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作文題目】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有人說,人的視野小了,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隨之增強;也有人說,人的視野小了,格局就會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隨之下降。
【思路點撥】
這是一則思辨性材料,它圍繞“視野大小”這一條件探討“幸福感”的強弱,把人對外部世界的體察與自己內(nèi)心的滿足度結(jié)合起來。
材料涉及兩個核心詞語:視野和幸福感?!耙曇啊敝秆劬吹降目臻g范圍或眼界,也指觀察和認識的領域。視野可大可小,可虛可實。“幸福感”指人類基于自身的內(nèi)心需求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主觀情緒。這是一種心理體驗,它既是對生活狀態(tài)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生活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
材料以“有人說”“也有人說”呈現(xiàn)兩種言論,表述兩種觀點,這在結(jié)構上屬于并列關系,在內(nèi)涵上是對立統(tǒng)一關系。前者重視當下的情感狀態(tài),后者重視未來的發(fā)展空間;前者認為“幸福感”可由主觀調(diào)適,后者認為“幸福感”受到客觀約束。
立意時需要整體把握材料,作出自己的判斷;然后從某一角度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通過理性闡述或形象表達,闡述“視野”與“幸福感”的關系。參考立意如:眼界決定境界,拼的是時代格局;有視野才有境界,有實力才有幸福生活;人生的視野,就是心靈的美好。
【補充思考】
1.“人的視野小了,容易知足,幸福感就隨之增強”——幸福是過得舒心、安心、放心,對未來有信心。舒心,安心,放心,有信心,這些都是生理的滿足和心理的感受。
2.“視野小了”,就會少一些過高的物欲追求。
3.“視野大了”,培養(yǎng)起開闊的胸襟氣度,從而獲得與眾不同的幸福感受。
4.“視野”和“幸福感”是否是簡單的正相關或負相關一次函數(shù)關系呢?視野大了,更加懂得萬事萬物局限的必然存在,會不會更容易知足呢?視野大了,選擇多了,路越走越多,會不會反而迷茫而無從行動了呢?
【相關素材】
1.論幸福生活
所以,幸福生活就是一種與其自身本性和諧一致的生活,而且獲得幸福生活的途徑只有一條:首先,腦子必須健全而且始終保持清醒;其次,必須勇敢且精力充沛;此外,能堅忍不拔、百折不撓,能急中生智、隨機應變,能注意身體及影響身體的各種因素,但又不是成天為之提心吊膽、焦慮不安;最后,必須關注一切有助于提升生活質(zhì)量的東西,但又不過分拜倒在其中任何一樣東西的腳下,利用命運的饋贈,而不是淪為其奴隸。
首先必須確定我們企望得到的是什么,其次必須尋找到達那里的最佳捷徑。
幸福生活就是擁有一顆獨立、高尚、無畏且不可動搖的心,遠離恐懼與欲望,視榮譽為惟一之善,視臭名為惟一之惡,并將其他一切視為一堆微不足道的東西。
(選自古羅馬塞涅卡《論幸福生活》)
2.論幸福
靈魂是感受幸福的“器官”,任何外在經(jīng)歷必須有靈魂參與才成其為幸福。
內(nèi)心世界的豐富、敏感和活躍與否決定了一個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此意義上,幸福是一種能力。
對于沉溺于眼前瑣屑享受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歡樂。對于沉溺于眼前瑣屑煩惱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痛苦。
我對幸福的看法日趨樸實了。在我看來,一個人若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并且靠這養(yǎng)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她)們也感到快樂,即可稱幸福。
人世間真實的幸福原是極簡單的。人們輕慢和拒絕神的禮物,偏要到別處去尋找幸福,結(jié)果生活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不幸。
幸福是一個抽象概念,從來不是一個事實。相反,痛苦和不幸卻常常具有事實的堅硬性。
幸福和上帝差不多,只存在于相信它的人心中。
聰明人嘲笑幸福是一個夢,傻瓜到夢中去找幸福,兩者都不承認現(xiàn)實中有幸福。看來,一個人要獲得實在的幸福,就必須既不太聰明,也不太傻。人們把這種介于聰明和傻之間的狀態(tài)叫做生活的智慧。
幸福是一個心思詭譎的女神,但她的眼光并不勢利。權力能支配一切,卻支配不了命運。金錢能買來一切,卻買不來幸福。
自己未曾找到偉大的幸福的人,無權要求別人拒絕平凡的幸福。自己已經(jīng)找到偉大的幸福的人,無意要求別人拒絕平凡的幸福。(文/周國平)
3.言論二則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楊絳)
媒體報道說我的幸福感不如員工,我想有點誤會。我的意思是我的消費和享受不如員工,但我很幸福,因為我覺得生活很充實、有價值。(宗慶后微博)
【考題模擬】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從前有個書生,精通佛道。在夏天的一個夜晚,剛要睡覺,誰知耳邊傳來蚊子的響聲;正想拿起蒲扇打蚊子,突然心中想起佛道:切勿殺生。書生放下蒲扇,在一片騷擾中睡去。第二天,只見他身上紅腫,但他依舊面帶微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 析】
書生固守佛道,最終引來自身禍害??忌蓮囊韵陆嵌茸魑模海?)探究讀書的真諦。書生死讀書,不知變通,沒有恰當對待佛道。(2)打破成規(guī)成說,學會變通。書生不懂變通之道,不從實際出發(fā),最終被蚊子叮咬。(3)“揚”與“棄”。材料啟示我們要正確對待所學文化,做到批判繼承,為我所用。
注意,以下為偏題類作文:生命至上;樂觀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牧羊人的奇幻之旅》中有這樣一段話:“也許上帝創(chuàng)造沙漠的目的,就在于使人能夠面對美麗的椰棗樹而微笑。”
這段話給你什么樣的啟發(fā)?請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
【解 析】
題型:比喻型材料作文。
沙漠——生活中所有對個人成長或愿望達成有阻礙作用的負面因素,如隔膜,失誤,挫折,打擊,失敗,否定,痛苦,丑惡,虛假等等;
椰棗樹——和諧,美好,成功,希望,快樂,幸福等正態(tài)事物。
微笑——對二者關系有正確理解,能正確看待生活中的負態(tài)事物,懂得其對正態(tài)事物的激化和催化作用,能有積極轉(zhuǎn)化的心態(tài),進一步有勇敢處理的行動方法。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孫少平說,我遲早要搭上火車,去遠方的世界看看;
汪國真說,到遠方去,熟悉的地方?jīng)]有景色;
海子說,你從遠方來,我到遠方去。遠方像一個夢,遠方像一片海,遠方有什么等著我?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 析】
這是一則新材料作文,材料內(nèi)蘊豐富語言卻平易簡約,提供了關鍵信息“到遠方去”,這就要考查考生對關鍵詞“遠方”的把握?!斑h方”隱含著“目標”“理想”“追求”“信念”等,這是題意所在。
“到遠方去”中的“遠方”如果僅指一個地方,這就很難開掘出深度來,這“遠方”的內(nèi)涵可以指“心靈的遠方”“精神的天空”“情感的歸宿”“靈魂的家園”等,把思維落到這些點上,能夠體現(xiàn)出文章的內(nèi)蘊來。
4.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生活并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需要去體驗和接受的現(xiàn)實?!U語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解 析】
本則命題材料由兩個部分構成。前一部分的側(cè)重點,落在“亟待解決的問題”上;后一部分的側(cè)重點,落在“需要去體驗和接受的現(xiàn)實”上。
由“生活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可挖掘出摒棄急躁,摒棄功利;不要把生活的每一天都設計成一個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由“需要去體驗和接受的現(xiàn)實”,可有如下思考:(1)生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由一個又一個的現(xiàn)實連接而成。(2)生活的酸甜苦辣都需要體驗,在體驗中才能真正感悟生活。(3)生活無法逃避,必須學會以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接受各種現(xiàn)實。
將兩個部分合在一起,可以從下述幾方面立意:(1)用心生活,體驗每一天。(2)用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生活的酸甜苦辣。(3)放慢生活節(jié)奏,才能品味生活的美好。(4)生活中充滿了矛盾,人生卻不能被這些矛盾控制。
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界知名辦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發(fā)布最新調(diào)查結(jié)果: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壓力最大的國家。在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6萬名職場人士中,認為壓力高于去年的,中國內(nèi)地占75%,排名第一,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別以80%、67%排在城市前列。人口龐大、社會轉(zhuǎn)型、欲望膨脹,我們這個不折不扣的“壓力之國”,亟需有人為它診診脈,開出合適的藥方。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 析】
此題為社會評論類文題。寫作時應找到“中國壓力全球第一”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中國壓力全球第一,除了“人口龐大、社會轉(zhuǎn)型、欲望膨脹”等原因,還可以從生存環(huán)境、社會競爭等方面來寫;教育、城鄉(xiāng)差別,文化、歷史,物質(zhì)、精神,社會、個體,主要、次要,正面、反面,這些角度都是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
找到問題的根源后,需要從文化、理念、體制、管理、修養(yǎng)等角度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今城市交通中,還存在著一些機動車闖紅燈、不走機動車道等違章行為,行人也存在著不走斑馬線、隨意橫穿馬路、闖紅燈等行為,違規(guī)者對交通警示牌視而不見。
有人說:在新加坡隨地吐痰,可能被處以最高500新元(約2300元人民幣)的罰款或在勞動法令下受罰或兩者兼施;亂扔垃圾,有可能被處以最高1000新元的罰款或是在勞動法令下受罰或兩者兼施,所以該國公民守法意識很高。
也有人列舉了某城市中的普遍現(xiàn)象:機動車主動停車避讓斑馬線上橫穿馬路的行人。并對此評論:“相比于過去,我們的交通狀況已經(jīng)有了較大的改觀。今后也許行人、司機都懂得遵守規(guī)則了,城市交通安全就不再是問題了?!?/p>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 析】
本題有文明、法治兩個切入角度,具體可以寫:(1)去陋習,增強法制意識;(2)文明進步靠大家;(3)要用進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社會文明;(4)嚴懲違法行為,才能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識;(5)責任與義務缺一不可。此外還可以談:自覺守法、規(guī)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7.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蘇格蘭北部設得蘭群島有一條一日游路線,一位退休的遠洋老船長負責運送游客。油輪每次起航前,老船長都會面對風平浪靜的大海祈禱;很多時候,游客看到這種情況,都會禁不住笑出了聲。有一次,油輪起航不久,平靜的海面狂風大作,船瘋狂地顛簸;這時,很多游客開始像老船長一樣祈禱,也有人要求老船長跟著他們一起祈禱。但老船長說:“在風平浪靜時我要祈禱,但在波濤翻滾時我要照顧好我的船。”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 析】
(1)從老船長在風平浪靜時祈禱的角度立意: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過程中要學會居安思危。
(2)從老船長在波濤翻滾時只照顧船的角度立意:危險時刻要靠自己、不懼怕困難、求人不如求己。
(3)從老船長祈禱和照顧好自己的船的角度立意:期待美好、不怕困難,事事認真才能成功。
(4)從游客的角度立意:正視現(xiàn)實、正確理解別人的做法。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巷口,一臺停著的電瓶車擋住了一輛小車的去路,小車司機在車上一個勁地按喇叭。過了一會兒,電瓶車主人匆匆上來準備推開電瓶車。小車司機忍不住憤怒地開口了:“按了半天你沒聽到嗎,習慣怎么這么差,懂不懂規(guī)則?”電瓶車主人一聽,也生氣地回了句:“我在忙嘛,就分分鐘的事,你就不能包容一下,自己動手推開?”小車司機又接了句:“你的車為什么要我推?”電瓶車主人也不甘示弱……吵聲越來越大,道路越來越堵,原本寧靜的小巷在刺耳的吵嚷聲中顯得那么不和諧。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 析】
從電瓶車主人的角度確定話題,如“規(guī)則意識”“方便自己與影響他人”“習慣是不是小事”等;
從小車司機的角度確定話題,如“指責與行動”“批判與建設”“他錯與己錯”等;
從兩者綜合的角度確定話題,如“和諧取決于每個人”“自我反省”等。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獥罱{
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和我有關。——魯迅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 析】
由第一句話,可以立意:“世界與我無關”“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世界”“我的世界我做主”等。
由第二句話,可以立意:“我與世界”“一枝一葉總關情”“讓世界充滿愛”等。
綜合這兩句話,可以立意:“愛自己也愛世界”“錘煉自己,改變世界”等。
寫作時最好把兩句話綜合起來展開論述,但也可以以某一句話為重點,深入挖掘,提出有創(chuàng)意的觀點,并用多角度、多層次的發(fā)散性思維,旁征博引,活用論據(jù)。
10.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們常??匆娺@樣的畫面:地鐵上、飯館里、電梯上、馬路邊,生活的每一個縫隙都被手機填滿。朋友聚餐、家人團聚,“低頭族”依舊忙著看微博、聊微信、玩游戲,就算搭話也是敷衍了事?!暗皖^族”隊伍正在壯大,從年輕人到中老年人,甚至小孩子也在加入。
“低頭族”源自英文單詞phubbing,是一個完全被杜撰出來的單詞,由phone(手機)與snub(冷落)組合而成。2012年這個詞被收進了澳大利亞全國大辭典。顯然,信息時代的無禮與冷漠正在全球蔓延。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 析】
可以從以下角度來構思:
(1)凡事應講求個度。合理使用手機,可以為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太過沉湎在自己和手機的小世界里,就只會讓人們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2)不應該被手機所左右。手機雖是現(xiàn)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果不加節(jié)制,必然會使人際關系退化,甚至引發(fā)情感危機。
(3)喚醒自制力。如果“低頭”淡漠了友情、親情,損害了身體健康,罪魁禍首不是手機,而是我們被打敗了的自制力。
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是一篇草稿。每個故事都是下一個故事的草稿,人們涂改來,涂改去,當弄得幾乎干干凈凈沒有了什么差錯時,生活也就結(jié)束了。”
法國年度暢銷小說《沒什么要緊》中的這句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請發(fā)表你的觀點。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解 析】
本題參考立意:
(1)生活之所以多姿多彩,就在于每個人自己的生活草稿與其它人的生活草稿是不同的。不必強求千篇一律,更不必強求完美無缺。多一些個性化的抒寫與思考,多一些順其自然的發(fā)現(xiàn)與表達。硬性涂改,強求一致與完美,結(jié)果只能是干干凈凈的時候,也就是抱憾的時候。
(2)生活,就算有差錯,也沒什么要緊的。要緊的是,我們要愛生活的這份底色——草稿。要把“草稿”里的喜怒哀樂,幻變成自己人生的財富,就算是一種錯誤,也能創(chuàng)造出美麗的色彩。
(3)人的一生會犯很多錯誤,正是這些曾經(jīng)的錯誤,讓我們無法找出“原稿”,也讓我們無法“一筆抹去”,所以我們才會為曾經(jīng)的擁有或身不由己的錯誤,寫下動人的篇章。
1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
(1)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總看似不可能。
(2)生命中最偉大的光輝不在于永不墜落,而在于墜落后總能再度升起。
(3)我想告訴大家,只要我們能接受生命中的挑戰(zhàn),連最奇異的夢想都可實現(xiàn)!
以上三句都是曼德拉的名言,讀了以后你有哪些思考與感悟?請聯(lián)系自身實際和現(xiàn)實生活,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
【解 析】
第一句說的是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不要對自己說不可能;第二句闡述每個生命都有可能遭遇失敗、困難和挫折,關鍵在于能否超越自己,“再度升起”;第三句揭示人生的真諦在于不斷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三則材料綜合起來,實際上談的是一個人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實踐和人生理想。一個人活在世上,沒有夢想,就不可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而要實現(xiàn)夢想,必須具有堅韌不拔、超越自我的精神,惟其如此,一切才皆有可能。
[作者通聯(lián):江蘇常熟市高新區(qū)常熟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