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散文,作家柯靈是這樣描述的:“寸牘片紙,卻足以熔鑄感性的濃度,知性的密度,思想的深度,哲學的亮度。一卷在手,隨性瀏覽,如清風撲面,明月當頭,良朋在座,燈火照人?!笨紙錾⑽膶懽?,要求考生積極地關注生活,表現(xiàn)生活,以求在作文中增添豐富的生活況味,實現(xiàn)散文對社會的思考與干預;同時,考生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學會評點人文精神,實現(xiàn)文化審美。因為有深度的作文才能得高分。
何永康教授曾說:“高考作文必須有光輝,沒有太陽,應該有月亮,沒有月亮,總得有個星星,沒有星總得有個熒火蟲吧,如果連熒火蟲都沒有,那就只能在基礎等級徘徊了?!睂τ谏⑽膶懽鱽碚f,積極地關注現(xiàn)實生活,就能夠?qū)懗錾⑽牡纳羁虂恚湍軌蛘宫F(xiàn)思想的光芒。從近幾年的考場高分作文來看,考場高分散文創(chuàng)作者,常常是積極關注現(xiàn)實生活的高手。細讀考場優(yōu)秀散文,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無不是立足于現(xiàn)實生活的大地,無不與家事、國事、天下事息息相關。所以說,要想作文得高分,就必須積極地關注現(xiàn)實生活。 一位同學在文章里寫了一位老人,“放學回家,巷口仍舊坐著那個孤獨的老奶奶”:
按院子里的人說,這位老太太是修到了,有一個好兒子,掙很多的錢,給她買了一套大房子。只不過她一個人住,每次來給她帶來很多東西,臨走還留下很多錢,雖然每年這個兒子只來兩次,孝順的兒子還送給老太太一條狗,她經(jīng)常會買一些烤鵝、烤鴨之類的葷菜,自己不吃,只是喂狗,老太太常常對狗說:“狗啊,你比我兒子要孝順多了。”人們看到老人為狗買吃的,也個個咂嘴,說:“好福氣啊,錢用不完?!钡菦]人注意老太太的眼疾似乎越來越重了,不然為什么她總是在流淚呢……
作者以“孝順”為題,冷靜敘述中流露出了對這個孤獨老人的同情,也表現(xiàn)了自己對“孝”字的理解,令讀者深思。
作家們都有這樣一種積極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在著名畫家豐子愷的筆下,送一群孩子趕考也就成了一次精神世界的探討;在朱自清的眼中,父親爬過火車站鐵柵欄的背影是那樣的厚重,父親胸前那一捧火紅的桔子燃起了多少讀者溫情的爐火;王英琦看社戲,她看到的不僅僅是熱鬧的社戲,她更看到了熱鬧背后的冷清,看到了歡快的戲曲幕后生活的艱辛。
從2007年的作文題“懷想天空”到十幾年后今天的高考,依然有很多學生離不開老調(diào)重談的幾個人和事,司馬遷、屈原、項羽仍是不少學生的筆下主打,愛因斯坦、霍金、喬布斯登場的頻率依然很高。為什么不用心地關注身邊的生活呢?如何在散文中實現(xiàn)思想性呢?
況味,就是境況和情味,就是面對客觀的世界、客觀的現(xiàn)實生活,你作為一個靈性的主體是如何感知這一切的,你看到了什么樣了情境、情況,又嘗出了什么樣的情感、味道。
學生每周要寫1000字的隨筆,有學生跟我說:我們的生活三點一線,單調(diào)乏味,無事可寫。所以每到收隨筆的時候,呼天嚎地,抓耳撓腮,捶足頓胸,可謂“窮形盡相”,最后面紅耳赤,目瞪口呆,半小時一小時過去了,還是一片空白,課代表一路收過來,看看別人長吁一口氣,大功告成那個得意樣子,真是千般愁萬般恨,再加百般的無奈。其實這些學生就是沒有想到一點,這一段為了“隨筆”絞盡腦汁,消得人憔悴的歷程,不就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嗎?
我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品出雜陳的五味,關注周圍的人,我們也可以品出他們生活中的滋味。即使是身處底層的小人物,在他們被人忽視的卑微生活中,除了那些少為人知的最為隱秘而深邃的痛楚外,也會有著最讓人動容的溫情與希望, 如此就需要我們有一種“熱心”的體貼與惻隱,“冷眼”的透視與憤激,從而使文章具有強大的藝術沖擊力。
人文就是站在時間、空間、主體的高度上對世界的一種悲憫,一種關懷,一種包容。面對自然、社會、他人,應該在作文中多一點人文精神。巴克爾說:“有四個主要自然因素決定著人類的生活和命運,這就是:氣候、食物、土壤、地形?!背酥?,長期性的文化基因傳承和沉淀也影響著地域文化的差異。
比如,我們無法回避的一個話題就是人類所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帶來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叭嗽娨獾臈⒃诖蟮厣稀痹缫殉蔀樯裨?。對這個問題我們就可以作點人文的評點。
2016年高考滿分作文中有一篇寫的就是一座城市的智慧。 2017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中有一名學生寫了“爺爺?shù)男⊥栖嚒薄?007年的江蘇省高考有位考生寫的是在學校升旗儀式的時候農(nóng)民工莊嚴的地唱響國歌。農(nóng)民工的莊嚴舉止擎起了他們自己的天空,也沖擊、蕩滌、升華了“我”“我們”的心靈。這當然是一種反襯,但又不止是反襯,而指向了社會生活,人的心靈的深處。卑微與莊嚴是“看法”的變化,更是境界的提升。這樣的文章飽含了有關人與人、人與社會的思考。
1.傳統(tǒng)文化審美與思考
傳統(tǒng)文化中經(jīng)典的篇章、偉大的人格、超凡的思想都是我們審美的不竭源泉。大到安身立命的宏圖壯志,小到為人處世的日?,嵭?,無不給我們以不容質(zhì)疑的指引。
2016年的一篇高考高分作文《我言秋日勝春朝》,作者閑處落筆,悠閑從容地從《寒江獨釣圖》起筆漫談,材料援引豐富而妥帖,從馬遠、夏圭、韓干到陳寅恪、魯迅等,傳統(tǒng)文化盡顯風流??少F的是,文章不是脫離材料空談道理,也并非生搬硬套堆砌事例,而是在精當?shù)牧信e、巧妙地引用之后,恰到好處地加以議論,自然地勾連了題旨,用“留白”“唱反調(diào)”“叫板”“獨辟蹊徑”等詞,生動地詮釋了題目材料中的“有話則短,無話則長”。意蘊豐富,頗有新意。試看開頭兩節(jié):
無意中看到馬遠的《寒江獨釣圖》,幾點水紋,幾抹殘云,一扁舟,一釣叟,除此之外,滿卷皆虛空。
這叫留白,是中國水墨畫中蕩開的濃重一筆。全卷只有幾處重點物象是細心勾勒的,其余只是略作鋪陳,甚至不沾半點墨,全卷意蘊于是從二維紙面伸展成了無限。
2.流行文化批判與審美
審美固然是正面的肯定,但對丑惡的批判也是從另一個角度對美的肯定。提到當代的流行文化,年輕一代無人不知郭敬明、韓寒。曾有無數(shù)少男少女迷失在那虛無縹緲的《幻城》之中,但無論如何,蒼白代替不了血色,空泛代替不了充實。沒有哪個閱卷教師喜歡那種無病呻吟的情調(diào),所以,考場作文中得高分的往往是那些撥開云霧見真相的學生。
對于網(wǎng)絡盛行的“佛系”“吃雞游戲”“肥宅”許多同學都展現(xiàn)出了自己的思考。這些思考是有主動選擇性的,在表現(xiàn)個人喜好的同時又頗有對時代、民族、文化的深層思索。從而表現(xiàn)出了一種審美的理性。
此外,還有自由灑脫的網(wǎng)絡文化和五彩斑斕的外來文化,我們也可以作點審美的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