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燕 李偉英 朱金彩
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yī)院,廣東珠海 518000
咽喉反流患者對患者機體、心理、生活質(zhì)量影響嚴重,此類患者治療過程,保持有良好心理狀態(tài)以及用藥、飲食和生活習慣,是治療效果的重要保障[1]。責任護士管理模式是一種較新型的護理模式,通過有效的護理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本文分析了責任護士管理模式對咽喉反流患者的效果,選擇2018年8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咽喉反流患者,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8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0例咽喉反流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男、女比例是18∶12;年齡22~60歲,平均(33.9±4.5)歲。對照組男、女比例是20∶10;年齡25~60歲,平均(35.7±5.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無治療等相關禁忌證;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精神類疾??;伴有器質(zhì)性嚴重損傷。
治療期間,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是告知治療與用藥,說明治療過程注意事項,針對治療手段予以準備,遵醫(yī)囑完成配合等。觀察組則落實責任護士管理模式,方法如下:(1)責任護士加強對患者的基礎護理,安排責任護士,積極接待入組患者,做好入院引導工作,將患者的診治情況以其能夠接受的內(nèi)容敘述,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及時了解患者的不適,定時問詢患者的反饋,幫助患者高效預防并發(fā)癥。(2)責任護士幫助患者完成胃酸pH監(jiān)測,對患者進行胃酸pH監(jiān)測是明確病情的有效方法,本組患者均利用DX-pH監(jiān)測系統(tǒng),在操作前向患者解釋清除,告知監(jiān)測的意義,說明如何配合,合理調(diào)節(jié)儀器參數(shù)。將電極準確置入,固定妥當,在監(jiān)測期間提醒患者睡眠、飲食均可正常,但不能洗澡。指導患者如何處于正確體位,以獲得準確的監(jiān)測數(shù)值[2]。(3)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全程健康教育,治療前對患者進行全面的入院指導,治療開始后為患者灌輸咽喉反流疾病知識,指出疾病治療重點和注意事項,示范自我護理技巧;定期開展講座,為患者普及一些疾病相關的預防知識、癥狀處理技巧,為患者全面講解疾病的基本概念,利用多媒體形式列出疾病主要體征、癥狀,指出疾病的危險性和進展過程,引導患者知曉疾病風險因素,明確積極配合治療的必要性。(4)責任護士執(zhí)行對患者的用藥管理,患者治療過程往往需要不同藥物,如嗎丁啉、奧美拉唑等,根據(jù)患者個體化用藥情況為其講解藥物的藥理作用,講明用藥后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告知怎樣處理,教會患者怎樣正確用藥,比如質(zhì)子泵抑制類用藥需要餐前空腹服用,且療程要保持在3個月以上。關注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強調(diào)規(guī)律用藥的意義,若患者依從性不佳,在院時為其按時、按劑量送服藥物,而出院后則與家屬溝通,加強用藥觀察,按時提醒患者用藥。若患者存在相對嚴重的咽喉不適,可給予潤喉類藥物,但需注意對用藥劑量進行合理控制。(5)責任護士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患者受到疾病癥狀和病情反復的影響,較容易產(chǎn)生情緒變化,也會造成癥狀加重、依從性下降。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的心理狀況予以足夠的重視,及時評估患者情緒的變化,知曉影響其心理狀態(tài)的原因,予以針對性的疏導和干預。將治療情況如實告知,講述積極治療效果,幫助其緩解焦慮情緒;鼓勵患者合理宣泄情緒,尊重患者的表達,引導其認清不良情緒的消極影響,促進患者抑郁狀況減輕??紤]患者的心情,從細節(jié)上表達出對患者的重視,在患者有不適反應時及時予以安撫,并和家屬相互配合,通過家庭的溫暖,讓患者樹立更加積極的自信心。(6)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飲食管理,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和食物喜好,為患者制定科學飲食方案,幫助患者選擇容易消化、維生素高、清淡的食物并制作成食物表格,指導患者不要食用能對咽喉黏膜造成刺激的食物,如大蒜、洋蔥、菠蘿、獼猴桃等,不要食用能使食道括約肌造成不良影響的食物,如薄荷糖、巧克力、咖啡等,囑咐患者不要飲酒、吸煙,不要進食過飽,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囑咐患者進食后不要立即平臥,尤其在夜間入睡前3h不要進食。教會患者如何正確烹飪食材,盡量對食物進行燉、煮處理,減少煎、炸食物。(7)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生活行為管理,指導患者規(guī)律作息時間,保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指導其對體重進行控制,囑咐其不要在飯后2h內(nèi)唱歌、鍛煉,在睡眠時若有條件,可適當將床頭抬高。囑咐患者不要勞累過度,尤其不要有過重的工作壓力,避免精神緊張。教會其怎樣減少升高腹壓風險,比如預防便秘、避免衣物過緊、減少搬重物、不要飯后彎腰等。囑咐患者日常不要長時間平躺或久坐不動,鼓勵患者于餐后2h后適當鍛煉。提醒患者不要高聲喊話不要突然轉(zhuǎn)身。教會患者怎樣正確清嗓,進行科學的發(fā)音與護嗓鍛煉。
在接受護理后,幫助患者進行嗆咳癥狀、聲音嘶啞癥狀評分,每項10分,患者獲得評分越低代表癥狀越輕。
利用QOL量表[2]對患者治療期間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估,患者獲得分值更高表明有更佳的生活質(zhì)量。評估患者治療期間各方面的依從性,包括遵醫(yī)囑用藥、合理飲食、良好行為等。
干預前后兩組癥狀、體征評價標準參照RSI、RFS量表[3]。
采用SPSS24.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接受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嗆咳癥狀、聲音嘶啞癥狀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及嗆咳癥狀、聲音嘶啞癥狀評分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及嗆咳癥狀、聲音嘶啞癥狀評分比較
組別 n 生活質(zhì)量 嗆咳癥狀 聲音嘶啞癥狀觀察組 30 93.67±3.62 2.31±0.76 2.13±0.58對照組 30 79.58±6.21 6.58±1.65 6.88±2.04 t 11.092 3.284 3.485 P<0.05 <0.05 <0.05
對比患者用藥、飲食、生活行為等方面依從性評分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方面依從性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各方面依從性比較
組別 n 用藥 飲食 生活行為觀察組 30 94.16±5.25 93.78±5.42 93.10±4.94對照組 30 80.34±3.18 82.38±4.78 81.86±6.93 t 7.895 7.116 7.098 P<0.05 <0.05 <0.05
兩組護理干預前RSI、RFS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積極治療后,RSI、RFS指標均不同程度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兩組癥狀、體征評價比較
表3 干預前后兩組癥狀、體征評價比較
組別 n RSI RFS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30 17.18±3.09 5.39±1.71 9.12±2.54 3.31±1.95對照組 30 16.95±3.26 8.91±2.04 9.07±2.68 4.25±1.92 t 0.925 3.781 0.682 2.996 P>0.05 <0.05 >0.05 <0.05
咽喉反流疾病屬耳鼻喉科臨床常見癥,主要指患者胃內(nèi)容物因多種因素影響向食管上括約肌之上的部位反流,并引發(fā)一系列體征與不適癥狀,是一系列相關疾病的總稱[4-5]。這類疾病常見癥狀表現(xiàn)包括喉痙攣、呼吸困難、慢性咳嗽、持續(xù)清嗓、咽喉不適及疼痛、聲音嘶啞等,有患者會伴有聲帶水腫、充血或聲帶局部黏膜肥厚、增生,病情嚴重的患者還可能發(fā)生喉室消失、肉芽腫等[6-7]?,F(xiàn)階段臨床認為常見的與咽喉反流關系密切的疾病包括有哮喘、鼻竇炎、慢性咳嗽、慢性喉炎、慢性咽炎、聲帶白斑等。也認為咽喉反流屬于耳鼻喉相關多種疾病重要誘發(fā)原因[8-9]。
針對此類患者,以綜合治療為主,除幫助患者合理選擇用藥,還需重視其用藥依從性,幫助其遵醫(yī)囑按時、按劑量正確用藥,并配合理飲食、科學用聲、良好行為習慣,以保障最佳的治療效果[10]。由此可見,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積極的治療效果呈正相關性,從護理工作著手,提高患者的配合度積極性,保持患者有良好習慣和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1]。但常規(guī)的護理工作用于此類患者效果多不理想,體現(xiàn)在缺乏針對性護理手段、細節(jié)上的疏漏、參與工作人員疏于責任心等[12-13]。護理服務是醫(yī)院整體工作的核心部分,護理人員責任意識、綜合素質(zhì)體現(xiàn)著護理工作的質(zhì)量,新形勢下的護理服務,需要更加凸顯人性化與人文關懷[12-13]。責任護士管理模式屬于一種全新的施護理念,也是更區(qū)域全面、高效的護理模式,能夠?qū)ψo理人員資源、職責進行合理分配,明確護理人員的任務、責任,保障最高效的工作效率[14]。本研究結果經(jīng)積極治療后,RSI、RFS指標均不同程度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將責任護士管理模式落實于觀察組,對患者實施責任護士責任制管理,完善護理流程、制度,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zhì),促進患者獲得持續(xù)性、全程護理,在護理工作開展時進行準確評估,加強基礎護理,對患者進行用藥、飲食、生活行為方面管理,予以持續(xù)性健康教育和個體化心理護理[15-16]。對患者的癥狀改善起到積極的意義。同時對比接受護理后生活質(zhì)量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嗆咳癥狀、聲音嘶啞癥狀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更低;對比患者用藥、飲食、生活行為等方面依從性評分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觀察組施護模式的高效率和有效率。
綜上所述,咽喉反流患者接受責任護士管理模式,能夠提高患者各個方面的依從性,保障治療效果,同時能夠提高患者癥狀控制效率,提升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