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彬
關鍵詞:“大禮議”紛爭;被逐罪臣;杰出文化人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這樣說過:“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1]司馬遷本人也屬于這種情況,因悲憤而寫出了偉大的《史記》。在歷史上,因為個人的不幸際遇而產(chǎn)生偉大作品的事例很多。也可以說,正是因為他們個人的不幸而促成了中國文化的“大幸”。楊慎就是這樣的例子:他個人雖遭不幸,但對中國文化尤其是西南地方文化來說則是一種“幸運”。
明代的楊慎(1488—1559)是出生在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qū))的著名歷史人物。
楊慎之所以能成為“楊狀元”,必然是喜讀書善讀書,這與他的家景非常好分不開。楊慎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非常好學,又聰慧過人,屬于“早慧”一類。據(jù)記載,楊慎7歲時,他母親就教他讀唐詩,讀絕句。他不僅喜讀且常能背誦,11歲時,就會寫近體詩;12歲時擬作《吊古戰(zhàn)場文》,有“青樓斷紅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之句。他的叔父看后,極為贊賞,又讓他擬作《過秦論》;其祖父讀了之后,喜不自禁地說:“吾家賈誼也?!盵2]
楊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在24歲時狀元及第,官拜翰林院修撰,參與編修《武宗實錄》。看起來,他仕途一片光明;其實他后來的政治生涯卻是非常艱辛?!睹魇贰钌髁袀鳌酚涊d說:
(正德)十二年八月,武宗微行,始出居庸關,(楊)慎抗疏切諫。尋移疾歸。世宗嗣位,起充經(jīng)筵講官。常講《舜典》,言:“圣人設贖刑,乃施于小過,俾民自新。若元惡大奸,無可贖之理。”時大珰榼張銳、于經(jīng)論死,或言進金銀獲宥,故及之。
嘉靖三年,帝納桂萼、張璁言,召為翰林學士。慎偕同列三十六人上言:“臣等與萼輩學術不同,議論亦異。臣等所執(zhí)者,程頤、朱熹之說也。萼等所執(zhí)者,冷褒、段猶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輩,不以臣等言為是,臣等不能與同列,愿賜罷斥。”帝怒,切責,停俸有差。逾月,又偕學士豐熙等疏諫。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順門力諫。帝震怒,命執(zhí)首事八人下詔獄。于是慎及檢討王元正等撼門大哭,聲徹殿庭。帝益怒,悉下詔獄,廷杖之。閱十日,有言前此朝罷,群臣已散,慎、元正及給事中劉濟、安磐、張漢卿、張原,御史王時柯實糾眾伏哭。乃再杖七人于廷。慎、元正、濟并謫戍,余削籍。慎得云南永昌衛(wèi)。[3]
按《明史·楊慎列傳》的說法,楊慎是為人正直,不畏權勢的知識分子。他看到明武宗朱厚照不理朝政,喜歡到處游玩,便不避斧鉞,敢于犯顏直諫。正德十二年(1517年),楊慎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批評朱厚照“輕舉妄動,非事而游”,諫言他停止這樣荒唐的行為。為此,楊慎還寫了《丁丑九日》《定州書事》等詩,予以諷喻。可是朱厚照根本不理睬,依舊不理朝政,我行我素。
正德十六年(1521年),朱厚照終于死了。因為朱厚照無子,張皇后與首輔大臣、楊慎父親楊廷和商議,由朱厚照的堂弟,當時年僅15歲的朱厚熜繼位。朱厚熜即位后,授楊慎為翰林院修撰、經(jīng)筵講官。朱厚熜就是明世宗,其年號為嘉靖。
楊慎利用給朱厚熜講書的機會,經(jīng)常聯(lián)系當時實際情況進行教育。如他特地選出《尚書》里《金作贖刑》這一章,對朱厚熜講道:“圣人贖刑之制,用于小過者,冀民自新之意;若大奸元惡,無可贖之理?!敝旌駸胁幌矚g接受這樣的教育,常常借故停止楊慎講書。
楊慎雖然胸懷壯志,力圖以其學識、才華而報國,但是在當時卻非常難以施展其政治才能。最不幸的是,楊慎還陷入了內閣的“大禮議”紛爭。原來朱厚熜是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登上皇帝寶座的,以首輔大臣楊廷和為代表的內閣,要求他按照漢哀帝、宋英宗預立為儲君的皇統(tǒng)繼承規(guī)則,承認朱厚照之父孝宗朱祐樘是“皇考”,享祀太廟;而朱厚熜的生父興獻王只能稱“本生父”或“皇叔父”。朱厚熜雖然只有15歲,在朝廷中樞也還沒有自己的勢力,但并不懼內閣,在即位后的第六天,就完全不理睬內閣已產(chǎn)生的議定,下詔令群臣按皇帝的尊號和祀禮議定興獻王為“皇考”。這樣,如何對待皇統(tǒng)與家系,在當時的內閣大臣中,就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爭議。過去沒有掌權的張璁、桂萼等人,迎合上意,主張在憲宗與武宗之間,加入興獻王朱祐杬為“睿宗”,與孝宗并列。楊廷和堅決反對,許多大臣附和楊廷和。內閣爭執(zhí)不停,朱厚熜堅決不妥協(xié),楊廷和被迫辭去官職;楊慎上書表示不愿與張、桂等“無恥小人”同列共事。朱厚熜對此非常生氣,遂正式下詔改稱興獻王為恭穆皇帝。楊慎“又偕學士豐熙等疏諫。不得命,偕廷臣伏左順門力諫”。朱厚熜在震怒之下,“命執(zhí)首八人下詔獄”。性格耿直的楊慎又召集同年進士二百多人,說“國家養(yǎng)士一百五十年,仗節(jié)死義,正在今日”,率領他們列宮大哭,抗議非法逮捕朝臣?!暗垡媾?,悉下詔獄,廷杖之”。楊慎于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十五日被捕,十七日、二十七日,被廷杖兩次,打得皮開肉綻,幾乎死去。一樁“逆鱗廷杖”讓“好文刺譏”的楊慎不得不離開京城,背負著“被逐罪臣”之身充軍云南永昌衛(wèi)(今云南省保山市)。
“大禮議”紛爭使楊慎這個狀元郎一變?yōu)榈岷G簦乙淮艟褪?9年。這件事,結束了楊慎的政治生命。朱厚熜把楊慎看作是眼中釘、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還在充軍途中,朝廷就派刺客企圖暗殺他。楊慎跋涉萬里,備受艱危,到云南滇城(今昆明)時,已病得奄奄一息,地方官吏仍然逼他立刻動身去永昌衛(wèi)戍所。自嘉靖四年到二十七年(1525—1548年),雖不斷有人奏請赦免謫戍諸臣,但上言者往往因此獲罪。嘉靖十六年(1537年),刑部請準赦還謫戍的142人歸里,但對于楊慎等8人,卻決不赦還。楊慎直到72歲死于戍所,仍未官復原職。
現(xiàn)在來看,“大禮議”紛爭表面上是禮儀之爭,其實質卻是大明朝中的新舊政治勢力的激烈的政治斗爭。在“朕就是國家”的封建社會,明武宗暴亡后,舊官僚們必須迅速調適自己,轉而為新皇帝服務,才能使國家政治秩序得以正常維持。不得不說,“大禮議”紛爭之所以發(fā)生和較長時間地持續(xù),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楊廷和為首的舊內閣對新皇帝的“欺生”。當時,朱厚熜雖然是皇帝了,但是初登皇位,年齡才15歲,在朝廷中還沒有自己的親信,所以對皇權的擁有,暫時還不是全部。明世宗是通過“大禮議”紛爭,才將皇權完全掌握于手。應該說,這是恢復明朝政治秩序的必要步驟。
著名歷史學家談遷、趙翼對“大禮議”紛爭有過中肯的評價。談遷在《國榷》中說:“永嘉(張璁)議禮,能以辯博濟其說。即論星歷,亦援據(jù)不窮。其見知于上,非偶然也?!盵4]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亦認為:“考孝宗之說,援引漢哀帝、宋英宗預立為儲君者不同,第以倫序當立、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入繼大統(tǒng)。若謂繼統(tǒng)必繼嗣,則宜稱武宗為父矣。以武宗從兄,不可稱父,遂欲抹殺武宗一代而使之考未嘗為父之孝宗,其理本窒礙而不通。故璁論一出,楊一清即謂此論不可易也?!盵5]
明世宗在“大禮議”紛爭中一步步的勝利和楊廷和集團一步步的失敗,其實就是明世宗逐漸獲得皇權,逐漸恢復明代政治秩序的過程。在楊廷和集團的敗滅過程中,新生力量在迅速成長。在“大禮議”紛爭中,張璁等人與楊廷和集團的堅決抗爭,堅定不移支持明世宗,加深了雙方的了解,使本在朝廷中孤立無援的明世宗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支撐力量。明世宗在“大禮議”紛爭中認識到取舍大臣的重要標準就是能否支持自己的主張。借助于“大禮議”紛爭,明世宗組建起自己能夠掌控的人事格局,這是明世宗最大的政治收獲,符合朝廷的政治利益。
明萬歷四十五年《升庵外集》卷七十
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完全“勝利”。他欽定“大禮”,標志著明代皇權從武宗完全轉歸世宗,由此而確保了明朝國家的政治穩(wěn)定,帶來了嘉隆萬改革的新局面。
據(jù)《升庵楊慎年譜》的統(tǒng)計,楊慎一生完成的著作達四百余種,正如《升庵外集》序所稱:“國初迄于嘉隆,文人學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薄睹魇贰繁緜鞣Q:“明世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痹跅钌鞯闹髦?,幾乎是天文地理無所不包,涉及到的學科不僅有文史哲、書畫、音樂、戲劇、宗教、語言、民俗等人文科學,還有天文、地理、醫(yī)學、生物、金石等理工學科。楊慎有如此豐厚的文化成果,與他是“被逐罪臣”不無關系。
貶謫是楊慎人生和社會角色的重要轉折。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盵6]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按蠖Y議”事件或使大明王朝失去了一個優(yōu)秀政治家,但卻使中國歷史獲得一位杰出文化人。中國歷史不會因有楊慎這樣的政治家而有什么改變,但楊慎之后的歷史卻證明中華文明的發(fā)展不能缺少楊慎這樣的杰出學者、杰出文學家、杰出詩人。
作為“被逐罪臣”,楊慎被放逐滇南三十多年,在永昌、安寧、大理、昆明、高峣等地,都有他居住過的痕跡。他雖然被逐出朝廷,充軍邊地,但并沒有因此自暴自棄,成為一個無所事事的游子。他沒有消極頹廢,堅持奮發(fā)有為。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仍然保持了不向邪惡勢力屈服的高貴品質。在放逐期間,當他發(fā)現(xiàn)昆明一帶的豪紳借口修治??诙唇Y地方官吏強占民田,坑害百姓時,不僅寫出《海門行》《后海門行》等詩,對豪紳、地方官吏的惡劣行為加以抨擊,還利用曾經(jīng)是朝廷大員的關系,專門寫信給云南巡撫趙劍門,詳細解說所謂修治海口“乃二三武弁投閑置散者,欲謀利自肥而倡此議”[7],力言這樣勞民傷財?shù)乃^水利工程,必須加以制止。
作為文化人,在知識海洋中的學習是永遠的。即使在貶謫時期,楊慎依舊嗜書如命。雖然在邊塞荒涼地區(qū)的圖書資料相當缺乏,楊慎卻做到了讀書、著述始終不停頓。楊慎認為,要“知天下”,只有兩個方法,一是要讀萬卷書,從別人的記載和書籍中取得前人掌握的知識;二是要行萬里路,從親身經(jīng)歷和實踐中去獲得并驗正知識的正確性。他經(jīng)常對人講:“資性不足恃,日新德業(yè),當自學問中來?!盵8]楊慎在滇三十多年,不僅“書無所不覽”,刻苦向書本學習,而且還堅持向實踐學習。他的習慣是每到新地方,就努力學習當?shù)孛褡逭Z言;如此,既便于對當?shù)仫L俗民情的調查了解,又能在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
楊慎從踏上謫戍之途的那一刻起,就誓言決不成為“天地之蠹”。他不想閑度日月,惟有能做的就是創(chuàng)作與著述。那時的云南,文化并不發(fā)達,典籍很少。楊慎憑借自己的苦學、實踐、記憶,在讀書、考察、游歷的過程中寫出不少關于云南山川風物的筆記。他的《滇程記》《滇載記》《云南山川志》《南中集》等等,收集了《古今諺》《古今風謠》等等選本,以及《南詔野史》《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記古滇說》等等注釋性書籍。楊慎在云南的著述,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
楊慎在不忘著述的同時,還努力促成邊疆各族與漢民族的文化大融合,直接推動和發(fā)展了云南文化。他在云南無論到何處,都堅持以文會友,與當?shù)毓賳T、文化人及少數(shù)民族頭人發(fā)展良好關系。他對愿意學習的云南士子,即以傳道授業(yè)、詩文交往等多種方式,讓他們通過討論切磋得以提高。他主動為滇籍各地作者編選詩文集,為他們撰寫詩文序跋、進行點評,推薦滇籍作家,傾盡全力去發(fā)展與提高云南文化。李一氓同志在《題升庵紀念館》的題詞中說:“升庵功業(yè),當以在云南推行中原文化,使?jié)h族文化與邊疆少數(shù)民族文化相結合與融化,對中華民族的成長有貢獻。”[9]
據(jù)青青在《愛廉說》一文中的統(tǒng)計,楊慎充軍云南前,云南只有20多人寫有著述40多種;楊慎赴滇后至明末,云南共有150余人寫有著作260余種。[10]這當是楊慎發(fā)展與提高云南文化的良好效果。云南第一個少數(shù)民族學派“楊門七子”,也是由楊慎加以培養(yǎng)的。有論者認為“楊門七子”在云南掀起了全方位的漢文化傳播高潮,其傳播活動的質量很高,造成全國文壇中心一度南移。
楊慎在謫滇游歷期間,還創(chuàng)作出大量反映云南風光和風土人情的詩詞作品。這些詩詞作品,讓世人對云南、尤其是對云南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在今天,楊慎的這些詩詞作品,運用在云南的旅游服務中,對云南旅游文化形象的提升,對云南旅游文學繁榮發(fā)展的促進和推動,起了很大作用。
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楊慎個人雖遭不幸,然而對中國文化尤其是西南地方文化來說,卻是一種“幸運”。
[1](漢)班固:《漢書》卷六十二《司馬遷傳》,中華書局1999年版。
[2]王文才:《楊慎學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8](清)張廷玉等:《明史》卷一百九十二《楊慎列傳》,《明史》卷一百九十一《何孟春列傳》,中華書局1999年版。
[4](清)談遷:《國榷》卷五十三,中華書局1988年版。
[5](清)趙翼:《廿二史札記校證》之《大禮之議》,中華書局1984年版。
[6]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第五十八章,中華書局2008年版。
[7]段德李:《謫滇狀元楊慎心跡探微》,載《云南文史》2015年第3期。
[9]何守倫:《金江古渡:楊升庵登樓賦詩之地》,載《麗江日報》2017年3月17日。
[10]青青:《愛廉說——成都歷史上的清官廉官故事》,載《成都日報》2015年5月23日。
作者:四川省對外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