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平洋艦隊“麥克坎貝爾”號驅逐艦和“沃爾特·迪爾”號補給艦星期四通過臺灣海峽,這是今年以來美艦第一次過臺灣海峽,也是去年10月以來的第三次此類行動。這樣的頻率是很多年來所沒有過的。
臺灣海峽的中間部分不屬于中國的領海,外國船只和軍艦都是可以無害通過的。然而美國軍艦過臺海的真正目的是進行地緣政治示威,美方星期四宣稱這樣做是要表明“美國對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承諾”,但它的這番漂亮話包裹著誰都能看得懂的挑釁。
美國在中國近海示威的頻率增加,產生的全是負面影響。它的這一不友好姿態(tài)無疑會降低中美之間的互信,增加全體中國公眾對華盛頓對華政策的反感。中國社會本來對美國的整體印象不錯,但美艦來臺灣海峽甩臉色,是最讓美國形象失分的事情之一。
此類行動讓中國不高興,但肯定起不到恐嚇中國的作用。隨著中國軍力不斷增加,美國軍艦通過臺海所能產生的威懾力差不多已經流失殆盡。今天覺得美國軍艦“很嚇人”的中國人也已經幾乎沒有了。
無論在臺海還是在南海宣示“航行自由”,美軍能夠制造的這一地區(qū)力量對華盛頓的信賴也在快速流失。因為美軍這樣做推升了這一地區(qū)的緊張,而這種緊張越來越不受歡迎。這一地區(qū)沒有人還會相信美軍這樣做能夠嚇住中國大陸,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為這樣下去是否會導致本地區(qū)的地緣政治震蕩感到擔心。
即使在臺灣島內,擔心臺海緊張升高可能危及臺灣利益的人也不斷增多,“臺獨”極端勢力在高興的同時,也越來越不再相信美軍這樣做真能起到“震懾大陸”的作用,他們對中美力量在臺海加劇博弈所意味的不確定性也心里沒底。
每次美艦通過臺海,或者在南海中國島礁附近經過,必有中國大陸的軍艦監(jiān)視其行動。如果美艦通過時守規(guī)矩,解放軍的監(jiān)視會相對溫和。一旦美艦進入島礁12海里,或者美艦通過臺海時有艦載機起飛等動作,解放軍的監(jiān)視行動必將強化,導致雙方對抗性增加,出意外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去年9月底美艦在南海中國島礁附近與中國軍艦一度接近到幾十米的距離,美方事后倒打一耙,指責中方的做法“不專業(yè)”,“挑釁”了它,然而現(xiàn)實是,美國軍艦不斷在中國近海展示肌肉,中國軍艦必然前來回應,宣示中國主權和國家意志,是美軍跑到中國近海來制造了險情,而不是中國軍艦跑到美國的海岸線或離島附近設局。
從概率角度說,美國軍艦飛機不停來中國近海招事,顯然會提高中美兩軍擦槍走火的幾率。美軍的做法既會惡化兩軍戰(zhàn)略層面的相互認知,也會嚴重增加兩國一線部隊保持戰(zhàn)術安全的難度。從長遠看,美國艦機的這種游戲很可能成為中美關系最大、也最難管控的風險源。
如果美國無意主動與中國開展戰(zhàn)略敵對,尤其是無意增加與中國發(fā)生軍事沖突的風險,那么它就需要克制在中國近海的軍事示威行動,尤其是首先要讓它的“宣示航行自由”行動更守規(guī)矩,并讓這種守規(guī)矩、不在示威程度上加碼高度可預期。它應主動降低此類行為的對抗性,盡最大努力管控風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