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
當今時代,離婚已成平常事,據(jù)民政部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離婚率已經(jīng)連續(xù)十五年上升,有多達近十個省市的離婚率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最高的超過了百分之六十。
離婚本是兩個大人的事情,如果兩個人確實無法再生活在一起,自愿地選擇分開,別人無權(quán)指責和否定。但如果離婚雙方已經(jīng)有了孩子,那么離婚就不再那么簡單,也就不再單純是兩個人的事情。
這個不簡單、不單純指的就是孩子。
當然,隨著人們價值觀念的改變,我們不會再簡單粗暴地要求大人為了孩子而委曲求全地去維持一段無愛的婚姻。
但毋庸置疑,離婚一定會帶來一定的次生災害,而這次生災害傷害最大、最主要的對象往往是孩子。
離婚雙方總是最擅長把雙方的關系處理成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仇人關系,也總是最喜歡在離婚后把孩子變成自己的武器去傷害對方。具體表現(xiàn)就是,孩子判給了哪一方,哪一方就會企圖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同盟來對抗和傷害另一方。判給母親的,母親不讓父親見;判給父親的。父親不讓母親見。在母親面前。母親說父親不好;在父親面前。父親說母親不對。他們就想達到這樣的目的——看,孩子跟我是一伙的,不讓你見,氣死你;或者,孩子知道你不是個好東西,只會恨你不會愛你。
即便礙于法律的約束和孩子的強烈需求勉強同意對方的探視和陪伴,很多離婚男女也會在孩子見另一方的事情上設置障礙,使孩子不能開心、輕松、順利地去見另一方——或走的時候,這一方臉色不好;或來的時候,那一方不愿意放。
孩子只是去見見他(她)最親最愛最思念的媽媽或爸爸,回來后往往就像做了一件錯事甚至丑事、虧心事,在這邊父母面前灰溜溜的。這是不是天大的笑話?!
作為弱小的孩子,他(她)的內(nèi)心是渴望既有母親又有父親的,渴望雙親的呵護和愛,那樣孩子的內(nèi)心才有安全感,才會覺得擁有完整的父母之愛。
離婚家庭的孩子常常處在這樣的場景中——當同伴們同學們眉飛色舞談論自己的父母時,這類孩子不敢上前,不敢加入大家的話題。他們會默默地躲開、遠離、逃避。因為他(她)覺得自己的爸爸或媽媽是拿不出手的,因為那邊的爸爸或媽媽一次次一遍遍地說過這邊的媽媽或爸爸不是好東西。久而久之,這類孩子變得自卑、孤僻、膽怯、懦弱,或者相反,暴躁、暴力、攻擊。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很多離婚男女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都是為了自己的心理(報復心理)滿足。把孩子當成武器用來傷害對方。豈不知。作為武器的孩子。卻是被傷得最重的人。
離了婚。面對孩子問題。要首先明白。你愛不愛孩子的?你愿不愿意孩子受到負面影響?愿不愿意孩子變得自卑、孤僻甚至暴力?愿不愿意孩子在同伴面前抬不起頭?愿不愿意在其他孩子歡聲笑語時。你的孩子是離群索居、躲避逃避的那一個?
離了婚,要牢記凡事要有站在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考慮的前提,而不是單純地為一己之私,逞一時之快!讓孩子開開心心地走、高高興興地回。哪怕你是偽裝的,哪怕你是委屈的,只要你愛孩子,只要你希望孩子健康、正常地長大,你就一定要這么去想這么去做。而且,給孩子在父母之間自由來去的權(quán)利。絲毫不會影響你的個人利益和人生質(zhì)量,不會影響你新的家庭和新的生活,你只需要拋棄掉自私的報復心理即可。
有些人以為,把孩子更長久地控制在自己身邊,孩子就會跟自己最親。其實錯了,血緣之情無比強大無比堅韌。一旦孩子長大,他明白了你之前的所思所想所為,他會埋怨你、小看你、反感你,甚至鄙視你、怨恨你。當孩子長大。你再也無法控制,他可能開始疏離你、孤立你、遠離你、逃避你、嫌棄你。到那時,你將開始收割自己種下的惡果。
最最重要的是,你的私欲將會給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帶來無法估量的影響和扭曲,有的甚至伴隨孩子一生,到時將后悔莫及。
不否認不懷疑離了婚的人對孩子的愛,父母總希望孩子健康、正常地長大,并且擁有美好的人生。但是一定要懂得、記得,孩子健康長大,擁有美好未來,首先必須具備健康健全的心理和性格。然后一定要記得,孩子需要父和母兩份無私、正常的愛,才更可能成為一個心智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