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蘭
眼窩即眼眶之內的柔軟區(qū)域。眼窩是手足太陽、足陽明等交會之處,常按眼窩可調理人體陰陽平衡。
按摩方法 (1)輕閉雙目,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別順時針、逆時針緩緩地旋轉按摩各10次。一天2~3次。(2)端坐寧神,先迅速地眨眼15~30秒,再緊閉雙眼5秒,后睜大雙眼3~5秒,再將視線移至鼻尖處注視3~5秒。(3)雙眼分別順時針、逆時針旋轉環(huán)視運動6~8次,幅度盡量大一些。
耳后窩位于雙側耳垂后方的凹陷處。耳后窩深層分布有迷走神經(jīng),通過刺激可使迷走神經(jīng)興奮,促進和胰島素的分泌,從而有效降低血糖。此外,按摩耳后窩還可調氣血,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
按摩方法 雙手拇指緩緩用力按耳后窩,慢慢吐氣,持續(xù)5秒再松手;如此反復按壓10~15分鐘。每天午、晚飯后半小時各按1次。
頸窩位于喉結的下方,胸骨上凹陷處。刺激頸窩可減弱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喉部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的興奮感,可使肌肉緊張度下降,有止咳平喘作用。
按摩方法 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頸窩,每次100圈,每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為宜。一般半小時后即可感到咽部清爽,可緩解咽部不適。也可取四分之一片傷濕止痛膏貼在頸窩,咳嗽、咽干、咽痛等不適癥狀可隨之緩解。
腋窩即人們常說的“咯吱窩”。心臟疾病多為氣滯血瘀、心脈痹阻所致,刺激腋窩可寬胸理氣、調整氣血,改善心悸、胸悶、氣短等。
按摩方法 醒來后仰臥在床上,左手四指并攏(大拇指除外)置于右腋窩內,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每20圈交換1次,共按摩200圈。然后,再換右手以相同的方法按摩左側腋窩,每天2~3次。
腰窩位于腰部脊柱左右凹陷處,雙手置于背后所接觸部位即是。按摩腰窩有瀉火通便的功效,對大便秘結、痔瘡疼痛等療效顯著。
按摩方法 (1)兩手對搓發(fā)熱后,緊按腰窩處,稍停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連續(xù)做50次,每天早晚各做1次。(2)迅速收縮、放松肛門周圍肌肉,持續(xù)10秒鐘,間隔10秒,連續(xù)做10次,每天2~3次。
腘窩就是雙側膝蓋后方的凹陷處,刺激腘窩可以加強人體的護衛(wèi)作用,增強免疫力。臨床實踐證明,刺激腘窩后血液里中性粒細胞總數(shù)下降,淋巴細胞數(shù)量上升,說明人體抗病能力明顯提高,患病風險明顯下降。
按摩方法 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腘窩,按壓36次;兩手握空拳,用拳背有節(jié)奏地叩擊腘窩,連做36次;再把手掌搓熱,來回擦腘窩36次。
以上“六窩”的按摩力度以稍有酸、脹、麻感為佳,如果皮膚有傷,應待痊愈后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