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澤
(河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河南洛陽 471023)
關(guān)于歷代建都洛陽的原因,學術(shù)界有過不少分析,相關(guān)論著的研究可謂深入而精到,體現(xiàn)了不斷創(chuàng)新的學術(shù)傳統(tǒng)。這些論著有的從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多個層面進行探討,有的還從城市供應、交通、災害等方面加以關(guān)注。因為洛陽為都的朝代跨越數(shù)千年之久,每一個朝代建都洛陽必然有其特殊的原因,總結(jié)共性的帶有普遍意義的建都洛陽的歷史傳統(tǒng),對于我們認識歷代選擇洛陽為都的文化意義上的原因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筆者認為文化認同是歷代選擇以洛陽為都的重要文化因素。關(guān)于文化認同,亨廷頓指出,不同民族的人們常以對他們來說最有意義的事物或以某種象征物作為標志來表示自己的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民族共同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民族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體認[1]。都城作為家國一體的象征,在中國歷史上所具有的文化的象征,即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之所寄托,長期以來已經(jīng)形成共同的文化體認。
從文化傳統(tǒng)層面來分析,文化認同是歷代以洛陽為都的文化原因,并從先秦時期建都伊始就得以體現(xiàn)。從夏代開始,洛陽就長期為都,顯現(xiàn)出洛陽為都的傳統(tǒng)及其繼承?!兑葜軙ざ纫亍吩疲骸白月鍥I延于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闭f明平坦的地勢對于夏代的建都極為便利,也決定了建都于河洛地區(qū)的夏代具有開放的胸懷。夏啟即位后,活動于今陜西鄠邑區(qū)的有扈氏不服,夏啟率軍討伐,大戰(zhàn)于有扈氏南郊的“甘”,夏啟“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
通過這場戰(zhàn)爭“遂滅有扈氏”,是后出現(xiàn)了“天下咸朝”[2]的局面。這種“天下咸朝”的現(xiàn)象說明通過這場戰(zhàn)爭鞏固了夏朝的政權(quán),出現(xiàn)與周邊地區(qū)開始和平交往的現(xiàn)象。
夏啟死后,夏都發(fā)生的系列事件,凸顯了都城具有融合周邊文化的強勢地位。太康失國事件發(fā)生后,及至少康時中興,“少康即位,方夷來賓”,與周邊地區(qū)的關(guān)系逐漸密切。到杼在位時,“能帥禹者也,夏后氏報焉”。芬以后,夏王朝開始廣泛接受周邊各諸侯國的朝貢,《竹書紀年》云:“后芬即位,三年,九夷來御?!毕蔫畹母赣H“后發(fā)即位,元年,諸夷賓于王門,再保庸會于上池,諸夷入舞”。這些記載說明夏代已經(jīng)開始與周邊地區(qū)發(fā)生廣泛的聯(lián)系。從太康之后,夏人多次定都斟鄩(今偃師市二里頭遺址),直至夏亡。《史記》卷二《夏本紀·正義》云:
《汲冢古文》云太康居斟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尚書》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于洛汭?!贝思刺稻又?,為近洛也。又吳起對魏武侯曰“夏桀之居,左河、濟,右太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又《周書·度邑篇》云武王問太公“吾將因有夏之居”,即河南是也?!独ǖ刂尽吩疲骸肮枢壋窃诼逯蒽柨h西南五十八里,蓋桀所居也。陽翟縣又是禹所封,為夏伯?!?/p>
《正義》所云,夏代以斟鄩為都,既是傳統(tǒng)的延續(xù),也是洛陽為都的傳統(tǒng)內(nèi)化為夏民族心理的文化認同,即使多次遷都,在洛陽周圍環(huán)境恢復之后,又重新遷居原來先祖的定都之所。
商朝在河洛地區(qū)建都,有商都西亳(今偃師市尸鄉(xiāng)溝遺址)說?!妒酚洝肪砣兑蟊炯o》云:“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焙沃^“從先王居”,《集解》孔安國曰:“契父帝嚳都亳,湯自商丘遷焉,故曰‘從先王居’。”《正義》引《括地志》云:“宋州谷熟縣西南三十五里南亳故城,即南亳,湯都也。宋州北五十里大蒙城為景亳,湯所盟地,因景山為名。河南偃師為西亳,帝嚳及湯所都,盤庚亦徙都之?!鄙虦皬南韧蹙印?,是商湯對先祖契之父帝嚳都亳的文化追念,應當是其對先王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認同。需要提及的是輔佐商湯的伊尹,又輔佐了外丙、中壬、太甲、沃丁等商王,特別是在輔佐太甲時,出現(xiàn)了太甲否認商民族建都西亳的文化認同,有“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正因為太甲“不遵湯法,亂德”,結(jié)果被伊尹關(guān)押在桐宮,經(jīng)過三年的“悔過自責”后,最終“反善”,在歸政于太甲后,太甲“修德”,贏得了“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這其實是重新對商文化傳統(tǒng)的認同,當然,也包括在商代建都西亳的文化認同。是后,商王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仲丁繼續(xù)在西亳定都,繼承了在西亳為都的傳統(tǒng),顯示出對文化傳統(tǒng)的認同。從仲丁遷隞,河亶甲居相,祖乙遷于邢,中經(jīng)九代,殷人陷于“世亂”。到盤庚即位時,針對殷人在河北地區(qū)活動面臨的種種困難,“盤庚渡河南,復居成湯之故居”。在遷都之前,面對“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的情緒,盤庚告諭大臣有云:“昔高后成湯與爾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則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庇谑牵P庚渡過黃河,遷回西亳,“行湯之政,然后百姓由寧,殷道復興。諸侯來朝,以其遵成湯之德也”[2]。盤庚遷都西亳的記述中,反復提到“復居成湯之故居”“行湯之政”[2],亦有“湯始居亳,從先王居”[2]之說。這一切都說明,盤庚遷居西亳是對先王定都洛陽的文化認同,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周滅商之后,周武王回到鎬京,向周公旦表達了“定天保,依天室”的建立新都計劃,并且強調(diào)繼承夏代建都洛陽的傳統(tǒng),“自洛汭延于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于三途,北望過于有岳,丕愿瞻過于河,宛瞻于伊洛,無遠天室。其曰茲曰度邑”[3]。在這一計劃指導下,“營周居于雒邑而后去”,這是周人繼承夏代都洛的傳統(tǒng),顯示對夏文化認同。究其實,周武王滅商之后,建都洛陽亦是部分對商文化的繼承。周人先祖棄,其母姜原,“姜原為帝嚳元妃”[2]。殷人的先祖契,其母簡狄為“有 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2]。商、周兩個部族都是源于帝嚳,且商湯建都西亳,是“從先王居”,那么周人滅商后,營建雒邑,也可以看作是“從先王居”??梢哉f周武王滅商后,營建雒邑,具有全面繼承夏商建都洛陽的傳統(tǒng),也體現(xiàn)出對前朝文化的認同。
綜合夏商周三代建都洛陽的歷史可以看出,從帝嚳建都西亳,夏代建都斟鄩,商代定都西亳,都有對前代文化的繼承,這種繼承既是對建都洛陽傳統(tǒng)的文化認同,也是新王朝對前朝的文化認同的結(jié)果,表明夏商周三代在發(fā)展的數(shù)千年的歷史進程中,文化認同在都城選擇上的作用。
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建都洛陽的朝代較多,從西漢前期洛陽為都三個月,到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先后選擇洛陽為都,這已經(jīng)形成一種慣例,在選擇都城時首先考慮的是洛陽,并且找出了相當多的理論作為支撐,這其中對歷史傳統(tǒng)的繼承即體現(xiàn)了歷代都洛的文化認同。
從西漢初年劉邦欲以洛陽為都的理念中,即可以看出試圖對周代定都洛陽傳統(tǒng)的繼承。當婁敬詢問劉邦曰:“陛下都雒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劉邦給予了肯定的答復,即漢王朝建都洛陽就是要以周王朝作為理想化的參照,但婁敬為劉邦分析的“陛下取天下與周室異”的原因后,使劉邦放棄了對周人定都雒邑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最后定都長安[2]。始建國四年(12),王莽篡位之后,又繼續(xù)追念周人設東、西兩京的傳統(tǒng),在所下詔書中談到“昔周二后受命,故有東都、西都之居。予之受命,蓋亦如之。其以洛陽為新室東都,常安為新室西都”。正是王莽欲效法周代以洛陽為都的文化傳統(tǒng),所以在始建國五年二月,出現(xiàn)了“長安民聞莽欲都洛陽,不肯繕治室宅,或頗徹之”的現(xiàn)象,王莽又根據(jù)玄龍石文所云“定帝德,國洛陽”的讖緯學說,因此下詔:“以始建國八年,歲纏星紀,在洛陽之都?!盵4]從西漢初年到王莽新朝,對周建都洛陽的文化認同,即體現(xiàn)了周代建都洛陽的文化傳統(tǒng)影響深遠。
建武元年(25)十月癸丑,光武帝“車駕入洛陽,幸南宮卻非殿,遂定都焉”[5]。東漢定都洛陽也有繼承周文化的傳統(tǒng)理念在內(nèi),“光武興于河北,復都洛陽,居周地,除穢布新之象”[5]。這里談到光武帝“復都洛陽,居周地”,其實是點明了光武帝定都洛陽既有對周代建都洛陽的文化繼承,也有“除穢布新”的文化創(chuàng)新。雖然光武帝定都洛陽,但民間特別是原籍關(guān)中的士人紛紛希望遷都長安。建武二十年(44),吳漢去世后,杜篤在《論都賦》中表達了“以關(guān)中表里山河,先帝舊京,不宜改營雒邑”的思想,以至于當時的“耆老聞者,皆動懷土之心,莫不眷然佇立西望”[5]。這種思想的蔓延顯然不利于政權(quán)的穩(wěn)定。建初七年(82),針對這種情況,徐州刺史王景“以宮廟已立,恐人情疑惑,會時有神雀諸瑞,乃作《金人論》,頌雒邑之美,天人之符,文有可采”[5]。從建武二十年延續(xù)到建初七年的這場論爭,表明東漢建都洛陽的文化理念確立之艱難。
關(guān)于東漢定都洛陽對傳統(tǒng)的繼承,班固《東都賦》有“建都河洛。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蕩滌,體元立制,繼天而作。系唐統(tǒng),接漢緒,茂育群生,恢復疆宇,勛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的贊語,其中“系唐統(tǒng),接漢緒”表明了東漢的立國,繼承了唐堯建都河洛的文化傳統(tǒng),承續(xù)了漢的基業(yè)。班固將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比擬于歷史上的著名帝王,“且夫建武之元,天地革命,四海之內(nèi),更造夫婦,肇有父子,君臣初建,人倫實始,斯乃虙羲氏之所以基皇德也。分州土,立市朝,作舟車,造器械,斯軒轅氏之所以開帝功也。龔行天罰,應天順人,斯乃湯、武之所以昭王業(yè)也。遷都改邑,有殷宗中興之則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不階尺土一人之柄,同符乎高祖??思簭投Y,以奉終始,允恭乎孝文。憲章稽古,封岱勒成,儀炳乎世宗”[5]。雖然班固未明確言及東漢定都洛陽繼承伏羲、軒轅、商湯、周武王的傳統(tǒng),但所提及的太甲、周成王,則說明東漢王朝的建立是對商代、周代傳統(tǒng)的認同。這種文化認同是光武帝在眾多選擇中,能夠確立以洛陽為都的理念產(chǎn)生的歷史根源。
曹魏建都洛陽的原因雖然學術(shù)界有學者論及,但關(guān)于曹魏定都洛陽對前代文化認同因素的關(guān)注不多。曹魏作為取代東漢王朝建立的王朝,在漢末魏初,能否贏得社會的承認關(guān)乎政權(quán)的穩(wěn)定。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到曹丕遷都洛陽,在三國時代,吳蜀兩個政權(quán)都不承認這一政權(quán),對曹操及曹魏政權(quán)多加侮辱。而曹操以及曹丕為了平弭朝廷內(nèi)部的不和諧與對抗的因素,遷都洛陽具有繼承漢文化的傳統(tǒng),特別是可以消弭漢朝舊臣對曹魏篡漢的不滿,使其感覺到在洛陽定都仿佛又回到漢朝的往昔歲月中,求得心靈的暫時安慰。同時,也是詔告天下從漢、魏政權(quán)變革到漢、魏文化之間的傳承是一脈相承的。從曹魏改雒陽為洛陽即可看出其文化的繼承性,《魏略》曰:“詔以漢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魏于行次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變‘雒’為‘洛’?!盵6]曹魏改雒陽為洛陽正是為了顯示繼承漢朝的傳統(tǒng)。而在此前曹操死后,曹丕繼承王位后,為了使原來擁立漢朝的大臣成為自己的支持者,接受陳群的建議,頒行了《九品官人法》,使州、郡、縣的大小中正官都具有薦舉轄境內(nèi)士族的權(quán)力,結(jié)果高中級士族把持選拔權(quán),低賤之人被排擠不能入品,低級士族只能居于下品?!安茇Ш透呒壥孔暹M行了交換,從此不再有擁漢派。當年,曹丕取消漢獻帝的皇帝名號,用禪讓的方式自稱魏皇帝(魏文帝)”[7]。這樣一來,我們看到原來以漢獻帝為核心的漢朝官僚群體幾乎沒有反對的聲音,也可以看出曹氏父子所做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曹丕既接受了漢的官僚群體,同時定都洛陽,使這些原東漢的官員群體不再有違和感,關(guān)于這一點,漢獻帝在禪讓之前也認識到“漢帝以眾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廟”,然后舉行禪讓[6]??梢哉f曹魏代漢之后,既沒有以許為都,也沒有選擇原來的封國鄴為都,而是選擇原東漢的國都洛陽為都的原因,在于在錯綜復雜的形勢下,繼承漢代建都洛陽的文化傳統(tǒng),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正統(tǒng)性,另一方面可以籠絡原來東漢王朝的擁躉,使其成為新建曹魏王朝的支持者,再次表明國都選擇對前代建都洛陽文化傳統(tǒng)繼承的作用。只不過曹魏建都洛陽對前代文化的繼承,不再是對周代建都洛陽的傳統(tǒng)繼承,而是對東漢建都洛陽的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有著復雜的原因,學術(shù)界也多有論述。如果我們將北魏遷都洛陽從文化的視角加以觀察的話,也會看到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我們知道,北魏作為鮮卑族拓跋部所建立的政權(quán),從嘎仙洞出發(fā)一路南遷的過程,就是與漢族逐步接觸并逐步漢化的一個過程。從遷都盛樂,再到遷都平城,在與農(nóng)耕民族的接觸過程中,鮮卑族對農(nóng)業(yè)有了深刻認識。特別是遷都平城之后,為北魏南下進入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而平城周邊的生存環(huán)境給北魏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因素,太武帝時期甚至有了遷都鄴城的計劃。隨著對黃河流域的占領(lǐng),進占洛陽,使北魏社會上層對洛陽的戰(zhàn)略地位有了深刻的認識。泰常八年(423)四月,明元帝攻占成皋城,到達洛陽,“觀《石經(jīng)》”。在洛陽逗留期間,“蠻王梅安率渠帥數(shù)千朝京師”,次月明元帝離開洛陽。[8]此次到洛陽觀《石經(jīng)》,應當說北魏開始深入到農(nóng)耕文化成熟的漢族的腹地,對漢文化予以真實的體味。太武帝時期,隨著國力的進一步增強,神三年(430)十月,“冠軍將軍安頡濟河,攻洛陽。丙子,拔之”[9],北魏再次攻占洛陽。此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春正月乙酉,太武帝“行幸洛陽,所過郡國,皆親對高年,存恤孤寡”[9]。太武帝由派軍攻占洛陽,到親自到達洛陽對河洛地區(qū)進行巡察,正體現(xiàn)了對漢文化傳統(tǒng)的認識逐步深刻。在即將遷都洛陽之前,太和十六年(492)二月孝文帝“詔祀唐堯于平陽,虞舜于廣寧,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陽”[9],在洛陽祭祀周文王足以顯示出洛陽都城獨特的政治地位。太和十七年九月,孝文帝率領(lǐng)大臣到達洛陽后,“周巡故宮基址。帝顧謂侍臣曰:‘晉德不修,早傾宗祀,荒毀至此,用傷朕懷?!煸仭妒螂x》之詩,為之流涕。壬申,觀洛橋,幸太學,觀《石經(jīng)》”[9]。可以說孝文帝詠《黍離》之詩、觀《石經(jīng)》正體現(xiàn)了對儒家文化體系的認同。綜合而論,北魏遷都洛陽,從鮮卑族民族文化理念的發(fā)展來看,從傳說中的洛陽到真實的洛陽,反映了鮮卑族積極進取以獲取漢文化的民族精神。
北魏社會發(fā)展到孝文帝時期面臨著兩大抉擇,是延續(xù)鮮卑族舊有的傳統(tǒng)走下去,還是全面接受漢文化,在北魏統(tǒng)治階層曾經(jīng)發(fā)生過激烈爭論,這其中主要表現(xiàn)為對鮮卑族舊有的傳統(tǒng)揚棄問題。孝文帝遷都洛陽可以說是對這一問題的最好回答,這就是擯棄鮮卑族舊有的傳統(tǒng),接受漢族的文化傳統(tǒng)。在遷都洛陽問題上,接受漢族傳統(tǒng)文化是鮮卑族的無二選擇。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在對于是否遷都問題上,孝文帝君臣談話中多次提到對前代傳統(tǒng)的繼承。在孝文帝遷都之前,韓顯宗對繼承曹魏的傳統(tǒng)提出建議:“今洛陽基址,魏明帝所營,取譏前代。伏愿陛下,損之又損?!盵9]韓顯宗是希望孝文帝吸取魏明帝營建洛陽的教訓。孝文帝在決定遷都之前,還向群臣詢問歷代定都洛陽的傳統(tǒng)。李韶對曰:“洛陽九鼎舊所,七百攸基,地則土中,實均朝貢,唯王建國,莫尚于此?!盵9]李韶對孝文帝所談的內(nèi)容其實正是歷代建都洛陽的文化傳統(tǒng)。孝文帝甚至將定都中原的文化傳統(tǒng)追溯到黃帝時期,他在答燕州刺史穆羆反對遷都問題時曾說:“黃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遷于河南?!盵8]當孝文帝率領(lǐng)大軍決定遷都洛陽時,李沖稱頌孝文帝曰“陛下方修周公之制,定鼎成周”[9],這說明孝文帝遷都洛陽是繼承周公定下的周制,“定鼎成周”。孝文帝還給高聰下詔云:“是用輟茲前圖,遠期來會,爰息六師,三川是宅,將底居成周,永恢皇宇?!盵9]這依然是要繼承周人定都洛陽的傳統(tǒng)。
北魏遷都洛陽看似突然和偶然,其實與北魏早期對洛陽的占領(lǐng)之后,對洛陽不斷經(jīng)營有關(guān)。在遷都之前,為了為遷都尋找理論根據(jù),“當遣任城馳驛向代,問彼百司,論擇可否。近日論《革》,今真所謂革也”[9],所以在洛陽所推行的改革中有太和十九年六月“詔改長尺大斗,依《周禮》制度,班之天下”[9],依然是對周傳統(tǒng)的繼承。孝文帝即使在臨死之前給顧命大臣的遺詔中也有“遷都嵩極,定鼎河瀍,庶南蕩甌吳,復禮萬國,以仰光七廟,俯濟蒼生”[9]之說,亦是對周文化的推崇與繼承。即使到北周滅北齊后,河洛地區(qū)獨特的戰(zhàn)略地位再次引起北周統(tǒng)治者的重視,大成元年(579)二月,周宣帝下詔云:“河洛之地,世稱朝市。上則于天,陰陽所會;下紀于地,職貢路均。圣人以萬物阜安,乃建王國。時經(jīng)五代,世歷千祀,規(guī)模弘遠,邑居壯麗?!边@一詔書仍然肯定了洛陽所具有的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正因為如此,周宣帝強調(diào):“百王制度,基趾尚存。今若因修,為功易立。宜命邦事,修復舊都?!敝苄廴匀皇窍肜^承歷代都洛的傳統(tǒng),“于是發(fā)山東諸州兵,增一月功為四十五日役,起洛陽宮。常役四萬人,以迄于晏駕。并移相州六府于洛陽,稱東京六府”。從大成元年二月開始修建洛陽宮,到次年五月,前后一年三個月的時間,所復建的工程部分,“雖未成畢,其規(guī)模壯麗,逾于漢魏遠矣”[10]。周靜帝即位之后,楊堅輔政,“停洛陽宮作”[10]。這是未完工的漢魏城修復,但亦可以看出洛陽在時人心目中的地位。
關(guān)于隋煬帝遷都洛陽,學術(shù)界曾經(jīng)有多位學者做過頗有價值的探討。高敏《關(guān)于隋煬帝遷都洛陽的原因》[11],美國學者熊存瑞《隋煬帝與隋唐洛陽城的興建》[12]可以說創(chuàng)新頗多。然而,眾多學者對于隋煬帝遷都洛陽原因的探討,似乎錯失了對文化傳統(tǒng)的關(guān)注。關(guān)于隋唐時期建都洛陽的原因,除了各位前輩學者所做的總結(jié)外,筆者以為對于歷代定都洛陽文化傳統(tǒng)的全面認知,并且以之考察隋唐時期定都洛陽的傳統(tǒng)的文化因素,對于全面認識隋煬帝遷都洛陽的認識會更加全面。
早在隋滅陳后,陸知命曾“勸高祖都洛陽,因上《太平頌》以諷焉”[13],即體現(xiàn)了社會上對遷都洛陽的文化認知。關(guān)于隋煬帝遷都洛陽除了上述相關(guān)學者所羅列的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的原因外,從文化繼承的角度,隋煬帝遷都洛陽還有其靈魂深處對歷代建都洛陽的無比艷羨?!端鍟肪砣稛奂o上》記載,仁壽四年(604)七月,隋文帝駕崩,隋煬帝即位后十一月癸丑,下詔書曰:
然洛邑自古之都,王畿之內(nèi),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和??匾匀?,固以四塞,水陸通,貢賦等。故漢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見洛陽?!弊怨呕释?,何嘗不留意,所不都者蓋有由焉?;蛞跃胖菸匆?,或以困其府庫,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我有隋之始,便欲創(chuàng)茲懷、洛,日復一日,越暨于今。念茲在茲,興言感哽! 朕肅膺寶歷,纂臨萬邦,遵而不失,心奉先志。今者漢王諒悖逆,毒被山東,遂使州縣或淪非所。此由關(guān)河懸遠,兵不赴急,加以并州移戶,復在河南。周遷殷人,意在于此。況復南服遐遠,東夏殷大,因機順動,今也其時。群司百辟,僉諧厥議。但成周墟塉,弗堪葺宇。今可于伊、洛營建東京,便即設官分職,以為民極也。
在這一詔書中隋煬帝表達了以下幾個意思:其一,自古以來,洛陽是帝王選擇為都的首選,與洛陽便利的地理位置和交通優(yōu)勢有關(guān)。其二,隋煬帝專門提到漢高祖對洛陽的贊頌之詞,突出了漢代以來洛陽為都的傳統(tǒng)。其三,隋煬帝分析了歷代未選擇以洛陽為都的原因,并強調(diào)了選擇以洛陽為都的戰(zhàn)略構(gòu)想。其四,隋煬帝強調(diào)選擇營建東京與周公營建雒邑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首先,可以控制“并州移戶”,其次,建都洛陽可以如同周建雒邑發(fā)揮控制東方廣大地區(qū)的作用。再次,在新的形勢下,避開漢魏舊城,重建新城,是適應時勢的創(chuàng)新。關(guān)于隋煬帝遷都洛陽重建洛陽作為文化創(chuàng)新,《兩京記》云:
初,隋煬帝登北邙觀伊闕,顧曰:“此龍門耶,自古何為不建都于此?”仆射蘇威對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钡鄞髳?。蓋其地北據(jù)山麓,南望天闕,水木滋茂,川源形勝,自古都邑莫有比也[14]。
從這一段話可以看出,隋煬帝所建洛陽城是避開漢魏城的舊址而建的。雖然蘇威答對隋煬帝的話有拍馬的因素,但選擇新地重建都城,是因為“其地北據(jù)山麓,南望天闕,水木滋茂,川源形勝,自古都邑莫有比也”,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引起隋煬帝的極大興趣。
如果說傳統(tǒng)的原因是隋煬帝遷都洛陽的文化因素,那么,對漢魏以來社會信仰傳統(tǒng)的接受是隋煬帝遷都洛陽的重要因素之一。大業(yè)元年(605),隋煬帝命令楊素為東都洛陽大監(jiān),當時有術(shù)人章仇太翼上表奏云:“陛下是木命人,雍州是破木之沖,不可久住。開皇之初,有童謠云‘:修治洛陽還晉家?!菹略鈺x王,此其驗也。”隋煬帝“覽表”之后,“愴然有遷都之意。即日車駕往洛陽,改洛州為豫州”[15]。隋煬帝聽信“術(shù)人”的話看似荒誕,但對魏晉南北朝時期“術(shù)人”的活動現(xiàn)象分析,“術(shù)人”是指以占卜、星相等為職業(yè)的人。葛洪《抱樸子·行品》云:“步七曜之盈縮,推興亡之道軌者,術(shù)人也?!薄稌x書》卷六《明帝紀》云:“術(shù)人李脫造妖書惑眾,斬于建康市?!币嘤泻N鞴矚g術(shù)人,“帝平生每以為慮,嘗召術(shù)人扈謙筮之”[16]。由此可以看出,隋煬帝聽信“術(shù)人”的建議,說明“術(shù)人”在政治生活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而魏晉以來釋夢作為社會現(xiàn)象對政治的影響也時時再現(xiàn),隋煬帝殺死兄長篡奪政權(quán)之后內(nèi)心頗為糾結(jié),《兩京道里記》云:“煬帝夢太子勇領(lǐng)徒持兵,問楊廣何在,帝遂幸洛陽,終身不敢留長安?!盵17]這種說法雖然可信度不高,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不能排除這種情況的存在。
武則天長期住在洛陽,光宅元年(684)九月,將東都改為“神都”。關(guān)于武則天長期居住洛陽,并將東都改為神都的原因,學術(shù)界流傳著武則天躲避王皇后、蕭淑妃陰魂糾纏的說法,亦有武則天定都洛陽是為了與李唐王朝勢力分庭抗禮,實現(xiàn)改朝換代的原因,還有從地理位置與洛陽經(jīng)濟方面分析武則天定都洛陽的原因[18]。岑仲勉先生指出武則天“長期留居東都,無非為其曾在長安出家,避洛可以縱情荒淫享樂起見”[19]。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對歷代建都洛陽文化的認同也是武則天以洛陽為都的重要因素。武則天《置鴻宜鼎稷等州制》中多次披露了定都洛陽對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她首先闡述了“我大周席蘿闡化,夢梓登期,通三授元扈之濱,得一升翠溈之汭”,表明大周的建立,又稱:“卜茲洛食,是曰奧區(qū),物產(chǎn)孔殷,形勝斯在。朕仰膺眷命,俯葉樂推,即瀍澗之基,恢鼎革之運?!奔词切Хㄖ苋私靡?,定鼎瀍澗之間。再將其上升到對周人建都洛陽的繼承,“況成王定鼎,此則余基,永言朝貢,實歸中壤。是霜露之所均,當水陸之交會,庶齊勞逸,無隔遐邇”[20]。這里提到從周成王定鼎洛陽,再說到這里“水陸之交會”的交通形勢,這是武則天在所頒布的詔書中提到了大周王朝建都洛陽是對周成王建都傳統(tǒng)的繼承。武則天不僅遷都洛陽,還效法周制,載初元年(689)春正月,“依周制建子月為正月,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十二月為臘月,改舊正月為一月,大酺三日”。以效法周的歷法表明其對周文化的認同。及至“九月九日壬午,革唐命,改國號為周”[21]??梢哉f定都洛陽,改國號為周,是全面接受周人遷都洛陽的傳統(tǒng)。
即使到了唐朝末年,依然有遷都洛陽的動議,乾寧三年(896)九月初一,朱溫、河南尹張全義與關(guān)東諸侯一起上表,“言秦中有災,請車駕遷都洛陽”,并且表明已經(jīng)“表率諸藩,繕治洛陽宮室”[21]。天復元年(901)三月初一,朱溫又表達了遷都之意。天祐元年(905)正月,再次強迫唐昭宗與長安居民遷都洛陽,二月,遷都洛陽的唐昭宗所下詔書中也多次提到遷都洛陽的傳統(tǒng),其中有“周平王之東遷,更延姬姓;漢光武之定業(yè),克茂劉宗”[21]之語,雖然這是在朱溫脅迫下所言,但不可否認的是對東周東都洛邑、東漢定都洛陽傳統(tǒng)的繼承。即使到五代時期,后梁、后唐、后晉建都洛陽也不能排除對文化傳統(tǒng)的繼承。
歷代選擇都城,統(tǒng)治者往往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既有政治、經(jīng)濟的因素,也有交通便利的因素,而從文化傳統(tǒng)的視角考察選擇洛陽為都的傳統(tǒng),可以說能夠抓住文化對歷代建都影響的根本所在,有利于認識洛陽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對洛陽為都的影響。通過系統(tǒng)考察洛陽建都的文化傳統(tǒng)可以看出,既有對前代建都傳統(tǒng)的繼承,也有對歷史上某一個朝代特別是東周建都洛陽的傳統(tǒng)的繼承。對中國歷史上頗具影響的建都洛陽的文化傳統(tǒng)認同,是蘊含在民族靈魂深處最為寶貴的文化凝聚,并且代代相傳,形成都城文化的獨有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