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遠
置酒會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懷才不遇”之際,于是乎借酒抒情,揮灑個淋漓盡致;飲酒賦詩,自古是文人一大樂事。李白的《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這篇散文,洋溢著詩情畫意,像一首優(yōu)美的詩,長期以來,膾炙人口。明代大畫家仇英還把它轉(zhuǎn)化為視覺形象,繪成圖畫,流傳至今。
李白的文章是天才的文章,筆勢大開大合,如行云流水,瀟灑飄逸,豪情縱橫的詩意。其中飽滿的熱情,昂揚的精神令人神清氣爽。本文一百一十九字,已把作者的氣魄才華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李白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此乃李白的本真!
在桃李芬芳的季節(jié),與自己的幾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煙的園中,映現(xiàn)在詩人眼中的是無限的陽春風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麗的文章。眾人談笑風生,擺酒設宴,四處春花飄香,清風輕輕拂來,席間各賦新詩,作不出詩的要罰酒三斗,一時間笑語盈盈,確是人生一大樂事!
這篇散文描寫了李白和其諸弟相聚,一同歌唱一同飲酒的情景,深刻地表現(xiàn)出天倫之樂和兄弟之情。又名《春夜宴桃李園序》。詩人李白與堂弟們在桃花園“夜宴”,究竟有哪些可樂之事?
美景之樂。春景秀美,風光旖旎。賞美景——陽春煙景、大塊文章、桃花園。“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薄瓣柎骸庇盟摹盁熅啊闭賳疚?,“大塊(大自然)”把她的“文章(大自然各種美好的形象、色彩、聲音等)”獻給我,豈容辜負!因而更應該“夜宴”。本句之所以成為名句,就由于它的確佳妙。第一,只用幾個字就體現(xiàn)了春景的特色。春天的陽光,暖烘烘,紅艷艷,多么惹人喜愛!“春”前著一“陽”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陣溫暖,眼前呈現(xiàn)一片紅艷。春天地氣上升,花、柳、山、水,以及其他所有自然景物,都披綃戴縠,分外迷人。那當然不是綃縠,而是彌漫于空氣之中的裊裊輕煙?!熬啊鼻爸弧盁煛弊?,就展現(xiàn)了這獨特的畫面。那“陽春”是有情的,她用美麗的“煙景”召喚我;那“大塊”也是有情的,她把絢爛的“文章”獻給我。既然如此,作為審美主體的“我”又豈能無情!自然主客擁抱,融合無間,其樂融融!
天倫之樂。兄慈弟恭,盡享天倫。序天倫——享受天倫之樂,而且相會于流芳溢彩的桃花園中,真是百倍歡樂?!疤靷愔畼肥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敘”法。那么,作者和他的從弟們是什么樣的人呢?南朝著名詩人謝靈運的族弟謝惠連工詩文,擅書畫,作者便說“群季(諸弟)俊秀,皆為惠連”。以謝惠連比他的幾位從弟,不用說就以謝靈運自比了?!拔崛嗽伕?,獨慚康樂”,不過是自謙罷了。人物如此俊秀,談吐自然不凡。輕柔的春風送來桃李的芬芳,大家飲酒吟詩暢敘天倫,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時辰?。∷归_長兄的寬廣胸懷,把人生的寵辱浮沉輕輕揮去,吐納借酒放歌的豪情。桃花芳園,天倫之樂,何等美好!
暢談之樂。諸位堂弟,各具才情,幽賞高談。高談轉(zhuǎn)清——賞的對象那么優(yōu)美,所以賞是幽賞;談的內(nèi)容那么歡樂,所以談是高談美景,烘托樂事,幽賞助長高談,從而把歡樂的激情推向高潮。群秀詠歌,高談幽賞,何等高雅!坐花醉月,暢談古今,何等浪漫!
賦詩之樂。佳詠伸懷,縱興釋懷。飲酒賦詩——“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毙值芟鄷ㄔ陆惠x,暢所欲言,其樂無窮,于是繼之以開筵飲宴?!帮w”字把兄弟們痛飲狂歡的場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痛飲固然可以表現(xiàn)狂歡,但光痛飲就不夠雅,他們都是詩人,痛飲不足以盡興,就要作詩。在這個歡暢的時候,正適合作者吟出雅逸的詩篇。
李白的“夜宴”之樂,與眾不同。與古人的同類作品相比,本篇確是別開生面,“自是錦心繡口之文”。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興盡悲來”的情緒轉(zhuǎn)換,開始寫樂,繼而寫悲,成了一個套子。李白同樣寫游宴,卻完全擺脫了“既喜而復悲”的陳套,給人以樂觀情緒的感染。本文以清新俊逸的風格,轉(zhuǎn)折自如的筆調(diào),記敘了作者與諸位堂弟在桃花園聚會賦詩暢敘天倫一事,慷慨激昂地表達了李白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人生追求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作者一上來先行議論,從感慨人生短暫、世事如夢起筆,說出夜宴的第一條緣由??墒墙酉聛聿⒉皇茄刂@個調(diào)子去進一步抒發(fā)悲觀、低沉的情緒,而是筆鋒一轉(zhuǎn),說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燭夜游”,去追尋人生的歡樂。援用“秉燭夜游”,他所表達的首先是一種珍惜時間、摯愛生活的情感,同時也流露了他當時仕途不達的郁悶和世事難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夢死地一味追求宴飲享樂,這從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作者寫春天風光之美麗誘人,從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園的另一個緣由,并極自然地過渡到記敘與從弟共敘“天倫之樂事”??梢?,開頭的一番筆墨即是作者有意的鋪陳,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諸多內(nèi)容。當然,這由感慨“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到轉(zhuǎn)而去記“樂事”抒“雅懷”的變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詩歌相同,反映著他那曠達、灑脫的性格特點。
李白有一種豁達、樂觀的精神,他認為正因為人生短暫,才應珍視生命,愛惜光陰,“秉燭夜游”。他覺得美景是春天對自己的恩賜,他感到能和兄弟們一同詠歌、高談、觀花、賞月并舉杯暢飲,乃是最大的樂趣! 作者以詩筆行文,洋溢著詩情畫意。雖然是文,卻和李白的詩一樣飄逸俊爽。這篇小品,景、情、思融和成一種美麗的意境。作品洋溢著蓬勃旺盛的春的氣息,光明洞徹,爽朗不盡,將生活升華到詩的高度。
李白性格豪放不羈,他的思想駁雜而矛盾。在儒家“達則兼濟”的思想影響下,李白有強烈的建功立業(yè)的抱負;在道家思想影響下,他蔑視權(quán)貴,追求個性自由、憤世疾俗的叛逆精神,有道家尤其是莊子思想的鮮明印記。入世和出世、積極和消極的矛盾都統(tǒng)一在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之中,他希望輔時濟世,建功立業(yè),然后嘯傲山林,浪跡五湖,全身遠禍。李白是盛唐的驕子,也是盛唐最出色的歌手,他的文章烙印著盛唐時代的樂觀、自信與豪邁。
李白的“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說是人生像夢。夢的特征是——“短暫”,所以這句話簡單來看就是“人生啊,它像做了一個夢那樣短暫,我們?yōu)槭裁床患皶r行樂呢?”其實啊——李白的“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不僅僅是世俗的及時行樂,盡管詩人說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樣的話,其中雖然有淡淡的哀愁,但這或許也是一種“逝者如斯”般的生命渺小、面對博大自然時的自然感慨,這里的潛臺詞、隱藏的真實意思應是“不舍晝夜”般的對生命與人生的珍惜,就像《古詩十九首》中說的那樣“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就是說我們應該抓緊時間享受美好人生,珍惜光陰做一些事情、事業(yè),它是對生命與生活的一種熱愛與執(zhí)著!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李白的“浮生若夢,為歡幾何”,自有獨到之處和過人之處:和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有相似的豪邁之處,更能表現(xiàn)出李白特有的那種高傲蔑俗、放蕩不羈的性格;體現(xiàn)出李白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豪情逸興;流露出李白飄逸瀟灑、豪邁縱情的詩意。李白的“及時行樂”,行的是“賞景之樂”“生命之樂”“親情之樂”“詩詞之樂”,行的是“生活之樂”“精神之樂”,乃至“靈魂之樂”。讀者欣賞和感悟“李白之樂”盡而上升到“學業(yè)之樂”“工作之樂”甚至“事業(yè)之樂”。千百年來我們在李白詩文光環(huán)的照耀下,暢懷自己自信的人生、快樂的人生和幸福的人生。
作者通聯(lián):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