在教學時首先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心靈和眼睛觀察周圍的世界,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好,以此激發(fā)自身創(chuàng)作靈感,從而為寫作積累素材。具體引導時,首先要鼓勵學生多看,可以是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像日落、山水或者各種風景等,也可以是身邊的小事或者細微的變化,要及時捕捉,并記錄下來,之后分析自己的當時那刻的感受,融入寫作中,給文章增添生命力。其次,要引導學生多聽,在這一過程中,只要用心、細心,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很多美妙的聲音被淹沒在枯燥、機械的日常中,像音樂教室里傳來的琴聲、早上上學前媽媽輕輕的叮囑或者是爺爺晚上睡覺的打呼聲等,都可以拓展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遠比千篇一律的模仿精彩多了。接著,要引導學生多想,嘗試將看到、聽到的內容整合,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以此生發(fā)出獨特看法。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容易產生表達欲望,進而融入寫作,將自己真實的情感付諸文字,寫出高質量的文章。長此以往,就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讓其在遣文造字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
借助這樣的設計,就能順利開啟寫作教學,引導學生真實地體驗生活,在生活中獲取寫作素材,汲取知識營養(yǎng),以此提升寫作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自身引導作用,給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
有效的寫作教學離不開情境創(chuàng)設,只有學生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地感受才能明確寫作方向,以此獲取深刻體驗,為深入的寫作奠定基礎。因此,在設計教學時,就要注重情感體驗,借助氛圍的營造激發(fā)學生,讓其產生表達與欲望,進而自主抒發(fā)。
在引導過程中,可借助體驗法啟發(fā)學生,讓其進入情境積極感受,在這一過程中靈活運用語言進行表達。這樣一來,就能改善傳統(tǒng)教學中機械運用語言,毫無情感的寫作模式,讓學生的文章充滿靈動,而不是千篇一律。具體教學時,可結合寫作內容設計情境,以此吸引學生,讓其充分投入到寫作中,以此彌補生活經驗不足的問題,減少對寫作的影響,與此同時降低寫作難度,消除學生抵觸心理。在設計時,可選擇多樣化情境,像游戲活動、趣味故事、多媒體課件等,以此營造情境,鼓勵學生參與,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創(chuàng)作樂趣。在教學“名勝古跡”為主題的寫作時,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缺乏外出旅游的經歷,對于名勝古跡的了解甚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讓學生直接寫作,就會嚴重影響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針對這一情況,就可借助多媒體引導,以此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或者可以在課前布置搜集任務,讓其以小組形式展開,搜集大量有關名勝古跡的資料,最后集中展示,以此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教室中“旅游”,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并激發(fā)其愛國情感。這樣一來,便為寫作奠定扎實基礎,避免學生在面對文題時無從下筆。
通過這樣的引導,就能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讓其在情境驅動下積極思考,主動感知,以此挖掘情感,繼而產生表達欲望。在這一過程中,要關注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引導,增強其寫作信心,以此推動教學,促進整體提升。
閱讀和寫作關系密切,相輔相成,兩者的關系就像魚和水,不可分割。在教學中,不難發(fā)現(xiàn)一般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寫作水平也比較高。因此,在寫作教學中要時刻關注閱讀,促進兩者的遷移、融合,以此激發(fā)學生,促進其能力發(fā)展。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就要將功夫花在平時,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學會讀,有了充足的語言輸入,才能在寫作時順利輸出。長此以往,就能滲透正確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正確進行作文遷移,實現(xiàn)雙贏。在閱讀課上,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針對不同問題提出以下主要問題:1.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你是如何得知的?2.作者在描寫時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3.作者描寫的事物具備什么樣的特點?當然,不同的文體要具體設計,但是通過問題引導就能讓學生清楚文章內容,進而加強對其中要點的掌握,以此遷移到自己的文章中。在分析完文章后,就可讓學自主寫作,讓其聯(lián)想一種平時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可以是小狗、兔子或者松鼠等,讓其圍繞這種動物的特點展開,并嘗試一種修辭描寫。這樣一來,就能即時訓練,促進學生遷移,在實踐訓練中加強對寫作的認識,逐步意識到其閱讀的關系,在之后的學習中明確方向。學生寫完之后,要進行點評,考慮到對象是小學生,就要以激勵為主,善于挖掘其文章以及寫作過程中的閃光點:同學們細心觀察了小動物,生動描寫出其特點,準確勾勒出動物的外形,引起讀者共鳴。此外,還可根據(jù)情況進一步指導:你和小動物之間發(fā)生過什么?能不能描寫一兩件事來加以說明?
這樣一來,就能充分啟發(fā)學生,讓其在指導下明確寫作思路,在原有基礎上改善、提升,以此促進文章質量的提升,最終達到預期效果。在這一過程中,要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切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以此滲透寫作方法與思維。
小學生活潑好動,熱衷實踐,如果能在寫作教學中增加更多實踐性的體驗活動,就能進一步調動學生,讓其在體驗中發(fā)現(xiàn)寫作的魅力,進而積極展開。這樣一來,便能充分發(fā)揮學生能動性,讓其在實踐中改進寫作策略,以此促進能力提升。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體驗在寫作教學中的價值,就要豐富和優(yōu)化寫作,借助各種實踐活動引導,以此培養(yǎng)學生能力,讓其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水平,以此提升文章質量。具體實施時,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要合理設計實踐活動,具備可行性,各個方面都要考慮周到,尤其是學生個體間的差異,積極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確保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到體驗活動中,在實踐中交流寫作,提升寫作能力。其次,要抓住實踐體驗的機會,加強對學生寫作技巧的訓練,靈活引導,嘗試拓寬其寫作思維,讓其文章更有深度,在原有基礎上提高質量,實現(xiàn)質的突破。比如,在低年級寫作教學中涉及到讓學生描繪家鄉(xiāng)美食,之后在高年級寫作中出現(xiàn)了相同的題目。針對這種情況,就不能依葫蘆畫瓢,而是要徹底打破原有教學思路,盡可能地拓寬學生思維,引導其運用更多寫作技巧,以此促進優(yōu)化。最后,要注重評價,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中閃光點和點滴進步,及時肯定、表揚,以此激發(fā)學生,讓其在激勵引導下繼續(xù)努力,不斷嘗試,在實踐中提高寫作質量。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對寫作產生興趣,主動參與到各項活動中,不斷優(yōu)化,實現(xiàn)素養(yǎng)發(fā)展。
由此,便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其在實踐活動中深刻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在不斷體驗中加深認識,以此提高表達能力。作為課堂主導,要密切關注學生能力走勢,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以此促進整體提升。
總之,真情體驗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十分有效,不僅能打破傳統(tǒng),激發(fā)學生,讓其在體驗中積累素材,而迸發(fā)靈感,還能掌握技巧,不斷提升能力,以此促進自身素養(yǎng)發(fā)展,有效落實教學目標,為深遠的寫作奠定扎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