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忠浩
在《紅樓夢》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中,真正長壽的屈指可數(shù),劉姥姥是壽魁,賈母其次。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賈母問劉姥姥多大年紀,劉姥姥忙起身答道:“我今年75歲了?!辟Z母向眾人道:“這么大年紀了,還這么硬朗。比我大好幾歲呢!”賈母享年83歲,在她“壽終歸地府”時,劉姥姥還健在,甚至后來還為搭救巧姐兒而奔波,她的思維、行動也未見老態(tài)龍鐘。賈母和劉姥姥出身懸殊,一個是豪門巨富,一個是清貧農(nóng)家,她們之所以長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一個“樂”字。
恬淡達觀
賈母從“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的史家,嫁到“白玉為堂金做馬”的賈家,雖然一生榮華富貴,錦衣玉食,但很恬淡達觀,不像王熙鳳工于心計,不像林黛玉多愁善感,不像尤三姐猛烈剛強,也不像賈迎春柔弱懦怯。對賈府日常事,事無巨細,一概讓鳳姐去打理。她自己說:“樂得都不管,說說笑笑,養(yǎng)身子罷?!逼鋵?,人老了以后,理應(yīng)多關(guān)心自己的飲食起居和身體健康,恬淡也是一種延緩衰老的好方法。
賈母的達觀突出表現(xiàn)在“散余資賈母明大義,復(fù)世職政老沐天恩”一回中,當時賈府失寵,遭逢厄運,突然被抄家,賈赦被革去世職充軍,賈珍又被遣往海疆。全家人驚慌失措,悲傷啼哭。王熙鳳又驚又慚,病情加重。賈母開始雖也“驚嚇氣逆”,但很快便和緩過來。她拿出自己的全部私房積蓄接濟大家,一項一項分派,還說:“我所剩的東西也有限,等我死了,下剩的都給服侍我的丫頭。”后來又“想個法兒”,叫家人“熱鬧一天才好”,拿出錢來給孫媳婦寶釵“辦個生日”。充分表現(xiàn)她遇事想得開以及達觀的心態(tài)。
人生有三態(tài),悲觀、樂觀和達觀。悲觀的人在山腳下看世界,只見到幽冥小徑;樂觀的人在山腰看世界,看到的是柳暗花明;達觀的人在山頂看世界,看到的是天廣地清。達觀就是豁達樂觀,不論身處順境或者逆境,面對成功或者失敗,都能做到“不以物善,不以己悲”,好壞都能拿得起、放得下。
心態(tài)年輕
賈母雖年事已高,但心態(tài)年輕,愛熱鬧。她常說:“我是個極愛快樂的人,嚼得動的吃兩口、睡一覺。悶了時和這些孫子孫女們頑笑一回就完了?!泵糠旯?jié)日,賈母必與晚輩們在大觀園內(nèi)閑逛、看戲、玩樂、散心,有說有笑。賈母親近小輩,一則是享天倫之樂,二是年輕人氣血旺,樂事多,和他們在一起使她自己的心情也得到調(diào)節(jié)。
慈善為懷
賈母雖是封建家族長者,但她“憐貧恤老,齋僧布施”,以慈善為懷。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賈母陪她游大觀園,瀟湘館的土地上蒼苔滿布,劉姥姥不走石子甬道,偏走土地,不料“咕咚”一聲,一跤跌倒,眾人都拍手呵呵大笑。賈母笑罵道:“小蹄子們,還不挽起來,只站著笑!”劉姥姥爬起來后,賈母問她:“可扭了腰沒有?叫丫頭們捶捶?!?/p>
一次,到清虛觀燒香,小道士誤撞鳳姐被追打,賈母忙喝住道:“別嚇著他,倘或嚇著怪可憐的,他老子娘豈不痛呢?”隨后命人給小道士幾個錢買果子吃,還交代“別叫人難為了他”。元宵節(jié)看戲到深夜,賈母便命“將戲暫歇,小孩子們可憐見的,也給他們些滾湯熱菜的吃了再唱”。
心地善良的人能延緩衰老??鬃诱f“仁者壽”(《論語·雍也》),“大德必得其壽”(《中庸》)。從心理衛(wèi)生的角度來說,心地和善,助人為樂,能使精神得到安慰,心理得到平衡,有利于促進和保持身心健康,為抗衰老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知足常樂
壽魁劉姥姥是個貧苦農(nóng)民,淳樸、善良,她的長壽之道是知足常樂、樂觀開朗,用她自己的話說:“守多大碗兒吃多大的飯。”知足常樂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追求。我國古代就有“布衣得暖勝似錦,粗茶淡飯亦香甜”之說。知足常樂使人行也安然,坐也安然,貧也安然,苦也安然。知足常樂并不是聽天由命,而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賈寶玉初試云雨情,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一回中寫道,劉姥姥女婿王狗兒坐困窮鄉(xiāng),過冬的衣食尚無著落。正在一籌莫展之際,劉姥姥便想出了去榮國府的主意,說:“咱們謀到了,靠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睆娎线^去跟金陵王家聯(lián)宗的關(guān)系,第二天一早拖著外孫板兒“撿出老臉去碰碰運氣”。經(jīng)過努力帶回二十兩銀子,夠莊戶人家吃一年的了??梢?,劉姥姥即使家道艱難,也不怨天尤人,心胸開闊,不去攀比,積極進取,樂在其中。
灑脫幽默
劉姥姥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即使身處侯門望族之中,也不盲目自卑。在二進榮國府時,即使鳳姐、鴛鴦拿她取笑開涮,她仍然明智、豁達地說:“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么惱的!你先囑咐我,我就明白了,不過大家取個笑兒?!兵P姐拿了一盤子花給劉姥姥插了滿頭,賈母看不下去了,說:“你看她把你都打扮成老妖精了?!眲⒗牙疡R上笑著說:“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fēng)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索性作個老風(fēng)流!”她的大度、灑脫、豁達可見一斑。劉姥姥給大家?guī)須g樂,同時也讓自己的心情為之愉悅。由此可見,幽默是老年人保持心情愉快、健康長壽的好方法。
以樂為先
以上所述,賈母和劉姥姥都做到了“以自然之道,養(yǎng)自然之生”。以生存環(huán)境而言,農(nóng)村田野是劉姥姥生息勞作之地,而賈母卻生活在深宅大院、丫鬟奴仆成群的富貴之家。關(guān)鍵在于各安其分,順乎自然。她們各有自知之明,才能樂在其中。劉姥姥是貧苦中求樂,賈母則是享福中求樂,樂以忘憂。只要心態(tài)擺平,不管衣食住行等客觀條件如何,保持平常心,時刻都能覺得舒坦、自在。
賈母、劉姥姥以樂為先的長壽之道,對今天的老年人也有一些啟示,要重視自己的精神生活,只要自己去尋求、開拓,就能實現(xiàn)老有所樂。樂在心中求,壽在樂中生。
(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