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莉
小學六年級的班級管理工作是班級工作中的重點,這個時期的學生即將面臨他們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試,因此,在這個時期給學生提供一個舒適安穩(wěn)的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是我們在這個時期應該去研究探討的重點。而人本主義的理念,能夠很好地促進班級氛圍的融洽和學生對于集體的感情,從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情況影響學生的學習。
一.以學生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班級感情
在當今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一直注重的是整個班級的管理和諧,認為整個班級不管運用什么樣的方式,只要看起來和諧安穩(wěn)就可以了。所以,我們經常使用高壓的班級管理方式,嚴肅的懲戒制度來達到我們班級管理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班級整體看起來可能井井有條,但是具體到學生,可能會因為高壓而對班級沒有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使他們對于班級感情比較淡薄,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我們要充分把握人本主義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真真切切地體驗到集體帶來的溫暖。
例如:我們在進行班規(guī)制定的時候,不要沿用一些老套的,刻板的班規(guī)制度,而是充分發(fā)揚民主氛圍,讓學生根據固定的班規(guī)制度,自己對班規(guī)進行一些修改,使學生參與到班級建設中來。比如:“不準帶零食到?!边@一條班規(guī),這是為了學生的營養(yǎng)和身體考慮,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如果遇到學生沒來得及吃早飯情況,那么,這條班規(guī)就顯得有點不近人情,所以經過學生的討論,將班規(guī)改成了:“無特殊情況不得帶零食到校,上課期間不得吃零食?!蓖ㄟ^這樣的變通,讓學生體會到集體的溫暖和人情味,那么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班級感情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二.放手班級活動,提高學生活動參與性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班級和學校會經常舉辦一些活動,比如校運動會,詩歌朗誦大賽等。以往這些活動的參與都是班主任指定學生參與,學生被迫參加,這就導致了原本是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考慮的活動,到最后變成了老師和學生厭煩的形式主義,沒有達到活動的舉辦目的的同時,還不利于班級氛圍的培養(yǎng)。所以,我們要掌握人本主義理念的實質,將舉辦和參與班級活動的權限完全下放到學生的手中,我們負責活動問題的解決和從旁指導,以此來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和領導能力,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同時增進學生的感情,使學生對班級有歸屬感。
例如:在進行“校運動會”這一活動時,我們完全可以將參賽人員的組織、訓練交到班委會手中,由他們去挑選參賽者,并做好溝通,我們負責對于訓練需要的器材進行準備,對于訓練強度進行輔助指導,并用適當的管理手段來提高未參賽學生的參與感。比如:我們可以組織班級啦啦隊,后勤部隊,學生陪練等輔助比賽隊伍,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提高學生活動的參與感和自主性,達到舉辦活動的目的,同時提高班級凝聚力。
三.完善考評制度,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在我們進行班級學生考評時,我們主要參考的評價標準是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考評制度是非常片面的,并且對于學生是非常不公平的,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需要完善考評制度,主要參考學生全方位的特點,給予學生中肯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要善于發(fā)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習方面不太突出的學生,要從其他方面給予學生全面的評價,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同時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班級評價中,有的學生可能學習成績較好,但是個人交際表達能力比較差,不利于學生發(fā)展,那么我們在進行評價時,不能因為成績這一個閃光點就忽略學生這些缺點,要在評價中指出。同時,我們也不能因為學生學習不好而不重視學生其他方面取得的成就,比如有的同學交際溝通能力很好,有的同學的管理領導能力較強,有的同學為人處世比較全面,等等。所以,我們在進行考評時,要在肯定學生這些能力的同時,適當提點學生注意學習成績的提高。通過這樣的考評制度,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的閃光點,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同時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進,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自己的未來打好基礎。
在新時代的新思維模式下,班級管理的工作模式也發(fā)生著很大的變化,我們作為班級管理者,要順應大時代的潮流,提高自身素質,努力學習新興的班級管理模式,對自身和班級工作負責,使學生能夠在一個健康舒適的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次旦歐珠.論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人本主義的體現[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388-388.
[2]李郝,高銳.人本思想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中國教師,2016(S2).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jié)市黔西縣第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