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甘家大院私人民宅“九十九間半”

2019-01-14 02:23:26申功晶
旅游 2019年1期
關(guān)鍵詞:大院南京

申功晶

?青磚小瓦馬頭墻。

?孩童過年放爆竹雕塑。

?童年游戲雕塑。

?朱門一進一進。

甘家大院總占地面積約21000平方米,是南京現(xiàn)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多進穿堂式私人民宅。為什么俗稱為“九十九間半”呢?相傳,天上玉帝的宮殿有屋子一萬間,人間的皇帝自詡“天子”,不敢與其同數(shù),所以連北京的故宮也只修建到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號稱“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而王侯公爵的住宅再降一等,譬如,中國最大的官府建筑孔府就是“九百九十九間半”;而普通民居,更降一等,最多不過九十九間半了。甘家大院由甘福起建,他的兒子甘熙在此基礎上擴建,對外號稱“九十九間半”。其實,這半間之說,既有未達百間的謙遜之意,又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得意。

金陵甘氏世系望族

甘家大院在鬧市中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子里頭,一溜平整的白墻灰瓦從南捕廳到大板巷,不動聲色地占足了兩條街巷。故居坐南朝北,四路五進,跨入小券紅門,仿佛一腳掉入了另一個時空,高大的風火墻將紅塵和喧囂隔在墻外。這個民間俗稱的“九十九間半”,實則有300多間屋子。徜徉在這迷宮里頭,隨便轉(zhuǎn)上幾圈,就找不到北了。老宅靜謐得出奇,透出一股清秋般的蒼涼,青瓦、白墻、棕紅門窗……工作人員向我們娓娓敘述那段隱藏在歲月深處的歷史:南京甘氏原系金陵望族,甘氏遠祖出自渤海,傳至戰(zhàn)國,出了秦國名相甘茂和他的孫子、12歲為相的神童甘羅。三國時期,東吳出了一位智勇兼?zhèn)涞拇髮⒏蕦帲鴥H率百騎大破曹魏40萬大軍,且未折一卒。到了東晉,甘寧的曾孫甘卓也是一名驍勇善戰(zhàn)的悍將,被叛軍謀害,自此,甘氏舉族南遷,經(jīng)湖北、江西、安徽輾轉(zhuǎn)至今南京南郊45千米開外的丹陽。明朝中葉,甘瑭一家自丹陽遷入金陵古城,他經(jīng)商有道,傳至清朝初期,甘家已成了當?shù)亍巴梁馈?,他們在古城南西錦繡坊(今南捕廳)買下一塊地皮,起建宅院,前后耗時77年,這座私人民宅“九十九間半”終于問世了?!扒队耔偨鹕鲜^,金陵王氣著名樓。誰家九十九間半,直把秦淮煙雨收。”此詩道盡了甘家大院的繁華闊氣。大院建成,甘氏聚族而居,一住百年。甘氏后人似乎沒有繼承祖上尚武的血統(tǒng),晚清年間,出了個甘熙,與曾國藩是同榜進士??伤貢呐d趣比做官大,走吳訪越,到處搜集珍貴的善本孤本、珍稀的金石書畫……在自家后花園搭了個藏書樓,藏書十萬余冊,此樓就是后來直逼寧波天一閣的“金陵第一藏書樓”——津逮樓。

南北相糅名宅特色

甘家大院的南、北各有一道門。工作人員指著游覽圖,給我們介紹說,北門才是甘宅的正大門。按照常規(guī),中國的民居是坐北朝南,為何甘家大院打破常規(guī),大門坐南朝北呢?導游告訴我們,因為甘氏祖先出自北方,起居造屋時,甘氏后人不忘本,特將大門朝北而開,為表感念祖德。另有一說就是,金陵甘氏以商賈發(fā)家,而風水學中有著“商家不宜面南”的說法,因此,甘宅就坐南朝北了。

“青磚小瓦馬頭墻,回廊掛落花格窗?!备始掖笤喝诒狈交张山ㄖ暮肋~和南方蘇式建筑的細膩于一身,形成了特有的金陵仕紳民居風格。置身院落,抬頭仰望青磚、黛瓦、高大實用的風火墻,端的是徽式作派,而那細膩精美的石、木、磚雕門楣則透露出一股柔美婉約的蘇式風格。大廳的門樓上有八仙過海、福祿壽喜等磚雕裝飾,裙板上飾有竹節(jié)高升、葡萄結(jié)子、五福捧壽、延年益壽等圖案,象征著吉祥如意。抬頭看到梁坊間雕有象征著福祿壽的錢蝠(全福)、柏鹿(百祿),柏樹綬帶鳥(百壽)、蝠磬(福慶)、鶴(鶴壽)以及象征著富貴平安的玉堂富貴、吉慶有余、平升三級等木雕。舊時的大戶人家,在希望占盡人間福氣的同時,子孫后代讀書上進,以求光耀門楣,因此室內(nèi)落地罩和掛落上雕刻著代表琴、棋、書、畫的梅、蘭、竹、菊。

?庭院一角。

?南京老手藝人雕塑。

?甘家住宅區(qū)。

?友恭堂。

?嚴鳳英甘少爺愛巢。

“民國女學生”。

都說“侯門一入深似?!保螞r有著“九十九間半”之美譽的甘家大院。門是一重接著一重:一進門廳、二進轎廳、三進正廳、四五進內(nèi)廳,佛堂、閨房、書齋、家廟……在里面逛悠,稍一不留神就會跟“鬼打墻”似的,繞了大半天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又回到原點。友恭堂是老宅的主廳。“友恭”二字取于《三字經(jīng)》,兄友弟恭,被甘家奉為治家、處世的靈魂和準則。這里是負責接待重要賓客、婚喪大典、家族議事的地方。為了顯示主人的經(jīng)濟實力和社會地位,友恭堂外部采用抬梁結(jié)構(gòu)突出了主廳的高度,內(nèi)部三開間裝飾華貴、布置精巧。正廳入口各間均為落地扇門,廳內(nèi)設板壁,遮擋住了內(nèi)院的情形,而板壁上懸掛的書畫、對聯(lián)、匾額,與典雅古韻的明清式家具和諧地構(gòu)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小天地。穿過正廳,看到有幾位穿著民國服飾的妙齡女郎正擺著Pose在庭院內(nèi)拍攝寫真。工作人員笑著告訴我們,這百年大院現(xiàn)在快成了民國攝影寫真基地了,每天都要來好幾撥。在江南民宅里,庭院有通風、采光、排水等功能,因此,多數(shù)民宅的庭院進深較淺,站在用鵝卵石鋪就的庭院里,無論何時,太陽光只能在屋外盤桓,永遠不能朝室內(nèi)挪動一步,可見當年布局設計的精妙了。我們在宅院的天井中、屋檐下、門檻邊,乃至房間里,隨處可見一口口石井,究其緣由,原來甘熙不但是個文學家、收藏家,還是個出色的風水先生。石井造在院內(nèi),不但汲水方便,還暗合了“肥水不外流”的風水道理。和大多數(shù)地方望族一樣,徜徉大院,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方懸掛孔子畫像的四方屋間,那就是私塾,甘氏子弟讀書的地方,一茬又一茬出類拔萃的精英從這里走出來。

戲曲名家添墨增香

穿過重重深門,“吉慶有余” “玉堂富貴”……一扇扇精工細琢的雕花門屏朝我開啟,走進光影交疊的時空間隙,感受著亮與暗的交替承轉(zhuǎn),灰墻白瓦之間明清時代的鏤窗花紋令人產(chǎn)生一種“今夕何夕”的錯覺。院落深處飄來一陣絲竹笙歌,循聲拐入月形門洞,但見花廳內(nèi)一群長袍馬褂、民國打扮的老老少少饒有興致地吹拉彈唱,繞梁不絕。金陵甘家作為一方豪門望族,不但書香傳代,更是戲曲世家。民國時期,有“江南笛王”雅號的甘貢三,雖畢業(yè)于中央法政大學,系“工科男”,卻擅長三弦、琵琶,精于笙、簫、笛,可謂琴、曲、書、畫樣樣精通。甘貢三本人癡迷于昆曲,家里養(yǎng)著一個“傳”字輩昆曲藝人戲班,還和末代皇帝溥儀的堂兄溥侗共同組織了一個“紫霞社”。有了王公親貴的捧場,登臺的不乏梅蘭芳、馬連良、俞振飛、奚嘯伯等戲曲名家,看客中亦有張學良、朱培德、張道藩等軍政要員,甘家大院內(nèi)常年絲竹之聲悠揚,社會名流、名家造訪不絕。甘家子孫在父輩的耳濡目染下,不論男女,戲曲造詣頗深,個個青出于藍。甘貢三的東床快婿汪劍耘被梅蘭芳收為弟子,享有“南京梅蘭芳”之美譽。甘家的梨園情懷引得黃梅戲大家嚴鳳英也慕名而來,見了倜儻風流的甘家三少爺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兩人的愛巢安在故居幽靜的一隅。在甘家人幫助下學習戲曲的嚴鳳英大有長進,她將京昆藝術(shù)融合到黃梅戲中,演藝功底倍增,一舉成名。然情場不如藝場那般春風得意,甘家森嚴的門第觀念使嚴鳳英望而卻步,她揮揮手,輕輕地離開了甘家情郎。斯人已逝,然閨房內(nèi)依稀是當年的布置,這段雙宿雙飛的流風余韻卻為故居添墨增香。

解放后,甘律之等在南京市政協(xié)、文聯(lián)領導下成立南京京劇藝術(shù)研究社,使南京票界的京劇活動蓬勃活躍起來,后又在江蘇京劇院支持下舉辦“鐘山業(yè)余京劇培訓班”,為南京票界輸入新鮮血液。而今,汪劍耘、甘律之等輩已相繼離世,然江山代有人才出,甘貢三的外孫女汪小丹粉墨登場,她承襲甘氏京昆世家,現(xiàn)任南京昆曲社社長。

工作人員把我們帶到“友恭堂”西側(cè)一間屋子,只聽得里面?zhèn)鞒鲆魂囮嚧道瓘棾?,這里是一個叫“梨園雅韻”的小茶館,舞臺上正上演著用南京方言說唱的一個地方色彩濃郁的曲種,我們雖然不太能聽懂,但也入鄉(xiāng)隨俗,安安生生坐在臺下,一邊喝茶吃瓜子,一邊聽曲兒。

?金陵第一藏書樓津逮樓。

?甘家大院茶館。

?江南風俗六月稱重雕塑。

?甘家大院后花園。

?甘家大院弄堂入口。

?庭院深深一進接著一進。

劫難重重老宅猶存

有人說,城市是靠記憶而存在的。南京,這個多災多難的城市,歷經(jīng)了湘軍屠城、日軍侵華……每一次戰(zhàn)亂,無不尸橫遍野,每一次劫難,無不血流成河。甘家大院,這座江南巨宅,幾乎目睹并感同身受了近現(xiàn)代所有的戰(zhàn)亂硝煙。太平天國,這個號稱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農(nóng)民運動定都南京,也就意味著甘家大院這座豪門巨宅有著一場躲不過去的洗劫摧殘。戰(zhàn)火幾乎燒毀了整幢藏書樓——津逮樓,內(nèi)藏16萬冊的圖書損失過半。接著,津逮樓遭遇了和寧波天一閣同樣的命運,幾個偷書賊趁主人不在,潛入府內(nèi),居然盜走了一本珍貴的傳世宋刻本《金石錄》。這是一本關(guān)于北宋以前傳世鐘鼎碑版等金石文字比較全面的集錄和研究專著,在中國金石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過,不幸中的萬幸是,幾個盜賊分贓不均,他們找到了黃裳估價,黃裳慧眼識寶,立馬將這本書交到一位上海的張姓編輯手中,這本書才得以保存下來。

民俗非遺傳承至今

甘家大院現(xiàn)在成了南京民俗博物館,工作人員帶著我們來到喜氣洋洋的婚俗館,屋內(nèi)最顯眼的是一頂大紅花轎,老南京舊時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等婚嫁民俗在玻璃柜內(nèi)以逼仄的立體蠟像展示開來,新娘子離開娘家要哭嫁,然后上轎,接到夫家,下轎傳袋(代),然后拜堂、入洞房、揭蓋頭;撒上花生棗子等,意味早生貴子,喝交杯酒,洞房里右邊有描金子孫桶、提籃、紅木筷子盒等?;樗子齼吼^連在一起,育兒有催生、分娩、報喜,洗三、滿月、百日、抓周等一系列習俗。 “抓周”即孩子周歲那天,用盤盛著書、筆硯、錢幣、算盤、吃食、玩具、針線、尺子、化妝品等放在孩子面前讓他隨意抓取,來預測孩子一生的志趣和前途,近似占卜命運。倘若抓到書和筆硯,說明孩子天性聰明好學,他日金榜題名,能做官;若抓了算盤,說明將來能經(jīng)商發(fā)財;若像《紅樓夢》里的賈寶玉那樣抓了胭脂、水粉,長大了就是個“酒色之徒”;若拿的是玩具,則預兆孩子玩心重;若抓取錢幣,說明將來是個“貪財之徒”,做父母的要從小開始加強思想教育,防患于未然。工作人員介紹至此,剛好有一對年輕夫婦帶著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來體驗“抓周”,他們把孩子抱在扁籮中,讓他隨意抓取,小家伙先愣了一會兒,左手先抓取一支筆,樂得父母眉開眼笑,沒想到他伸出右手,抓住了一枚錢幣,真是又有才又好財呀,看得大家哈哈大笑。隨后,孩子父母抱著他去坐在秤桿的竹籃里去“立夏稱重”,這是一種特制的巨大桿秤,上方用麻繩吊房梁上,下方吊個大竹籃,孩子坐進去,人移動秤砣稱出孩子的體重。

甘家大院,在悲歡離合中春萌秋萎,在風雨洗禮下鉤沉史海。它是南京老城的一張名片,亦是一個時代的縮影。走進這座宅院,就像是走進了一個家族,走進了一本地方志,這本無字巨著見證了一座千古名城和一個千年家族的興衰史。高高的馬頭墻仰視著天空的高度和時間的寬度,向記憶深處回溯過去;一片瓦、一方磚上氤氳著文化的氣息,積淀著厚重的掌故;撫摸一口古井、一墻枯藤,能把住歲月的脈搏,聆聽歷史的心跳。宅子是物質(zhì)的,也是精神的。津逮樓里的《金石錄》、幽深綿長的洞簫、漸行漸遠的絲竹余韻,將日子打磨得棱角分明,這種綺麗旖旎,在光陰的錦匣里流轉(zhuǎn)了兩百多年,有畫工無法臨摹的神韻和筆者不可言傳的妙諦。

暮色中,走出了甘家大院,再回首,見它如一個低調(diào)而不張揚的貴族,寡言地矗立在老城一隅,靜默清涼地固守著一城文史,優(yōu)雅從容地占據(jù)著江南的望族氣勢,不著一字,卻盡顯風流。

TIPS

交通:甘家大院在南京市區(qū),附近有公交、地鐵站,可乘100、35、38路到升州路,乘2、26、33路三山街下,坐地鐵1號線在三山街站下,3號口出。

美食:甘家大院的風味小吃是地道的老南京味,有鴨油燒餅,小元宵、桂花糯米粥、鹵蛋、鴨血湯、煮干絲、菊葉餅、水晶燒賣、豆腐果子等,用傳統(tǒng)廚具、傳統(tǒng)工藝做的傳統(tǒng)飲食,不用色素、鹽、味精,全靠雞、香菇和豆芽自身的鮮味。

門票:20元一人,參觀時間09:00-17:30,17點后停止售票。

建議:甘家大院非常大,有三百多間房屋,建議租一個導游機或請一個導游或在游客中心免費取一張導游圖游覽,建議游玩2小時。

猜你喜歡
大院南京
南京比鄰
“南京不會忘記”
“幸福大院”可以有
作品欣賞
金秋(2017年12期)2017-09-20 11:34:44
南京·九間堂
金色年華(2017年8期)2017-06-21 09:35:27
大院文化
特別文摘(2016年22期)2016-12-05 18:41:55
“文革”后的孫犁與“大院”中的《蕓齋小說》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文物季刊(2016年4期)2016-08-19 06:47:30
又是磷復會 又在大南京
南京:誠實書店開張
正镶白旗| 筠连县| 玛纳斯县| 冀州市| 商南县| 增城市| 苗栗县| 台前县| 吉隆县| 双辽市| 巴塘县| 鹿泉市| 新干县| 潼关县| 临猗县| 蕲春县| 常德市| 大新县| 台南县| 秀山| 页游| 越西县| 城口县| 崇阳县| 长岭县| 安新县| 湟中县| 宝丰县| 武清区| 纳雍县| 黄山市| 台中市| 淮安市| 临洮县| 平顺县| 远安县| 瑞丽市| 错那县| 凭祥市| 忻城县| 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