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宜梅 王佳
目前,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于生活品質(zhì)要求不斷提高,整形美容手術應用越發(fā)的廣泛,尤其是快速、有效的整形美容手術更是得到了人們的歡迎[1]。但可以看到的是,整形美容手術對患者具有生理與心理上的應激,若護理不當,很有可能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诖耍瑸檠芯啃睦碜o理對整形美容手術患者術后干預的應用效果,選取在我院治療的患者48 例為研究對象,內(nèi)容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接受整形美容手術的患者48 例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護理組與對照組,每組24 例成員。納入標準:所有患者都接受整形美容手術治療,具備閱讀與交流能力,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排除具有嚴重的認知障礙的患者,排除嚴重的精神障礙患者,排除外地而無法進行隨訪的患者[2]。其中,護理組中,男性4 例,女性20 例,年齡18~37 歲,平均年齡(26.2±2.1)歲,平均體質(zhì)量(23.5±3.4)kg/m2。對照組中,男性5 例,女性19 例,年齡19~38 歲,平均年齡(26.1±2.2)歲,平均體質(zhì)量(23.7±3.2)kg/m2。經(jīng)過比較,護理組與對照組成員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包括術前檢查、手術準備、術后常規(guī)護理等。護理組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1)術前心理護理:患者進入醫(yī)院后,通常會對陌生環(huán)境產(chǎn)生明顯的不適應感和孤獨感,同時由于對整形美容手術缺乏足夠的了解,還會出現(xiàn)緊張、焦慮、恐懼的情緒,影響手術開展[3]?;诖?,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與交流,讓患者信賴護理人員。在建立互相信賴的關系的基礎上,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介紹醫(yī)院環(huán)境,同時以整形美容手術成功案例來增強患者的信心,還要讓患者建立正確的整形美容觀念,即不是通過整形美容手術就能變完美,避免患者術后產(chǎn)生過于明顯的心理落差而導致醫(yī)患糾紛,要正確認識整形美容手術[4]。其次,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介紹整形美容手術的具體流程,讓患者心中有數(shù),從而減輕其緊張、焦慮的情緒。(2)術中心理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前,護理人員需要提前做好手術準備工作,保證手術室明亮、安靜、舒適,同時調(diào)節(jié)其中的溫度與濕度,為患者營造良好的手術環(huán)境,從而讓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能夠盡快放松下來[5]。其次,大部分整形美容手術都采用的局部麻醉方案,患者基本都處于清醒狀態(tài),因此,護理人員在手術過程中可以與患者積極交流,轉(zhuǎn)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時予以鼓勵,讓患者有信心。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護理人員之間避免隨意閑聊,防止引起患者的煩躁感[6]。(3)術后心理護理:整形美容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術后心理護理。一般而言,術后是患者心理狀態(tài)起伏最大的階段,同時也是最容易導致醫(yī)患糾紛的階段。首先,手術后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而且還會伴隨著飲食、生活上的不便,這些因素都會導致患者心理情緒的不穩(wěn)定,表現(xiàn)為不安、焦慮、煩躁等[7]。其次,整形美容手術的成功與否并不是由醫(yī)護人員確定的,而是由患者決定的,即患者的滿意便意味著手術的成功。但手術完成后,患者在相當長的時間段內(nèi)都處于紗布包扎階段,無法確定整形美容效果,因而這段時間內(nèi)患者的情緒很難穩(wěn)定下來,焦慮、抑郁、易怒都是患者常見的情緒,基于此,護理人員就需要安撫患者的情緒,對患者的疑惑進行詳盡的解答,告知其手術后會出現(xiàn)的常見不適情況以及手術效果,關心患者,避免患者過于激動?;颊咴诨謴推陂g,護理人員還需要做好觀察工作,即患者若是出現(xiàn)異常需要立刻上報醫(yī)師進行處理。去除紗布后,患者若不滿意,情緒激動,護理人員就需要取出手術前的照片進行比對,同時為患者講解改善之處,若效果不理想,可選擇進行二次手術[8-9]。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指標,采用SAS 焦慮評價量表和SDS 抑郁評價量表比較患者情緒狀況,分數(shù)超過50分為存在焦慮、抑郁情況,分數(shù)越高,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
此外,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采用自制的調(diào)查問卷統(tǒng)計,分數(shù)100分,超過90分為十分滿意,60~89分為滿意,不足60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十分滿意+滿意。
采取SPSS16.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對照組與護理組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護理組患者SAS、SDS 評分下降更加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情況比較(±s,分)
表1 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情況比較(±s,分)
SDS SA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護理組 24 48.45±5.53 33.58±3.15 49.28±5.56 36.33±3.64對照組 24 48.47±5.55 42.79±3.68 49.31±5.57 42.44±3.85 t 值 - 0.012 5 9.314 4 0.018 6 5.649 4 P 值 -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護理組患者總滿意率為100.0%,對照組為75.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護理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整形美容手術主要意義在于改變患者對先天外貌不滿意的情況,隨著當前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于自身外貌的要求越來越高,接受整形美容手術的也越來越多。但在渴望美麗外表的同時,大多數(shù)患者又對手術存在著明顯的不確定感和緊張恐懼感。一般而言,患者進入醫(yī)院后,都需要接受很多檢查項目,繁瑣的流程會引發(fā)患者焦慮、煩躁的情緒,同時心中對整形美容效果持著懷疑態(tài)度,也有擔心手術失敗而導致效果不理想的,因而手術前后,尤其是手術后的心理護理極為關鍵。在本次研究中,護理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心理護理,經(jīng)過術前、術中和術后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護理組患者SAS、SDS 評分均有明顯下降,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僅如此,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還有利于滿意度的提升,在本次研究中,護理組患者總滿意率為100.0%,對照組為75.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在整形美容手術護理干預過程中,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