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崢
內(nèi)容摘要:魯迅《一件小事》文體問題的模糊性拓展了該文本的闡釋空間,體現(xiàn)出其內(nèi)涵的豐富性?!兑患∈隆吩跀⑹稣Z言上具有簡潔、精煉、真實的特點,生動地呈現(xiàn)出魯迅以側(cè)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人物性格,用短小篇幅揭示人物靈魂的文字功底,與此同時,《一件小事》的敘述語言也展現(xiàn)了其作為敘述文本的特質(zhì),肯定了其作為小說的價值。
關(guān)鍵詞:魯迅 《一件小事》 敘述語言
一.《一件小事》的文體爭議
《一件小事》是魯迅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吶喊》中的第五篇,自發(fā)表以來便備受爭議,爭論的焦點之一便是《一件小事》的文體問題。許多學(xué)者認為魯迅將其歸入小說集是極為荒唐的做法,他們都以“小說”的必備要素為據(jù),認為《一件小事》全無小說之特質(zhì),如成仿吾說其是“拙劣的隨筆”,李長之認為其“嗎也不是”,張中行甚至直接表明這是“濫竽充數(shù)的小說”,就連冰心在談到《一件小事》的時候都將其看作是散文。雖然諸多學(xué)者否定了《一件小事》作為小說的價值,但是《一件小事》的文體問題并不能影響其在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地位,更不能抹殺其在中國現(xiàn)代小說發(fā)展史上的價值,魯迅將其歸入個人的第一部小說集中必然有其理由,我們不能因為文體的模糊性就忽略甚至曲解這個文本,同時我們也要避免用單一的眼光來解讀這個作品。
趙毅衡先生曾在《廣義敘述學(xué)》中對“敘述文本”做了一個底線定義:“某個敘述主體把人物和事件放進一個符號組成的文本,讓接受主體能夠把這些有人物參與的事件理解成有內(nèi)在時間和意義向度的文本”?!兑患∈隆窋⑹隽巳蝗宋镏g的小事。時間:在北風(fēng)刮得正猛的冬天,一早(晨)。地點:通往S門的潔白大道。人物:乘車的“我”、人力車夫、老女人。事件:“車禍”,一位老女人跌倒在車旁。事件高潮:人力車夫毫不猶豫的將老女人扶起并向巡警分駐所走去。事件結(jié)尾:巡警出來讓“我”換乘,“我”因羞愧、同情或敬重等復(fù)雜之情從外套抓出一大把銅元請巡警交給車夫。事件余續(xù):多年以后,這件小事依然給“我”“教訓(xùn)”,并且增長著“我”的勇氣和希望。由此可見《一件小事》這個文本再現(xiàn)了卷入人物的事件(“車禍”,老女人、人力車夫、“我”),并且可被理解為具有意義和時間向度(這件小事對敘述者“我”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在多年以后仍然能教育著“我”),所以筆者認為該文本符合敘述文本的特質(zhì),因此本文將從敘述語言這一角度來重審魯迅的《一件小事》,找尋《一件小事》作為敘述文本所獨有的魅力,以進一步探尋魯迅語言文字的風(fēng)格。
二.《一件小事》的敘述語言
所謂小說的敘述語言,指的是除人物對話之外的文字。在一部小說文本中,除了人物對話更多的是敘述者的語言,小說情節(jié)的展開和整個結(jié)構(gòu)主要是通過敘述語言來體現(xiàn),人物的對話并非不重要,但人物的對話較之敘述語言終究要單純得多,敘述語言涉及的方面之多,難以盡言。因此,這種語言很值得研究?!兑患∈隆分腥宋飳υ挼奈淖种挥小皼]有什么的。走你的罷!”“你怎么啦?”“我摔壞了”“你自己雇車罷,他不能拉你了”“請你給他……”這33個字,其他文字全是敘述語言,這篇小說的敘述語言看似平淡無奇,其中卻包含了許多巧妙之處,值得細細品味。
這篇小說的敘述者是第一人稱“我”,這就利于成為受讀者信任的敘述語言。文本由17個段落組成,前兩段完全是敘述者“我”的自白,在第1段中敘述者首先告訴讀者自己從鄉(xiāng)下到城市生活已經(jīng)六年了,這一信息讓讀者了解到敘述者“我”是從鄉(xiāng)村走入城市的,說明了“我”的身份處于農(nóng)村人向城市人的轉(zhuǎn)變,“京城”與“鄉(xiāng)下”兩者對比象征著城市文明與鄉(xiāng)村愚昧,先進的城市里充斥著各種“國家大事”,然而,敘述者卻說這些國家大事只讓“我”長了壞脾氣,讓“我”一天比一天看不起人,城市文明與國家大事本該是先進、光明和充滿希望的象征,敘述者為什么卻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這里敘述者向讀者傳達了另一種信息:“城市”不見得一定比“鄉(xiāng)下”更文明,“城市”也不一定處處都充滿著文明,這是敘述者兼人物對社會環(huán)境的評判。第2段是引出正文的過渡段,敘述者在此設(shè)置懸念,引出那件將自己脫離“壞脾氣”、使自己記憶深刻的小事,值得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這件小事是敘述者“我”記憶中的、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這兩段的敘述語言完全把讀者帶進敘述者“我”的世界之中,成為了“我”的“同伴”。第3段敘述了這件小事的開端(時間、地點),“我因為生計關(guān)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這句話讓讀者了解到“我”是一個奔波于生計的人,“好不容易才雇定了”從側(cè)面烘托出天氣的寒冷、北風(fēng)的凜冽,也襯托出這個時間出來工作的人的艱辛,“忽而”說明這件小事發(fā)生的突然,“慢慢地倒了”則說明這場撞擊并沒有那么劇烈和嚴重。第4段是魯迅在《一件小事》中第一個正面描寫的人物:一個頭發(fā)花白、衣著破爛的跌倒的女人,“伊從馬路上突然向車前橫截過來;車夫已經(jīng)讓開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沒有上扣,微風(fēng)吹著,向外展開,所以終于兜著車把。幸而車夫早有點停步,否則伊定要栽一個大斤斗,跌到頭破血出了?!薄巴蝗弧薄皺M截”“已經(jīng)讓開”表明這場事故的主要起因在于這個女人,這個女人應(yīng)承擔(dān)主要責(zé)任;“幸而……否則……”則再次表明這場事故并不嚴重。這些敘述語言看似是對事件發(fā)生場景的客觀再現(xiàn),但其中卻加入了敘述者“我”的主觀感受,“我”的眼中所見和“我”的心中所想相輔相成,使這一場景受到主觀感受的點染,讀之更具真實感。同樣,在第5段中“我料定這老女人并沒有傷,又沒有別人看見,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誤了我的路”這句敘述語言加入了敘述者對人力車夫停車行為的主觀感受,為后文人力車夫帶給“我”的警醒做了鋪墊。第10段是敘述者當時的內(nèi)心活動,與后文人力車夫的行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無形之中暴露出“我”的狹隘和自私。第12段中敘述者說自己從車夫的行動中獲得了一種“異樣的感覺”,車夫布滿灰塵的身影在敘述者眼中也變得“高大”起來,甚至到了需要敘述者去“仰視”的地步,這段敘述語言正是因為前面敘述語言中人物“我”的主觀感受的加入而顯得真實和自然。第16段“風(fēng)全住了,路上還很靜”這短短幾個字的景物描寫,卻將此時的景寫活了:“全”和“還”二字滲入了敘述者“我”的主觀感受,因為加入了人物“我”的主觀感受的點染,這時的景便與人物的內(nèi)心感受交融在一起,從而形成了一種深沉而靜穆的調(diào)子。《一件小事》的敘述語言時刻都沒有超越敘述者“我”的身份,于細節(jié)描寫處加入“我”的主觀感受(如寫景等)不僅把景給寫活了,同時又不失其客觀性和真實感。
《一件小事》直接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語言并不多,圍繞人物的描寫文字也較少,但車夫的高大形象卻能躍然于有限文字之中。以服飾為標志揭示人物的生存處境是《一件小事》服飾話語的主要特點:老女人的“破棉背心”、人力車夫的“滿是灰塵的外套”、“我”的“皮袍”,這三件服飾揭露了三位人物在社會上的不同地位?!兑患∈隆分嘘P(guān)于人力車夫的描寫除了車夫說的一句話以外只有敘述者“我”的一些簡單敘述,如敘述者說人力車夫“毫不理會”“毫不躊躇”“卻”“仍然”等,這些敘述文字中也是加入了敘述者“我”的主觀感受,用“我”的內(nèi)心想法來判定人力車夫的行為,突出人力車夫所做的讓“我”出乎意料的行為。這些敘述語言不僅成功地喚起了讀者的切實感受,而且在這些文字中也隱藏了隱含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也為這件“小”事帶給“我”極“大”的影響:教我慚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長我的勇氣和希望,提供了合理性。人力車夫在魯迅的筆下雖然是無言的,但是人力車夫的性格和品質(zhì)卻躍然紙上,這就突顯了魯迅《一件小事》以短小篇幅和側(cè)面烘托的手法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靈魂的深厚的文字功底,魯迅寫人敘事于細節(jié)之處見精巧取勝。
三.《一件小事》作為敘述文本的意義
《一件小事》作為敘述文本,所敘述的事件雖小,但題材和意義卻很大。題材之大體現(xiàn)為以典型的社會焦點問題為題材,意義之大體現(xiàn)為其暴露了國民性的病根,引人深思?!兑患∈隆纷鳛閿⑹鑫谋荆褪窃诋斀裰袊鐣簿哂械湫托砸饬x,比如當今中國社會某些城市中現(xiàn)存的人力車夫問題,當今中國社會中“扶與不扶”的問題等,這似乎是一個歷史的循環(huán)現(xiàn)象,當今中國社會民眾依舊極度缺乏“愛與誠”,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出現(xiàn)了嚴重的危機,魯迅改造國民性的思想到現(xiàn)在依然具有深刻的意義與價值?!兑患∈隆吠ㄟ^人力車夫和知識分子的對比向我們展示了中國人性(甚至是精神世界較為豐富的知識分子們)最缺乏的“愛與誠”:他人的碰瓷兒是“愛”缺失的表現(xiàn)(不自愛),也是“誠”丟失的證據(jù)(欺詐),而我們面對這種狀況時所表現(xiàn)出的冷漠也是我們?nèi)笔А皭邸保◥鬯耍┖汀罢\”(虛偽)的見證。中國國民性思想的病根根深蒂固,迄今為止,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依然與當今中國社會息息相關(guān),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研究需要堅持與突破。
《一件小事》也體現(xiàn)出魯迅始終堅持文學(xué)的本質(zhì)是愛的創(chuàng)作信念?!兑患∈隆分袑ψ晕业钠饰龊捅薏咭部梢岳斫鉃槭菫榱烁淖冞@樣一種混沌的狀態(tài)而進行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魯迅曾翻譯有島武郎的《四件小事》,其思想自然對魯迅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影響,《一件小事》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因為欲鞭策自己的生活而創(chuàng)作的?!兑患∈隆分黝}也是“愛”:這個社會需要“愛”,人的生活和存在也需要“愛”,改造國民性思想需要“愛”,社會的解放與進步更需要“愛”?!兑患∈隆凡粌H是魯迅“反抗絕望”思想的表現(xiàn),同時又是魯迅文學(xué)創(chuàng)作理念核心的展現(xiàn)。
參考文獻
[1]魯迅:《魯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年版。
[2]高行健:《現(xiàn)代小說技巧初探》,廣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3]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xué)導(dǎo)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版。
[4]胡亞敏:《敘事學(xué)》,武漢: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4年版。
[5]趙毅衡:《廣義敘述學(xué)》,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2013年版。
[6]傅修海;申亞楠:《大小之間:<一件小事>的閱讀史反思》,《魯迅研究月刊》2013年第4期。
(作者單位:重慶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