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向華,是一名繪本文稿的創(chuàng)作者,也是教繪本創(chuàng)作的老師,還是一個給孩子講繪本故事的大人,所以我是一個“繪本人”。我是在2008年加入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繪本創(chuàng)作工作室的,在那之前,我是一名動畫片的編劇。
創(chuàng)作繪本一點兒也不容易。你想,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把大人對孩子、對世界、對生命的理解放進去,這本身就很不容易。而且不是寫一些感言,而是編寫一個簡簡單單的故事,然后講給孩子聽。這件事做起來特別難。
中國繪本的發(fā)展是從引進西方經(jīng)典繪本開始的。最早引進的繪本,包括早期家長接受的繪本,都是從“有用”的繪本開始的,也就是說,一開始我們強調(diào)繪本的功能性。
但是在我們把這些所謂有用的繪本、有功能性的繪本都引進了之后,我們才發(fā)現(xiàn),世界上怎么還有那么多的繪本特別有名、發(fā)行量很大,而且暢銷了很多年,它們被公認是好書。
在有用的繪本之后,我們逐漸認識到繪本的“無用”之用。
《野獸出沒的地方》是美國繪本大師莫里斯·桑達克的作品,出版于1963年。當(dāng)年,這本書就獲得了美國《紐約時報》的最佳圖畫書獎;1964年,獲得凱迪克獎金獎。
男孩麥克斯穿上狼的外套在家里折騰得沒完沒了,媽媽很生氣,說:“麥克斯,你這個野獸!”麥克斯說:“我要吃了你。”于是,媽媽生氣了,不許他吃飯,讓他回到自己的房間反省去。
當(dāng)天晚上,麥克斯的房間里長出了一片森林。
這本繪本一開始的畫框小小的,畫框周圍有很大的留白。怎么理解呢?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畫框里的世界是麥克斯的世界,空白是現(xiàn)實世界,麥克斯小小的世界在現(xiàn)實世界中是被壓迫著的、被禁錮的,所以他的精神狀態(tài)并不是很好。
你一頁一頁地往后翻,就會發(fā)現(xiàn)麥克斯的世界在逐漸擴大。麥克斯房間里的森林不停地長,一直長到了天花板,布滿了墻壁。
麥克斯在自己的世界里恣意張揚,很開心。后來他揚帆遠行,去了很多地方,最后到了一個有野獸出沒的地方。
野獸很可怕,露出嚇人的牙齒,發(fā)出可怕的吼聲。但是麥克斯不怕它們,因為這是他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麥克斯說:“定。”野獸們就被定住、被制服了。野獸們很崇拜麥克斯,于是請他當(dāng)它們的國王。
國王麥克斯發(fā)出了第一道命令:“我們開始折騰吧!”
他們就這么折騰了整整3頁。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頁面上沒有一點兒空白了。這說明什么?麥克斯的內(nèi)心世界得到了釋放,他想:這里就是我的地盤,我太開心了!我太爽了!
但是,野獸也是會累的。麥克斯覺得孤單,空氣中飄來熟悉的飯菜香味,麥克斯想家了。他要走了,可是野獸們對他說:“不,不要走,我們愛你,我們要吃了你?!?/p>
這句臺詞聽起來耳熟吧?麥克斯對媽媽說過同樣的話。
麥克斯回家了。你看,他離開家時是從右往左走,回家時是從左往右走,很有意味。
他回到了自己出發(fā)時的那個夜晚,回到了自己的房間。此時,這個孩子的表情很愜意、很舒服,因為他的心情舒暢了。而他的媽媽已經(jīng)把飯菜擺在桌上了,飯還熱著呢。
繪本的最后一頁沒有圖。我們可以理解為麥克斯小小的世界跟現(xiàn)實世界融合了。他不擰巴了。
這是世界上第一本講兒童負面情緒的繪本。我們現(xiàn)在看,覺得這些野獸好“呆萌”啊、真好玩啊。但一開始它們嚇到了大人:天哪,我的孩子的內(nèi)心怎么是一堆野獸?孩子不是天使嗎?孩子怎么會有負面情緒呢?
孩子當(dāng)然是有負面情緒的,而且這種負面情緒會自我生發(fā)、發(fā)展壯大,變得很強,而且還會自我消解。大人該做什么呢?大人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陪伴孩子,而不是一味地阻攔或責(zé)備。
該繪本的作者莫里斯·桑達克,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區(qū),是猶太裔,所以我們可以想象他當(dāng)時所生活的環(huán)境。爸爸媽媽不許他出去玩,因為外面太亂了。小桑達克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就坐在二樓的窗臺上,看著樓下的孩子玩。他早期的繪本,很多是以這種微微俯視的視角創(chuàng)作的,這是他童年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視角。
作者有一個孤獨的童年,他在孤獨的童年里慢慢地建設(shè)出一個豐饒的內(nèi)心世界。大人應(yīng)該通過繪本認識和了解孩子身上的兒童性,同時應(yīng)該在給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了解自己身上殘留的兒童性。誰沒當(dāng)過孩子?誰的心里沒有一個野獸出沒的地方?
每個讀者都能從好的繪本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部分。我問過很多繪本大師:“您是為誰創(chuàng)作的?”他們都說:“為自己?!?/p>
所以,好的繪本不是給大人創(chuàng)作的,也不是給孩子創(chuàng)作的,而是給作者自己創(chuàng)作的。
繪本的類型多種多樣,對同一本繪本,大家的理解也是多種多樣的。孩子喜歡什么樣的繪本呢?孩子喜歡有趣的。
有趣就是好玩,繪本要做到好玩特別難。因為繪本都是大人創(chuàng)作的,大人已經(jīng)不好玩了。有的大人雖然好玩,但是大人的好玩和孩子的好玩不一樣。
再舉一個例子,《和甘伯伯去游河》,我們通過這本繪本來看看對同一本繪本大家有不同的認識。
這是英國繪本大師約翰·伯寧罕1970年創(chuàng)作的作品。
甘伯伯是一個住在英國鄉(xiāng)間的紳士,他的門前有一條河,一天,他撐著船去游河。
遇到小孩子,孩子們說:“甘伯伯,帶我們一起去,好不好?”甘伯伯說:“好哇,但是你們不能吵鬧?!焙⒆觽兩狭舜?。
兔子說:“甘伯伯,我也去,行不行?”甘伯伯說:“行是行,但是你不能蹦蹦跳跳?!蓖米由狭舜?/p>
貓說:“我也想坐船?!备什f:“可以,但是你不能追兔子。”
狗說:“我也要坐船?!备什f:“可以,但是你不能招惹貓?!?/p>
后面還有,豬來了,綿羊來了,雞來了,牛來了,山羊來了。甘伯伯的小船上坐滿了小朋友和小動物。
一開始,大家都很安靜??墒菦]過多久,山羊亂踢,牛踩東西,雞扇翅膀,綿羊“咩咩”叫,豬來回晃,狗招惹了貓,貓追兔子,兔子亂蹦亂跳,小孩大吵大鬧——船翻了。
我估計甘伯伯心里早就有底了,因為河水不深,所以大家一起游到岸上去曬干身體。
船沒了,怎么辦?甘伯伯說:“那就到我家去,我請大家喝茶吧。”于是,大家一起穿過美麗的花田來到甘伯伯家,喝了一次英式下午茶,一直喝到晚上。大家要回家了,甘伯伯說:“再見!下次還一起游河??!”
就是一個這么簡單的故事。我在小學(xué)課堂上講完后,班主任老師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遵守紀律?!奔s翰·伯寧罕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嬉皮士,到處游走。他畢業(yè)于英國夏山學(xué)校,一生追求自由、追求自然。這樣一個人怎么會去寫一本講紀律的書呢?
我們一般不愿去解讀繪本,只是讓孩子看,在不同的年齡看會有不同的理解,不要用一個標(biāo)準答案去限定它。
甘伯伯要求,雞不能飛、狗不能跳、孩子不能大吵大鬧,這是大人的訴求。雞就是要飛,狗就是要跳,孩子就是要大吵大鬧,這是天性。當(dāng)大人的訴求遇到兒童的天性,而且碰撞了、矛盾了、翻船了,這時候怎么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但甘伯伯說:“到我家喝茶去吧?!彼赃@本書其實講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包容。
我們通過這兩個例子,發(fā)現(xiàn)西方繪本的發(fā)展史,其實就是一個現(xiàn)代兒童觀建立的過程。
那么問題來了,中國孩子看的是什么樣的原創(chuàng)作品?我們有屬于自己的故事嗎?我們的故事有什么樣的呢?我們的兒童觀建立得怎么樣?
其實中國的傳統(tǒng)故事非常多,但是這些故事不是寫給兒童的。我們現(xiàn)在要給中國的孩子創(chuàng)作中國的故事,還是需要做收集、整理、改編的工作。那么怎么改?要用一種怎樣的指導(dǎo)思想?那就是現(xiàn)代兒童觀。
舉一個改編繪本的例子,這是一個哈尼族的故事——《火童》。原來的故事講的是魔王從地下跳出來搶走了哈尼人的火,所以少年明扎打算殺死魔王,搶回火種。但魔王很強大,必然要和明扎拼命。這是一個很典型的你死我活、充滿仇恨的故事。
我在改編的時候,第一句寫的是:“很久以前,天神收走了哈尼人的火?!蔽疫€不知道后面的故事該怎么改,但是寫下第一句話時我就想好了:至少明扎也像普羅米修斯,他可以去天上為人間盜火。
我更關(guān)心的是明扎一路的所觀所感,他要去看、去體驗我們對森林做了什么,我們對水源做了什么,我們對動物做了什么,我們對大自然做了什么。最后明扎奉獻了自己,把自己變成火種后又回到人間,然后教人們怎么正確地利用火善待自然。
我在做動畫片編劇的時候就知道,在一部電影里,人物必須成長。成長才是命運,命運會帶著觀眾往前走。一本繪本32頁,薄薄的,但它一定要承載主人公的命運。命運不是旗幟鮮明地斗爭,命運是逐漸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使命。
直接這么說這個道理好像令人費解,但編成一個故事就會很淺顯、很好懂,相信孩子們都能讀懂的。
以前經(jīng)常有人問我,繪本到底是什么。從本質(zhì)上講,繪本其實就是故事。世界上有那么一群大人,他們經(jīng)歷了很多,他們也懂得很多道理,但是他們不想講自己的經(jīng)歷,也不想講道理,他們就想簡簡單單地給孩子講一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