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玲玲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 副主任醫(yī)師
陸紅梅 北京市肛腸醫(yī)院
春天陽氣升發(fā),萬物萌生,大自然生機勃勃,鮮花盛開,陽光明媚,正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jié)。但此時外出游玩,易誘發(fā)“桃花癬”。
小課堂
春季皮炎有什么癥狀?
面部與手背等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xiàn)紅斑、針尖至米粒大小的丘疹、水皰、滲液、結痂及脫屑。
可呈現(xiàn)苔蘚樣變,自覺瘙癢、灼熱、干痛。
皮膚敏感,風吹、日曬、洗臉和遇熱后會使癥狀加重。
多種化妝品使用后均感不適。
部分女性表現(xiàn)為雀斑增多或黃褐斑加重。
該病因為常發(fā)生于桃花盛開的春季,故而得名“桃花癬”,其實相當于現(xiàn)代醫(yī)學所說的面部皮炎。
春季皮膚新陳代謝加快,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增多,空氣中的花粉、浮塵等容易侵襲、黏附在面部。春季紫外線含量也驟然升高,如不注意防曬,面部黏附的污染物經(jīng)照射后溶解并被皮膚吸收,發(fā)生變應原作用,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紅、脫屑、瘙癢等一系列炎癥表現(xiàn),即為桃花癬。
約有30%的人會對紫外線產(chǎn)生過敏。春季時,人體對紫外線的敏感性最高;室內(nèi)工作的人對紫外線的敏感性比室外工作的人高;青年敏感性比幼兒及老年人高。因此,春季皮炎常見于20~40歲、室內(nèi)工作的女性。
另外,昆蟲叮咬、海鮮等也可能成為引發(fā)皮炎的過敏原。部分患者亦可能與卵巢功能障礙,消化功能障礙,習慣性便秘,精神緊張、疲勞,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貧血,維生素C、維生素B族缺乏等有關。
倘若患了春季皮炎,病情較輕者不需內(nèi)服藥物,可局部外涂硅霜、氧化鋅軟膏,以保護皮膚,減輕炎癥反應。小面積皮損,可短期外涂軟性類固醇激素藥膏或鈣調磷酸酶抑制劑軟膏等,皮質類固醇激素藥膏不可長期外用,以免形成激素依賴性皮炎。
皮疹較多、灼熱色紅者,可用礦泉水冷濕敷,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鐘。也可配合負氧離子冷噴治療,每天3次,每次10分鐘。
面部皮疹廣泛,反復發(fā)作、瘙癢嚴重者,可口服抗組胺藥物(即抗過敏類藥)。常用藥物有馬來酸氯苯那敏(撲爾敏)、氯雷他定、鹽酸西替利嗪等。
中醫(yī)認為,春季風木當令,陽氣升發(fā),多風熱之邪。風熱侵襲,拂于肌膚,隨陽氣上升發(fā)于面而見紅斑、鱗屑;或因素體血熱兼飲食不節(jié),脾胃運化失常,體內(nèi)積熱生濕,上蒸于面部而發(fā)病。
風熱外襲證宜清熱疏風,用消風散加減;濕熱證宜清熱利濕,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血熱蘊膚證宜涼血清熱,用犀角地黃湯或皮炎湯(朱仁康方)加減。
“桃花癬”是種過敏性疾病,并非真正的“皮癬”。常說的皮癬是一種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有股癬、手癬、足癬等。所以,治療“桃花癬”不能亂用治癬藥膏。
忌過敏原。得了春季皮炎,或是想要預防過敏的發(fā)生,首先要遠離過敏原。忌食刺激性食物,如牛羊肉、海鮮、辛辣食品及煙酒、咖啡等,這些食物可使瘙癢加重、皮疹加重或復發(fā)。另外,泥螺、莧菜、薺菜、萵苣、馬齒莧、薺麥、無花果、蘿卜纓等食物含光敏性物質較多,可誘發(fā)春季光敏性皮炎,故應少吃或不吃。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睡眠充足、精神愉悅、堅持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
忌搔抓。搔抓可使皮膚不斷遭受機械性刺激而變厚,甚至破損、引起感染。越搔抓越癢,越癢越抓,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
忌熱水燙洗。熱水燙洗會加重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紅腫加重,滲出液增多,加重病情。
忌肥皂。外出歸來勤洗臉,但需科學洗臉。肥皂等堿性大、香精多的物品,清除皮脂的力度太大,易使皮膚脂質膜損傷,引起皮炎加重。過熱的水洗臉、粗糙的毛巾擦臉等也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洗臉后,盡量使用成分簡單、溫和、保濕的護膚品。
忌日曬。戶外活動時要注意防曬,可適當外用遮光防曬劑。防曬劑宜在外出前10~15分鐘均勻涂于暴露部位的皮膚,使皮膚免受各種波段紫外線和可見光的損害。謹防一次性、長時間、強烈的日光暴曬,尤其是長期在室內(nèi)工作、缺乏暴露在日光下機會的人更應注意保護。如春游時要穿防曬衣、戴口罩。避免花粉過敏;戴上寬邊防曬帽或用傘遮陽,并在暴露部位涂抹防曬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