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蓮 福建省漳州市人民醫(yī)院手術室 (福建 漳州 363000)
內容提要: 目的:探討在手術室器械管理中規(guī)范化管理的應用效果及對手術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方法:選取手術患者80例作為本文研究內容中選取對象,收取時間為2017年3月~2018年3月,電腦隨機抽取40例手術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余40例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在手術室器械管理中分別對其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以及常規(guī)管理。結果:觀察組手術患者的科室測評(98.01±1.45)分、知識考核(95.01±3.15)分、護理記錄(89.45±2.01)分、無菌情況得分(95.11±1.27)分與對照組具有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手術患者滿意度為95.00%(滿意患者30例,一般滿意8例,不滿意2例),高于對照組的滿意度75.00%(P<0.05);觀察組中手術患者護理差錯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0.00%,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實施安全有效的規(guī)范化器械管理后,患者及家屬滿意度提高,取得顯著的效果。
研究顯示,手術治療對于患者至關重要,不僅能治療患者的病情,而且能保障患者的健康,而手術室器械規(guī)范化管理對于手術成功與否起到十分重要的影響,兩者之間又密切相關,若未實施安全有效的管理措施,易發(fā)生嚴重差錯及不良事件,導致手術效率受到影響,而實施安全、嚴格有效的規(guī)范化管理的措施十分重要[1,2]。因此,本院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后,對手術室器械管理中的安全因素、應用成果及對手術患者的滿意度影響進行分析和研究,現(xiàn)分析如下。
選取手術患者80例作為本文研究內容中所選取的對象,收取時間為2017年3月~2018年3月,電腦隨機抽取40例手術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余40例手術患者作為對照組。排除標準:(1)臨床各項資料不齊全;(2)伴有精神病家族史的患者;(3)未經過本院醫(yī)學護理研究委員會的審批和同意。納入標準:(1)80例手術患者均簽署規(guī)范化管理評價知情同意書;(2)經過本院的醫(yī)學護理研究委員會的審批和同意。觀察組40例,年齡20~60歲,平均(40.21±1.15)歲,20例為女性、20例為男性。對照組40例,年齡21~60歲,平均(41.25±1.26)歲,21例為女性、19例為男性。兩組手術患者平均年齡、性別大致相同,P>0.05。
對照組40例患者均采用常規(guī)的方法管理。在手術開始之前,對手術中所需要的手術器械進行滅菌消毒,手術醫(yī)生消毒完畢后,將所需要手術器械擺放在手術室器械臺上。
觀察組40例患者均采用規(guī)范化的方法管理。定期對手術室的護理人員進行規(guī)范化器械管理培訓,使每位手術室的護理人員均能熟練掌握各項內容,實施定期考核,能顯著提高其工作的主動性及積極性,在器械日常的各項管理中,應嚴格遵循各項管理制度,定期對器械實施檢查、保養(yǎng)和維護,詳細登記手術器械的數(shù)目和每日使用的情況,特別是器械零部件的完整性,一旦發(fā)現(xiàn)有情況異常,應及時進行上報處理。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合理規(guī)范的使用手術器械,使各項手術器械達到使用標準,同時本院在實施手術室器械的規(guī)范化管理過程中,重點在預防手術器械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意外情況,做到精細到點,確保手術患者的安全,保障手術順利的完成[3]。
對比兩組手術患者的科室測評、知識考核、護理記錄、無菌情況的得分情況;對比兩組手術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對比兩組手術患者的護理差錯及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個考核指標。非常滿意:手術的患者及家屬對管理模式、管理效果、管理能力的滿意度程度在80~100分之間。一般滿意:手術的患者及家屬對管理模式、管理效果、管理能力的滿意度程度在60~79分之間。
不滿意:手術的患者及家屬對管理模式、管理效果、管理能力的滿意度程度在60分以下。滿意率加一般率等于滿意度。
在本次研究內容中采取SPSS26.0軟件,P<0.05表示具有明顯差異。
觀察組手術患者科室測評(98.01±1.45)分、知識考核(95.01±3.15)分、護理記錄(89.45±2.01)分、無菌情況的得分(95.11±1.27)分與對照組的科室測評(80.11±1.17)分、知識考核(85.21±1.05)分、護理記錄(75.15±2.11)分、無菌情況的得分(90.45±2.01)分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觀察組手術患者中,非常滿意30例、一般滿意8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5.00%。對照組手術患者中,非常滿意20例、一般滿意10例、不滿意10例、滿意度為75.00%。觀察組手術患者的滿意度95.00%高于對照組的滿意度75.00%(P<0.05)。
觀察組手術患者中,發(fā)生護理差錯及不良事件的有4例、未發(fā)生不良事件的有36例、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0.00%。對照組的手術患者中,發(fā)生護理差錯及不良事件的有12例、未發(fā)生不良事件的有28例、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30.00%。觀察組手術患者中護理差錯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表1. 分析兩組手術患者科室測評、知識考核、護理記錄、無菌情況得分
研究顯示手術室是各類手術(包括介入檢查)、治療及急危重癥患者搶救的主要科室及重要科室,隨著手術需求的日益增多及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完善及提高,而手術室器械規(guī)范化管理工作就十分重要,能默契的配合醫(yī)生,縮短手術的時間,提高手術患者的安全質量。手術室是外科患者治療的主要場所,手術室的各項護理的質量將直接影響手術的成功率和效率,同時還易對患者術后康復的速度造成影響。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患者同時易產生創(chuàng)傷,若護理質量有缺陷,易導致手術切口的感染發(fā)生,嚴重影響手術患者的康復,容易導致患者產生擔憂、焦慮等負面心理情緒,嚴重影響手術傷口的愈合效果。手術成功與否關鍵之一是手術室的護理質量,手術室護理質量高低又和手術室管理的效能密切相關。因此,本院應用規(guī)范化管理手術室器械及由此產生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各項分析,探討規(guī)范化管理手術室器械的效果。
常規(guī)管理為臨床傳統(tǒng)的日常管理應用模式,雖然具有一定臨床實踐效果,但是由于受多方因素影響,導致管理的效果不佳,使手術效率受到影響,導致常規(guī)管理在臨床應用受到極大的限制。隨著我國的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手術室的護理管理的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規(guī)范化管理應更加個體化、專科化、針對性、全方位管理,根據(jù)每位患者的特點,實施規(guī)范化的管理,保障手術室消毒滅菌等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為新型的管理模式,該項管理模式能彌補常規(guī)管理中常存在且易忽視的缺陷,其在管理上突顯科學性及規(guī)范性,通過對器械實施科學的管理,定時對器材(特別是小零件的完整性)進行檢查、維護、保養(yǎng)等各項工作,能有效的預防手術中發(fā)生的護理差錯及失誤性操作,盡量避免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合理規(guī)范化使用手術器械,重視每個管理細節(jié),既能有效保障滅菌效果和手術器械性能達到最佳狀態(tài),又能最大限度延長器械的使用壽命,為手術的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在管理的各個方面,定期對醫(yī)務人員實施專項培訓和考核,不僅能顯著提高護理的質量,還能為手術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能顯著的提高患者手術效率及與醫(yī)生配合的默契度,提升手術患者及家屬的各項滿意度,促進患者早日康復?,F(xiàn)如今,規(guī)范化管理已經成為手術室護士長在器械管理方面中首選及重要的管理模式,受到多方同仁的青睞、在臨床管理中廣泛的應用。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手術患者科室測評(98.01±1.45)分、知識考核(95.01±3.15)分、護理記錄(89.45±2.01)分、無菌情況得分(95.11±1.27)分與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手術患者滿意度達到95.00%,高于對照組滿意度(P<0.05);觀察組手術患者護理差錯及不良事件發(fā)生率10.00%,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通過實施規(guī)范化管理手術室器械后,取得顯著的效果,不僅能提高科室測評、知識考核、護理記錄、無菌情況得分,還能縮短手術的時間,促進醫(yī)護之間配合的默契度,保障手術的順利進行,促進手術患者的快速康復,有效降低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存在的護理差錯及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同時還能顯著提升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