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映祥
廣東省梅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514000
現(xiàn)階段,長春西汀在我國臨床上有著較為廣泛的應用,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一種重要藥物,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促進病情恢復[1]。本文將著重分析長春西汀在老年急性腦梗死中的應用對改善患者血流動力學和神經功能缺損癥狀的干預作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將本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接診的老年急性腦梗死患者66例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3例。試驗組中男18例,女15例,年齡60~84歲,平均年齡(68.25±3.17)歲;對照組中男19例,女14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68.92±3.46)歲。兩組患者經頭部MRI和CT等檢查明確診斷,且對此研究均知情,病歷資料完善,耐受此研究所用藥物。排除標準[2]:低血壓者,過敏體質者,腦出血者,近期接受過抗凝治療或應用過溶栓藥物者,依從性較差者。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試驗組應用長春西汀治療:將長春西汀(北京紅惠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021026)20mg在濃度為50g/L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稀釋后,靜脈滴注,1次/d,需維持治療14d。對照組應用維腦路通治療:靜脈滴注維腦路通(青島金峰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021107)注射液(0.4g)+生理鹽水(250ml),1次/d,維持治療14d。治療期間,對兩組都施以常規(guī)對癥支持治療,比如:營養(yǎng)神經以及脫水治療等。
1.3 評價指標 根據(jù)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NIHSS)[3]的評分標準對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作出評價,得分越高,提示神經功能缺損的程度越重。選擇Medesonic Transpect TCD儀,同時利用脈沖多普勒儀,設置頻率為2MHz,從顳窗開始進行探測,控制探測深度為50~65mm,需要對患者雙側大腦中動脈的平均流速以及峰流速進行檢測,同時對雙側大腦中動脈流速對稱性(DVp)和差值(DVm)進行仔細觀察。
2.1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的NIHSS評分比對照組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NIHSS評分對比分)
2.2 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 治療前,兩組DVm、DVp、平均流速、峰流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結束后,試驗組的DVm和DVp指標比對照組低,平均流速和峰流速比對照組高,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對比
臨床上,腦梗死作為一種常見病,主要由急性腦血管閉塞所致,可引發(fā)腦組織缺血壞死情況,經搶救治療后能夠存活下來,也容易遺留后遺癥,從而對其生活質量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早期正確的治療對于老年腦梗死患者來說尤為重要。目前,臨床通常采取保護腦細胞、改善微循環(huán)、抗凝與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規(guī)療法。對于腦梗死患者來說,其通常存在血流動力學異常的情況,而血流動力學異常則是腦梗死發(fā)生以及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有報道稱[4],腦梗死的血流動力學異常具有可逆性,只要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在較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從而有助于抑制其病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
長春西汀為吲哚類生物堿藥,能夠對機體外血栓的形成進行有效抑制,并能起到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腦血流量以及減輕腦血管阻力等作用[5],在現(xiàn)階段中被廣泛應用于腦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工作當中,能夠對患者的腦氧供以及腦灌注進行有效地改善。多項研究表明[6],長春西汀在提高腦梗死病患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認知功能這兩方面上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和意義,為此,臨床醫(yī)師在治療腦梗死病患時,可優(yōu)先考慮使用長春西汀。本文中,試驗組治療后的NIHS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且DVm、DVp、平均流速、峰流速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應用長春西汀不僅有助于緩解老年急性腦梗死病患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同時還能顯著改善其血流動力學指標,建議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