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志,王 勝,張重梅,張 英,姬紅麗,倪健英,周益林,彭云良
(1.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nóng)業(yè)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四川成都 610066; 2.四川省農(nóng)業(yè)廳植物保護站,四川成都 610041; 3.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北京 100193; 4.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四川康定 626000)
小麥白粉病是由禾谷布氏白粉菌小麥專化型(Blumeriagraminisf. sp.tritici)引起的一種氣傳病害,在全世界各主要麥區(qū)廣泛分布和危害[1]。自20世紀(jì)70年代末以來,該病害在中國的發(fā)生范圍不斷擴大,危害程度不斷加重,已成為小麥生產(chǎn)上的最重要病害之一[2]。四川省位于中國大陸西南腹地,東部為川東平行嶺谷和川中丘陵,中部為成都平原,西部為川西高原,小麥生長環(huán)境差異大,種植結(jié)構(gòu)多樣化。小麥白粉病菌既能在川西北盆緣地區(qū)越夏,又能在成都平原越冬[3-5]。病菌無性和有性世代交替繁殖,在長期的進化與選擇中,形成了其獨特的群體結(jié)構(gòu)[6]。選育和利用抗病品種是控制該病害最經(jīng)濟有效的措施。但由于新毒性基因的產(chǎn)生及優(yōu)勢小種的變化,品種抗病性極易喪失。及時監(jiān)測該地區(qū)病菌群體毒性的演化,探索群體遺傳變異,對于制定更為有效的病害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利用26個單基因鑒別品種(系),對來自四川盆地不同地區(qū)189個菌株進行苗期毒性測定和分析,以期為四川省小麥抗白粉病育種和品種布局提供依據(jù)。
1.1.1 小麥白粉病菌菌株
2014-2016年在四川盆地小麥產(chǎn)區(qū)采集小麥白粉病菌閉囊殼標(biāo)樣,采用司權(quán)民[7]的方法進行閉囊殼釋放和單孢子堆分離純化,獲得試驗菌株189個,其中位于盆地西部郫縣、新都、廣漢和綿陽游仙、鹽亭、安縣、江油分離的菌株數(shù)分別為54、44、19個和6、36、10、5個,位于盆地東部敘永、內(nèi)江市中區(qū)、閬中、蒼溪和巴中分離的菌株數(shù)分別為2、2、6、1和4個。
1.1.2 小麥白粉病菌鑒別寄主
小麥白粉病菌繁殖品種Chancellor、26個單基因鑒別寄主品種(系)(表1),均由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提供。
將純化后的試驗菌株分別接種到健康的Chancellor一葉一心盆栽幼苗上,玻璃罩隔離培養(yǎng),頂端5層紗布封口以防止雜菌污染;18 ℃的恒溫室中,16 h光照培養(yǎng),繁殖菌種。5~7 d后,將26個單基因鑒別品種(系),播種于30 cm×20 cm×5 cm的搪瓷方盤內(nèi),以感病小麥品種Chancellor作為對照,套上透明塑料袋,在18 ℃恒溫室中隔離培養(yǎng)。當(dāng)?shù)谝蝗~片完全展開后,采用抖接法接種繁好的白粉菌分生孢子,每個菌株接種一套鑒別寄主[7]。待對照品種Chancellor完全發(fā)病后,參照盛寶欽[8]0~4級法,記載第一葉片的反應(yīng)型。其中,1~2型為抗病反應(yīng),菌株表現(xiàn)為無毒性;3~4型為感病反應(yīng),菌株表現(xiàn)為有毒性。
依據(jù)各菌株對各鑒別寄主的毒性譜,確定其毒性類型[9]。其中,特有毒性類型是指檢測頻率僅為1次的毒性類型,共有毒性類型是指兩個及其以上菌株含有的相同毒性類型。
根據(jù)毒性測定結(jié)果,將無毒性的菌株(0~2型)記為“0”,有毒性的菌株(3~4型)記為“1”,構(gòu)建“0-1”毒性矩陣,計算毒性基因頻率,并統(tǒng)計每個菌株所含有的毒性基因數(shù)(即毒性復(fù)雜度)。毒力頻率=有毒力的菌株數(shù)/供試菌株總數(shù)×100%。
基于“0-1”毒性矩陣,以Popgene1.32軟件[10]在假定哈丁·溫伯格平衡條件下,分別計算不同病菌群體多樣性參數(shù):觀察等位基因數(shù)Na(observed number of alleles)、有效等位基因數(shù)Ne(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基因多樣性指數(shù)H(Nei’s gene diversity)、信息指數(shù)I(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多態(tài)性位點數(shù)NP(the number of polymorphic loci)和多態(tài)位點百分率P(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根據(jù)Nei’s遺傳距離,構(gòu)建UPGMA(unweighted pair-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means)毒性聚類圖。整個數(shù)據(jù)分析過程,連鎖不平衡LD測驗(linkage disequilibrium)顯著性水平P值為0.05,中性檢驗采用1 000次隨機抽樣。
表1 四川盆地小麥白粉病菌毒力頻率Table 1 Virulence frequencies of 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in Sichuan Basin
189個菌株對26個抗病單基因鑒別品種(系)中的6~21個具有毒性,平均14.04個。其中,盆地西部病菌群體對6~21個單基因品種(系)具有毒性,平均為13.97個;盆地東部病菌群體對9~19個單基因品種(系)具有毒性,平均為14.93個(表2)。189個菌株總計檢測出183種毒性類型,其中盆地西部171種,盆地東部15種。僅出現(xiàn)1次的毒性類型有178種,占97.27%,盆地西部和盆地東部病菌群體各自占98.25%和80.00%。
盆地西部和東部病菌群體共有毒性類型有3組(表3),分別是毒性類型V1a、2、3a、3b、3c、3d、3e、3f、4a、4b、5a、6、7、8、13、17、19、30,盆地西部檢測出2次(鹽亭,2014年;鹽亭,2015年),東部1次(巴中,2015年);毒性類型V1a、2、3a、3b、3c、3d、3e、3f、4a、4b、5a、6、7、8、17、19、30,盆地西部1次(安縣,2015),東部1次(巴中,2015年);毒性類型V1a、2、3b、3c、3d、3e、3f、4a、4b、5a、5b、6、7、8、19、30、Era、XBD,盆地西部1次(郫縣,2014年),東部1次(蒼溪,2014年)。此外,盆地西部檢測到另外2組共有毒性類型,各出現(xiàn)2次,分別是毒性類型V1a、2、3a、3b、3c、3d、3e、3f、4a、4b、5a、5b、6、7、8、19、30、Era(鹽亭,2014;郫縣,2015年)和V1a、3a、3b、3c、3e、3f、4a、5a、6、7、8、17、19、30(鹽亭,2014;郫縣,2016年)。
表2 四川省盆地小麥白粉病菌毒性類型Table 2 Virulence types of 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表3 四川盆地小麥白粉病菌毒性類型及其分布Table 3 Virulenc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in Sichuan Basin
毒性類型:僅列出含有≥2個以上菌株的類型,括號內(nèi)容為采集地點及年份。
Virulence types: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isolate,and the origin is presented in the brackets.
189份小麥白粉病菌株在26個單基因鑒別品種(系)上的毒力測定結(jié)果顯示,供試菌株群體對抗病基因Pm1a、Pm2、Pm3b、Pm3c、Pm3e、Pm3f、Pm4a、Pm4b、Pm5a、Pm6、Pm7、Pm8、Pm19、Pm30的毒力頻率高于60%,對Pm1c、Pm12、Pm16、Pm21和Pm24的毒力頻率低于20%(表1)。其中,對Pm21的毒力頻率為0,即未檢測到對其表現(xiàn)出有毒性的菌株。
個別基因在東西部間的分布差異較大(表1)。其中,供試菌株群體對Pm3d的毒力頻率,在盆地西部和盆地東部分別為47.13%和93.33%;對Pm13的毒力頻率,分別為17.24%和40%,盆地西部<盆地東部;而對Pm1c、Pm12、Pm16和Pm24的毒力頻率則相反,盆地西部>盆地東部。
小麥白粉病菌群體毒性多樣性結(jié)果顯示,189份樣品的觀察等位基因數(shù)、有效等位基因數(shù)、基因多樣性指數(shù)、信息指數(shù)、多態(tài)性位點數(shù)和多態(tài)位點百分率分別是1.961 5、1.506 3、0.301 4、0.460 1、25和96.15%,說明四川盆地小麥白粉病菌其毒性多樣性比較豐富(表4)。
地區(qū)間病菌群體存在一定的差異,盆地西部和盆地東部白粉菌群體的基因多樣性指數(shù)分別為0.300 5和0.273 5,信息指數(shù)分別為0.459 2和0.408 2,多態(tài)位點百分率分別為96.15%和76.92%。盆地西部病菌群體毒性多態(tài)性整體上高于盆地東部。
189個菌株毒性聚類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當(dāng)Nei’s遺傳距離為25.0時,供試菌株被分為三大類群,來自盆地東部的2個菌株聚為第一個大類群,來自盆地西部的5個菌株聚為第二個大類群,此兩類群均為低毒菌株,其毒性譜變化范圍為6~11,其余182個菌株聚為第三個大類群。在Nei’s遺傳距離取值24時,第三個大類群可分為兩個亞類群。第一個亞類群包含13個菌株,低毒,其毒性譜范圍為6~13,其中1個來自于盆地東部,12個來自于盆地西部。剩余169菌株為第二個亞類群,包含盆地西部菌株157個和盆地東部菌株12個(圖1)。
表4 四川盆地小麥白粉病菌群體毒性多樣性指數(shù)Table 4 Virulence diversity parameters of 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 in Sichuan basin
Na:觀察等位基因數(shù);Ne:有效等位基因數(shù);H:基因多樣性指數(shù);I:信息指數(shù);NP:多態(tài)性位點數(shù);P:多態(tài)位點百分率。
Na:Observed number of alleles;Ne:Effective number of alleles;H:Nei’s gene diversity;I: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NP:The number of polymorphic loci;P: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盆地東部菌株,其他為盆地西部菌株
▲:East Sichuan Basin isolates,the others were derived from West Sichuan Basin
圖1四川189株小麥白粉病菌毒性聚類圖
Fig.1Virulencedendrogramof189wheatpowderymildewisolatesinSichuan
小麥白粉病是大區(qū)流行病害,四川盆地及其西部山區(qū)是小麥白粉病的常發(fā)區(qū)和重發(fā)區(qū)[11],分析該地區(qū)小麥白粉病菌群體的毒性結(jié)構(gòu)及其動態(tài)變化,了解四川省小麥白粉病抗性基因的抗性現(xiàn)狀,對于整個西南地區(qū)乃至東部地區(qū)小麥白粉病的流行預(yù)測和防治都有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小麥抗白粉病基因Pm1a、Pm2、Pm3b、Pm3c、Pm3e、Pm3f、Pm4a、Pm4b、Pm5a、Pm6、Pm7、Pm8、Pm19、Pm30抗性較差,其毒性頻率已超過60%,不適合在四川省抗病育種和生產(chǎn)上繼續(xù)使用。而攜帶有Pm1c、Pm12、Pm16、Pm21和Pm24的品種和抗源均可在育種或生產(chǎn)上應(yīng)用,其毒性頻率變化范圍為0~20%,這與小麥白粉病全國大區(qū)流行趨勢基本一致[12-14]。作為我國目前抗白粉病譜最廣的基因,Pm21已被成功轉(zhuǎn)入到許多小麥品種中,且在多個省份或區(qū)域中表現(xiàn)為免疫[15-17]。近十年對Pm21表現(xiàn)毒性菌株的報道時有發(fā)生[11,18-20]。本研究未監(jiān)測到對Pm21表現(xiàn)出有毒性的菌株,后期應(yīng)繼續(xù)關(guān)注。
除了受大區(qū)流行趨勢的影響,小麥白粉病菌還呈現(xiàn)區(qū)域流行特點。本研究中,Pm3d、Pm13、Pm1c、Pm12、Pm16和Pm24,在盆地西部和盆地東部的毒力頻率差異較大,其原因可能與各地區(qū)小麥品種的選擇壓力有關(guān)。特有毒性類型的大量存在,表明各地區(qū)的病菌都在以適應(yīng)當(dāng)?shù)氐姆绞竭M行獨立的進化,而盆地西部病菌群體毒性類型更多,毒性譜變化范圍更廣,毒性多樣性指數(shù)更高,除了與各地區(qū)小麥品種的選擇壓力有關(guān)外,還可能與盆地西部、川西北、隴南越夏菌源交流有關(guān),值得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