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高 燕
(深圳市龍華區(qū)中心醫(yī)院 深圳 518110)
高血壓是一種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的以血壓升高為主要臨床特征的慢性病,患者常會伴有脂肪和糖代謝紊亂以及心、腦、腎與視網(wǎng)膜等器官的功能性或者器質(zhì)性改變[1]。該疾病具有發(fā)病率和致殘率高、服藥率低以及不規(guī)律服藥等特點,對老年人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脅[2]。此外,由于大部分老年人自我控制力下降容易產(chǎn)生不良情緒,容易影響血壓的控制。因此,臨床上對老年人高血壓患者不僅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還要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3]。常規(guī)的以提供建議為主的健康教育模式對患者的行為改變方面效果不大,而動機性訪談干預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研究者通過指導患者發(fā)現(xiàn)并克服其矛盾心理從而發(fā)生行為改變[4]。本研究將動機性訪談干預配合常規(guī)健康教育模式對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情況,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1月社區(qū)1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實驗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65.82±5.37)歲;病程小于5年10例,5~10年的34例,大于10年的6例。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66.93±6.25)歲;病程小于5年12例,5~10年的30例,大于10年的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病程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1)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2)年齡60~80歲;(3)病情較穩(wěn)定且意識清楚,無認知障礙;(4)患者與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高血壓伴有其他嚴重急慢性疾?。?2)老年癡呆或者有肢體活動障礙。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干預3個月,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健康教育模式:(1)制定高血壓健康教育手冊,內(nèi)容包括有關高血壓的預防、治療、預后以及一些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建議等知識;(2社區(qū)集中進行有關知識授課,指導老年患者如何正確服用降壓藥物并注意檢測自己的血壓情況,解答患者的有關問題;(3)每周進行電話隨訪,每月面訪一次對患者進行咨詢互動等。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動機性訪談干預:(1)選擇接受過動機性訪談培訓的人員,根據(jù)患者各自的情況制定具體的干預方案;(2)每一周對患者進行訪談干預一次,每次半小時。訪談的內(nèi)容主要是了解患者在飲食、用藥和運動等方面目前存在什么問題,幫助患者找出問題存在原因并給出解決方法;(3)訪談者要與患者建立起一種相互信任的關系,理解患者的病情并通過一種引導式的交流,讓患者能夠認識到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對血壓的影響,從而增強其改變不良行為的意識;(4)訪談者要針對患者病情的不同階段提供個性化的行為改變計劃,并指導患者實施。要根據(jù)階段性評估和患者的效果反應來不斷修正計劃;(5)在整個訪談過程中可以采用開放式的提問方式,找出患者期望達成的健康目標和目前存在的不健康行為兩者之間的矛盾關系,從而激發(fā)患者改變目前錯誤的行為方式。
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評分均有所提高,且實驗組患者自我效能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組別自我效能總分合理飲食按時服藥適量運動心理調(diào)節(jié)對照組干預前27.65±2.456.31±0.927.64±0.876.46±1.055.32±1.32干預后30.45±2.36a7.36±0.81a7.97±0.86a7.69±1.19a6.79±1.05a實驗組干預前27.32±2.856.26±0.887.57±0.986.21±1.035.21±1.18干預后33.45±2.72b8.01±0.78b9.15±0.89b8.39±1.13b7.60±1.07b
注:a與干預前比較,P<0.05;b與對照組比較,P<0.05。
近年來,高血壓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疾病,通過健康的教育方式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越來越被接受,特別是針對自我抵抗能力和控制力有所下降的老年患者[5]。自我效能是對自身能力的判斷和評估,指患者能否抵擋住自身和外在因素而成功采取健康的行為并且取得了有效的結果。自我效能評分越高,表明患者更加有能力采取健康的行為方式,即自我管理能力越強[6]。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3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自我效能評分均比干預前有所提高(P<0.05),干預后實驗組患者自我效能總分為(33.45±2.7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0.45±2.36),且實驗組的各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這表明常規(guī)的健康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是效果不明顯。而動機性訪談干預配合常規(guī)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中效果則更加顯著。動機性訪談干預主要以患者為中心,通過改變患者的心理矛盾和動機來改變其行為習慣,引導患者克服心理障礙從而采納健康行為,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
綜上所述,常規(guī)健康教育模式與動機性訪談干預都能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自我效能評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且動機性訪談干預配合常規(guī)健康教育模式效果更加顯著,對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和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