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30年陰歷3月22日(公歷4月20日)出生于原綏遠省興和縣(現(xiàn)內蒙古興和縣), 1936年為躲避戰(zhàn)亂隨家人移居原綏遠省省會歸綏市(現(xiàn)內蒙古呼和浩特市)。1937年8月日本侵華占領歸綏市,在日本統(tǒng)治者的鐵蹄下我讀到小學6年級。為了躲避日本人一天比一天厲害的血腥統(tǒng)治,我又隨家人于1942年冬投奔在當時北平工作的姑母,當時北平的日本統(tǒng)治者對中國人的鎮(zhèn)壓比歸綏市(當時日本人叫厚和市)要略有松動。這樣,全家就在北平落戶了。
1943年春我就讀于北京阜成門內大水車小學,暑假后入志成中學,翌年又重新考入北平市立三中。1947年又考入當時的河北高中(河北省立北平高中)。當時河北高中集中了一批優(yōu)秀的中學教師,我受到了良好的基礎教育,因此在1950年順利考入北京大學化學系。在沙灘的老北京大學學習了兩年,受到許多有名化學家(如曾昭倫、邢其毅、唐敖慶先生等)的教誨。1952年全國大學院系調整,老北京大學的化學系和清華大學及燕京大學的化學系整合成立了新的北京大學化學系。在這里我又得到黃子卿、唐有祺、張滂、徐光憲等先輩們的口傳身教,為以后的工作和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53年從北大畢業(yè)后,和同班同學(愛人)楊家玉一起被分配到北京工業(yè)學院化工系工作,起初到分析教研組,半年后工作需要,調到當時的火藥教研組工作。因為1954年蘇聯(lián)專家來了,要開設火藥方面的實驗,主要讓我籌備火藥分析方面的實驗課。于是在1954年暑假到沈陽的一個有關研究所學習了一個多月,1954年暑假后在北京工業(yè)學院開設了火藥分析的教學實驗,從此我就在火炸藥分析領域摸爬滾打了40多年。在那個年代領導讓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沒有二話,所以讓講課就講課,要讓下廠帶實習就和同學同吃同住同實習。因為我沒有學過火藥工藝,實際還不如同學有火藥工藝方面的知識呢。
在后來幾年教學工作的間隙,我自己進行了一些科學研究。1956年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所得到周同惠先生的輔導和幫助,并在那里做了半年的極譜分析試驗。在極譜分析和色譜分析方面得到周先生的指導,逐步走入科學研究的領域。
1958年帶領學生初步進行了吸附柱氣相色譜的探索。吸附色譜從制備硅膠開始,氣相色譜從制作熱導池開始,當時檢測器是使用懸鏡檢流計,一個點一個點地記錄。由于當時的條件所限,這樣的研究沒有再進行下去。從1960年開始被卷入當時絡合滴定方法研究的熱潮,借助當時國內出現(xiàn)了許多可以使用的絡合滴定指示劑,把絡合滴定這種簡單快速的分析方法引入推進劑中催化劑的分析中。經過三年的研究,開發(fā)出一系列測定推進劑中各種金屬化合物催化劑的分析方法,代替原有的重量法,后來全都轉化為標準方法被工廠采用。
1966年開始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在干校勞動的間隙,系統(tǒng)地閱讀并翻譯了兩本氣相色譜啟蒙書,進入了后半生一直和色譜打交道的時代。在1975年到1976年,和其他老師一起到工廠辦了兩期色譜培訓班,我主講氣相色譜課程,并開始進行氣相色譜固定相選擇方面的研究。從1977年起,又在北京分析儀器廠所舉辦的氣相色譜儀培訓班上講授氣相色譜原理有三年之久。同時也在學校里開始了正常的教學和氣相色譜的科研。1980年開始進行液晶做毛細管氣相色譜柱固定相的研究,1982年開始有碩士研究生進入實驗室,使液晶做毛細管氣相色譜固定相的研究有很大的進展,參加了當年在南京舉行的中國化學會年會。
1985年在國內率先進行了高分子液晶做氣相色譜柱固定相的研究,并于1986年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這對我們的研究起到了極大的鼓舞和推動作用。此后的15年里完成了6項自然科學基金的面上和重點基金項目(1.液晶作氣相和液相色譜固定液的研究,2.高分子液晶作氣相色譜固定液的研究,3.高分子冠醚作氣相色譜固定液的研究,4.色譜特殊固定相研究,5.用超分子化學理論研究色譜固定相,6.有協(xié)同效應色譜分離介質的合成及應用研究)。
在進行氣相色譜柱固定相研究的同時,開展了裂解氣相色譜在含能材料中的應用研究,也進行了多項火炸藥分析的研究項目。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又同實驗室其他老師一起,開展了毛細管電泳的研究。在這些研究中如果說取得了一些成就,主力軍是幾十名研究生。47年來,培養(yǎng)出碩士生30名,博士生16名,是他們的智慧和努力鑄就了這些成績,我要真摯地感謝他們多年來和我一起工作,使我的生活充滿生機和快樂。
我于1998年退休,2000年送走最后一個博士生,完成了歷史任務,進入了頤養(yǎng)天年時期。1998年受化工出版社之托,主編(汪正范教授和劉虎威教授為副主編)了《色譜技術叢書》。這套書全面介紹當代色譜技術,“簡明扼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新穎實用”。為聯(lián)系方便,主要約請在京的專家編寫。1999年到2001年三年間叢書共出版13個分冊,并獲得當時惠普公司(現(xiàn)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的贊助。該叢書出版后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大部分分冊的印數(shù)都超過了10000冊,并獲得第7屆石油和化學工業(yè)協(xié)會優(yōu)秀科技圖書一等獎。2003年8月成立了第二版編委會,決定對第一版13個分冊進行全面修訂,增加應用技術等方面的內容(共10個分冊),以構成23個分冊內容完整的叢書體系。2016年開始又著手叢書第三版的編輯工作,目前進展基本順利。
退休以后我還參加了科技部組織的“科學儀器研制與開發(fā)”項目的“十五”和“十一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的跟蹤專家組,進行了多次檢查和驗收工作。在伴隨退休而來的生活閑散時間里,閱讀了大量色譜文獻,為儀器信息網站寫了一些和色譜有關的講座,也為一些期刊撰寫了多篇綜述文章,還為社會上做了一些氣相色譜的講座。總之這些學術活動豐富了我的退休生活,使生活更具活力,變得充實而豐富多彩。
最后,衷心感謝幾十年來陪伴我的家人,感謝給我?guī)椭椭С值纳V界同仁,感謝色譜編輯部為我的90歲生日組織這期專刊,感謝所有文章的作者。祝大家工作順利,事業(yè)有成,祝中國的色譜事業(yè)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