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實
在全球貿易領域,2018年發(fā)生了太多的大事。從3月開始,中美關系因貿易摩擦而蒙上了陰影,這給世界經濟貿易格局帶來了諸多的不確定性。另一場備受關注的沖突則發(fā)生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內部。圍繞WTO改革,各國進行了激烈交鋒。若美國訴求得到滿足,則在發(fā)展中國家待遇、協商一致原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相對弱勢成員獲得的保護會遭削弱;若美國訴求得不到滿足,WTO改革可能陷入僵局。WTO改革之爭,實際上是多邊貿易體系規(guī)則之爭。主動參與規(guī)則的制定,是主要經濟體在愈發(fā)激烈的全球經貿競爭中必須考量的問題。
全球經貿體系分化的趨勢日漸明顯。美國已成為全球多邊貿易體系中最不穩(wěn)定的因素,其通過不斷“退群”對現有世界治理體系產生沖擊,并試圖以雙邊談判的方式來解決與多個國家之間“不公平的貿易”,這種做法雖遭到來自各國的強烈抗議,但已經實質性影響到了世界經貿格局。這種逆全球化的行為,割裂了現有的全球貿易體系,使區(qū)域貿易協定(RTA)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多邊貿易協定。特別是以美加墨、美歐、美日、日歐等為代表的低關稅的多個雙邊體系正在形成,在這樣的形勢下,原有的全球經濟貿易體系日漸趨向分化。2018年12月30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正式生效,這標志著一個占據全球國內生產總值13%,擁有超5億人口的自由貿易體系初步形成。2019年2月1日,日本與歐盟的經濟伙伴協定(EPA)將正式生效,這標志著占全球經濟總量30%、占全球貿易總量40%的最大規(guī)模自由貿易區(qū)宣告成立。
面對世界新一輪大發(fā)展大變革大調整,中國繼續(xù)擴大開放、加強合作,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zhàn)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著力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的合作成果斐然,2018年中國利用外資1350億美元,同比增長3%,特別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非金融投資增長都快于全部進出口和全部對外投資增長。以中國為主導的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談判也有了實質性進展,80%的內容都已談妥,目前各方正在就剩余的20%內容全力沖刺,2019年RCEP“非常有可能完成”。RCEP人口占全球一半,貿易額占世界約三成,吸引全球1/5外國直接投資。一旦達成,對亞太乃至全球貿易格局都將產生巨大影響。
總之,伴隨WTO改革的深入以及區(qū)域貿易協定影響力的不斷增強,世界經貿格局必然會發(fā)生改變并面臨大調整。只有主動融入與更加開放,才能更好適應大趨勢,參與國際經貿規(guī)則的重構。中國通過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guī)則等制度型開放的轉變,以國內的開放推動世貿組織等國際多邊貿易體系的規(guī)則改革,必將有力推動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
責任編輯: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