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怡
(江蘇省揚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揚州 225000)
肺結核屬于慢性傳染病,主要因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引起。在不充分的治療情況下,結核分枝桿菌會轉變成耐藥菌株,進而引發(fā)耐多藥肺結核,增加治療難度。究其原因,不充分治療多因病患對疾病認知不足,導致沒有按時按量用藥所致[1]。故本文在2016.04-2018.04時間段內(nèi)科收治耐多藥肺結核病患中抽出80例進行干預分析,觀察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供參考。
在2016.04-2018.04時間段內(nèi)科收治耐多藥肺結核病患中抽出80例進行干預分析,并將病患均分為普通干預組(40例)、健康教育組(40例),其中普通干預組病患行基礎觀察護理,男性、女性病患各有22例和18例,年齡在22-45歲之間,均齡(33.5±2.3)歲。健康教育組病患在采取基礎觀察護理同時加入健康教育,男性、女性病患各有23例和17例,年齡在23-44歲之間,均齡(33.5±2.1)歲。排除存在感染疾病病患、血液疾病病患、肝腎衰竭病患、癌癥病患和精神異常病患。在基礎資料方面,普通干預組和健康教育組相差不大,P>0.05。
1.2.1 普通干預組
普通干預組病患行基礎觀察護理,包含病情觀察、生活幫助、問題解答、簡單知識宣教和心理干預等[2]。
1.2.2 健康教育組
健康教育組病患在采取基礎觀察護理同時加入健康教育,健康教育:(1)入院時健康教育。病患入院之后護士應該對其開展入院指導,簡要為病患講解醫(yī)院的科室分布、住院環(huán)境、主治醫(yī)生資質(zhì)等,然后全面評估病患的身體狀況,包含生理和心理狀況,告知病患生活相關注意事項等[3]。(2)住院時健康教育。病患住院期間,護士應加強和病患間的溝通,了解病患對疾病知識的需求,然后制定系統(tǒng)性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方案。如采取集體會議或者一對一健康教育方法等為病患講解耐多藥肺結核疾病病因、影響因素、具體治療計劃、各檢查配合方法和用藥后常見問題等,然后可將耐多藥肺結核相關健康知識總結制作成畫報或者知識手冊,讓病患能夠隨時閱讀學習,加深病患對耐多藥肺結核疾病的了解。然后為病患進行用藥指導,講解按時按量用藥的重要性,可提供藥物記錄本,指導病患將具體用藥方法記錄進去,并通過鬧鐘提醒或手機鈴聲提醒等方式確保按時按量用藥。(3)出院前健康教育。出院前護士應該指導病患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生活和作息習慣,為避免疾病反復發(fā)作,護士需再次強調(diào)按時用藥對于疾病康復的重要性,特別是痰菌轉陰、病情較為穩(wěn)定之后依舊要用藥一年到一年半,不能擅自停藥或者增減用藥量,避免影響治療效果。病患出院后一周兩次電話隨訪,及時了解病患的病情變化情況。
研究2組知識掌握情況和用藥依從性。其中病患知識掌握情況采取自制的問卷調(diào)查表來進行調(diào)查,調(diào)查內(nèi)容涉及病患治療知識、疾病知識、保健知識和護理知識知曉情況,總分高表示病患的知識掌握情況好。病患用藥依從性根據(jù)病患的日常用藥表現(xiàn)進行評估,病患按時按量用藥表示依從。需要提醒和心理疏導后才按時按量用藥表示部分依從。不配合用藥表示不依從。
本文對研究數(shù)據(jù)行SPSS20.0相關軟件統(tǒng)計處理,并用(±s)來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百分比來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x2檢驗。如果P<0.05,代表差異明顯。
普通干預組病患知識掌握情況評分為(79.5±2.4)分,健康教育組病患知識掌握情況評分為(90.2±2.6)分,健康教育組病患知識掌握情況優(yōu)于普通干預組,2組比較,P<0.05。
普通干預組病患用藥依從18例,部分依從12例,不依從10例,總依從率75%(30/40)。健康教育組病患用藥依從27例,部分依從10例,不依從3例,總依從率92.5%(37/40)。健康教育組病患用藥依從性高于普通干預組,2組比較,P<0.05。
健康教育屬于系統(tǒng)性、計劃性以及組織性健康教育活動,其和普通護理比較,更能夠提升病患對疾病的認識,提升其對疾病治療的重視和用藥依從性,讓病患養(yǎng)成健康生活方式,更有利于病患病情恢復。本文數(shù)據(jù)顯示,健康教育組病患知識掌握情況評分為(90.2±2.6)分,明顯高于普通干預組的(79.5±2.4)分,在用藥依從性方面,健康教育組病患用藥總依從率92.5%,明顯高于普通干預組的75%,可見,對耐多藥肺結核病患行健康教育,可提升其知識掌握情況和用藥依從性,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