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占國
許多在職的老師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品行和學習成績良莠不齊,差異性很大。社會需要合格有用的人才;家長期盼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老師希望自己的辛勤努力的工作,換來突出的成績,良心趨勢老師巴望自己教的學生個個品學兼優(yōu)。可往往總是出現(xiàn)自己教的學生,有一部分事與愿違?!氨鶅鋈叻且蝗罩?,造成學生品學差異,不是短時間的結(jié)果,而且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影響學生成長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大的環(huán)境:家庭、學校、社會。
一、家庭教育不容忽視
產(chǎn)生學生品學差異性的根本,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是起跑線。孩子從無知到初知再到有知識、有文化。直到走向社會,能否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孩子從牙牙學語開始,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道德觀念的趨向,思想意識,理想目標。都離不開家庭環(huán)境、父母的影響。所謂的“環(huán)境造就人”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視的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未來?!凹彝ソ逃g的差異成為學生成長發(fā)展的新的制約因素。家長之間的教育責任差距、個體素質(zhì)差距、家庭教育水平差距對孩子成長的影響越來越大,家庭教育成為教育不均衡的一個明顯甚至是主要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許多家庭,不能為學校輸送合格的學生,從而使學校教育不能優(yōu)質(zhì)均衡的發(fā)展。
1.培養(yǎng)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教育的第一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孩子要成才,必須首先學會做人。而真正促使孩子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道德品性端正的根基就是感恩、孝道方面的教育。
2.家長的語言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愛孩子,這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蔽蚁嘈琶總€做父母的都愛自己的孩子,都是真心愛孩子的,這一點不容置疑。但每當遇到自己的孩子不聽話、犯了錯誤、由于調(diào)皮惹出禍端、考試成績使自己不滿意等等,絕大多數(shù)父母,忘卻了愛的方式,就會表現(xiàn)得面目猙獰,行為不當。愛的真正價值,不在于你是誰,而是和你在一起,我變成了誰。
據(jù)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20%的表述是積極和鼓勵的。
根據(jù)密歇根大學的伊森·克羅斯博士的一項實驗:當一個人受到語言暴力攻擊時,他的情緒疼痛在大腦區(qū)域反應,和身體疼痛極為相似,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驗到了幾乎相同級別的疼痛。意思是說,當孩子受到父母辱罵的那一刻,孩子情緒上遭受到的創(chuàng)傷,和身體受到傷害的疼痛程度是不相上下的。
因此,當父母的應當懂得考慮孩子的感受,對孩子多一些尊重和接納。遇到問題,了解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正確溝通,合理解決。許許多多的事情,在父母看來是很容易的,但對孩子來說卻是非常困難的。家長要設(shè)身處地、換位思考,細心對待。對孩子的成長教育,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耐心地引導,清楚的告訴孩子,希望他們做什么,怎樣去做,孩子必然能夠更加積極面對生活。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不可放任,更不可放縱,但一定要懂得放手。家長的一言一行,乃至一個表情,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的語言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二、教師素質(zhì)的高低和責任心強弱,也是造成學生品學差異性的因素
學校是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引導、修正教育的場所。而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老師。因此,老師如果具備精湛的技藝,優(yōu)秀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崇高的敬業(yè)精神等等,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一個好老師,嚴于律己,胸懷坦蕩,誠實守信,淡泊名利,衣著得體,言行文明,舉止大方。會影響一代甚至幾代人。那么什么樣的老師才能使學生品學差異性更小呢?學生心目中喜歡的老師是什么樣的呢?
1.身教重于言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首先,教師的儀表要端莊大方,穿戴打扮要得體,不敢隨便;說話要嚴謹、和藹可親,不敢隨意;態(tài)度不能生硬;否則將會拉大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使學生對老師敬畏,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老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起到示范和引導作用,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持久的、深遠的影響。因為老師本身就是一本書,是道德的引導者,老師言行能告訴學生怎樣做人。因為所有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愿意模仿老師。如果是優(yōu)秀教師,學生會崇拜他,處處維護他,“有其師必有其徒”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很多老師能深切的體會到,學生的行為里有老師的影子。因為“影響”是教育的第一個名字。比如說,學生的字和教他的老師的字特別像;老師的朗讀特別好,那么學生的朗讀水平也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其次,字跡不能潦草。老師一定要研究一點書法,要把字練好。告訴學生練字的重要性。人的第一張臉,就是臉面,是爹媽給的,是與生俱來的;而字,是人的第二張臉,字是人的第一張名片,是自己給的。它也代表著自己給別人的印象是作用,所謂的“字如其人”就是這個道理。
學生模仿老師的地方很多,無論是優(yōu)點或是缺點,甚至有些學生連老師走路的姿勢也都模仿。所以我們要“寫”好老師這本書。
2.責任心的培養(yǎng)與否影響學生品學的差異性
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是每一個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是健全人格的基礎(chǔ),也是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的保障,更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獲得事業(yè)成功至關(guān)重要的人格品質(zhì)。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家長往往非常關(guān)注孩子成績的好壞,卻忽視了責任心的培養(yǎng)。教師和家長都要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要讓學生從小懂得:對待任何事物要有責任心!尤其是對待學習,讓孩子明白:學習,那是一份責任。我們有必要重新認識這個問題,關(guān)注這個問題。因為它不僅關(guān)系著孩子個人、關(guān)系著家庭,更關(guān)系著社會的安定和發(fā)展。
總之,造成學生品學差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