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丁
“嫦娥四號”發(fā)回人類史上第一張近距離月背照片,形似一張蹦床,是中國玉兔最先踩上一腳。月球正面,已與人類百萬年相看不厭;月球背面,則是人類初次近距離相見。還有個背面值得一提。一位攝影記者在朋友圈曬出一張照片:嫦娥著陸時刻,中控室里女航天人咬緊牙關、攥緊身邊人的手!
中控室,正是中國航天工程點火、發(fā)射、登陸的“背面”。而當他們轉過身來,人們發(fā)現(xiàn),這些航天人大多年輕。不是白發(fā)蒼蒼,沒有齒牙動搖,平均年齡才30多歲。有網友調侃:他們居然還不脫發(fā)!這哪里是調侃,是對英雄出少年的贊譽。
航天是年輕人的事業(yè)。1939年,錢學森與導師創(chuàng)立卡門—錢學森公式,年僅28歲;1998年,中國首批航天員集結,14位航天員大多三十出頭。其實,能脫口而出說“想當宇航員”的時刻,大概只能是童年。航天事業(yè)同樣無比年輕,加加林進入太空至今不過58年,只不過航天器的更新?lián)Q代,總讓人誤以為它已呼嘯前行了很久。
年輕意味著未知,也意味著打破常規(guī)。當“嫦娥四號”小心翼翼選好降落點踏足月背,闃寂無人,仿若初生兒面對嶄新世界。
舉頭望月,自古是中國人靈魂深處的牽引,而今天,月球從文學的仰望變成科學的仰望,那些年輕人,一定被抬起頭來的時刻所激勵。
又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被推開,這次是中國人,但興奮的不止中國人。NASA局長布里登斯廷、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等都在賀喜。面向人類共同的未知時刻,技術仿佛有了超越政治的中立。何帆在其新書《變量》中也講道:1964年,作家白先勇在中國首顆原子彈爆炸的消息公布后,和很多人一樣,忘記了國共之別,只覺得這是一件值得中國人驕傲的事情。如果說,新中國原子彈的首爆帶來博弈下的和平信念,那么去月球背面帶來了怎么樣的信念?
講得形而上一些,是確信人類可以自我超越。從馴服不羈的大河到尋找嶄新的大陸,從設計簡易飛機到奔向太空,從著陸月球正面再到凝視月球背面……人類克服的不是江河湖海,而是想象力的邊界。其實舉頭望月,自古就是中國人靈魂深處的牽引,而今天,月球從文學的仰望變成科學的仰望,那些坐在中控室的年輕人,一定被抬起頭來的時刻所激勵。
講得現(xiàn)實一些,是確信大國競爭可以有新的維度。從黃河邊上戰(zhàn)蚩尤,到古希臘的特洛伊戰(zhàn)爭,從百年戰(zhàn)爭到一戰(zhàn)二戰(zhàn),人類總是在目力所及的地盤上爭奪。我們受益于一個地球,也受困于一個地球。阿姆斯特朗在登月后說,“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這或許指向一種嶄新的希望:我們不必囿于地球。向太空邁步,超越人類思維的局限,拓展文明的維度,是太空探索者的使命。這種使命,比最偉大的文學更浪漫。正是這樣的使命,激勵著無數(shù)年輕人向著星辰大海進發(fā)。
在過往的科技發(fā)展史中,我們幾乎都是作為跟跑者沿著已被設計的軌道向前走,但這一次,我們沒有學步,而是走到了“無人區(qū)”。接下去,中國的年輕人們,將越來越多地擁抱這樣的未知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