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宸宇 程梓涵 王馨諾
一、枕頭饃探源
周六上午9點左右,同學們來到了位于阜陽市泉河風景帶的武穆祠臺。
“武穆”是南宋名將劉锜的謚號。他曾在順昌(今阜陽)與敵軍進行殊死戰(zhàn)斗。據(jù)民間傳說,當時,劉锜率領的宋軍被困多日,軍疲馬乏。老百姓敬仰劉锜,用新麥粉蒸了這種饃送往前線。將士們?nèi)耸忠粋€饃,士氣大增,餓時削一片充饑,困時用它枕頭而臥,最終以少勝多。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順昌之戰(zhàn)”。枕頭饃因此得名。
聚集在武穆祠臺上,同學們瞻仰劉锜的像,觀看表現(xiàn)當年軍民抗敵場面的雕塑,朗讀碑文,了解劉锜的事跡,學習劉锜的詩、詞以及后人歌頌他的名篇佳作,一起緬懷這位偉大的將領。
二、枕頭饃觀察與制作
接下來,同學們來到了洪胡子枕頭饃生產(chǎn)基地,聽洪亮軍伯伯詳細介紹枕頭饃。洪伯伯說:“枕頭饃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其主要營養(yǎng)物質(zhì)是碳水化合物。吃枕頭饃有利于保護胃腸道,一些胃酸過多、肚脹、消化不良而致腹瀉的人吃它會感到舒服……”
一走進操作問,同學們就聞到濃濃的饃香味。哇,好大的鍋!每個鍋口徑1.5米,深1.2米,可以容納40多個枕頭饃。幾位師傅正在制作枕頭饃,那純熟的技藝、潔白的面團、氤氳的水蒸氣令同學們很是驚奇。師傅們一邊忙著制作饃,一邊給大家講解一系列相關知識,如生面、酵母、壓面、成面、劑子等術語。
聽著聽著,同學們想動手實踐呢,師傅們欣然同意。大家歡呼起來,趕緊洗干凈手,卷起衣袖,抓起面團。哎呀,這面團在師傅們手里看似很柔軟、“聽話”,怎么到了同學們手里這么硬???不過,大家都很認真,在師傅們指導下,一點點學習……
三、“枕頭饃”進校園
1.同學們以自己的文字表達對劉锜的崇敬、對家鄉(xiāng)的贊美、對枕頭饃的喜愛,文體多種多樣,有詩歌、小小說、散文……
2.懷著對枕頭饃的濃厚興趣,同學們上網(wǎng)查資料,研究酵母,做實驗,看酸、堿、鹽與面粉混合后分別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反應,探究枕頭饃為什么好吃。
3.通過參加活動,同學們明白了商標的作用,認識到了知識產(chǎn)權的重要性,希望枕頭饃能“走”出阜陽、“走”出安徽,甚至“走”出中國。于是,大家根據(jù)枕頭饃的特點,嘗試為自己做的枕頭饃設計了商標,都說感覺自己瞬間成了CEO呢。
4.為了讓更多人認識枕頭饃、了解枕頭饃、品嘗枕頭饃,同學們還創(chuàng)作了圖文并茂的手抄報。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币粋€個看似簡單的活動,都體現(xiàn)著同學們對知識的渴求,洋溢著大家的童真童趣,展示著大家的自信。探究科學,大家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