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薛己《內科摘要》學術思想探析

2019-03-25 09:10:07蔡泳源李奕祺
福建中醫(yī)藥 2019年6期
關鍵詞:朝服卷上八味

蔡泳源 ,李奕祺 ,2

(1.福建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福建 福州 350122;2.福建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脾胃學科,福建 福州 350122)

薛己,字新甫,明代著名醫(yī)家,私淑李杲,是其脾胃論思想重要繼承人,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培補腎命,對“培補脾腎、滋其化源”之法有更深的闡述,是明清溫補學派的重要開創(chuàng)者,著有《內科摘要》《保嬰撮要》等經(jīng)典醫(yī)書?!秲瓤普肥侵袊t(yī)學史上最早以內科為名的醫(yī)學著作,其中列舉了元氣虧損內傷外感、脾腎虧損停食泄瀉、命門火衰不能生土等多種內科虧損病證的證治。其雖皆為虛損之證,但治法各異,并非皆用溫補。本文通過探究《內科摘要》中的用藥特色,辨析薛己獨特的學術思想。

1 治病求本,慎瀉慎補

《明醫(yī)雜著》云:“治病必求于本,本于四時五臟之根也?!保?]治病求本,重視內治,是薛己一貫的學術思想,臨床治療中,特別注重五臟,實則瀉之,虛則補之,治病求本,慎瀉慎補。

1.1 因虛致實,當補不當瀉 《內科摘要》中記載各類虛損病證,病程相對長,多因患者自治失治、他醫(yī)誤治者為多,或只瀉不補,或先瀉后補,或妄用補藥。如胸滿脘痞似氣滯者,用大黃、黃芩、黃連、枳實、厚樸、檳榔等清熱下氣藥;腹脹納呆似食積者,用枳術丸、二陳湯等行氣消導藥;遺精、小便淋漓似下焦火證者,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等清熱瀉火藥。

以上所載病證,本為虛證,陰陽失調使氣血津液運化失司而阻滯,如因脾胃虛寒氣陷而腹脹停食,治法理應以補氣升清散寒為主,卻虛實不分,用枳術丸、二陳湯行氣消積、健脾化痰。然枳術丸專為食傷脾胃而設,二陳湯以行氣化痰為用,皆無補益脾胃之功,反瀉去脾胃之氣,加重病情。因此,在治療因虛致實證中,瀉法不再局限于瀉下導滯、泄熱、逐水、祛瘀等法,凡是能耗損氣血,加重本虛之象如祛風、發(fā)表、行氣、活血、清熱、化痰、利濕等治法,皆屬于瀉法。

卷上《飲食勞倦虧損元氣等癥》記載:“大尹徐克明因飲食失宜,日晡發(fā)熱,口干體倦,小便赤澀,兩腿酸痛,余用補中益氣湯治之。彼知醫(yī),自用四物、黃柏、知母等劑,反頭眩目赤、耳鳴唇燥……;又用四物、芩、連、枳實之類,胸膈痞滿,飲食少思,汗出入水;再用二陳、芩、連、黃柏、知母、麥冬、五味,言語譫妄,兩手舉拂,屢治反甚。”[2]此患者初為飲食失宜,氣虛發(fā)熱,當補氣升清而散虛火,然患者妄用養(yǎng)血清火之劑,欲清而反熱,欲寬而反塞,致脾氣血兩虛,傷及肝腎,因此薛己用歸脾湯、八珍湯治之,以培補氣血。其云:“大凡足三陰虛,多因飲食勞役,以致腎不能生肝,肝不能生火而害脾土不能滋化,但補脾土。 ”[2]

因此,治療因虛致實的虛實夾雜證,薛己認為當補而不當瀉。其云:“大凡雜癥屬內因,乃形氣病氣俱不足,當補不當瀉,傷寒雖屬外因,亦宜分表里虛實,治當審之。 ”[2]

1.2 辨明虛實,當瀉不當補 薛己秉持溫補思想和用藥方法,在臨床治療中常用補法,然其曰:“有是病而用是藥”,倘若確為實證,當瀉則瀉,以瀉為補。

如卷下《脾胃虧損暑濕所傷等癥》記載:“大司徒李浦汀南吏部少宰,時患黃疸,當用淡滲之劑,公尚無嗣,猶豫不決。余曰:有是病而用是藥,以茵陳五苓散加芩、連、山梔二劑而愈?!保?]此患者以中焦?jié)駸釣椴。从衅⑽钢撓?,因此萬不可用參、芪等補藥,應淡滲利濕而清熱,薛己用茵陳五苓散加減治療,正得其意。

薛己亦靈活運用古方治療其他實證,如肝火內擾、肝郁乘脾、大腸濕熱、中焦蓄血等證。肝火內擾、肝郁乘脾者,薛己最常用小柴胡湯,或兼梔子、黃連清熱瀉火,或兼茯苓、陳皮等補益脾土,或兼當歸、川芎、地黃等養(yǎng)陰生血;大腸濕熱則用芍藥湯加大黃;中焦蓄血則用桃仁承氣湯、下瘀血湯等攻下逐瘀。

但瀉法易傷正,若以實證為主,兼生虛象,薛己認為應瀉中并補、兼顧脾腎,如卷下《脾肺腎虧損小便自遺淋澀等癥》中:“商主客,素膏梁,小便赤數(shù),口干作渴,吐痰稠黏,又寸關數(shù)而有力,此脾肺積熱遺于膀胱,用黃芩清肺飲調理脾肺,用滋腎、六味二丸,滋補腎水而愈。 ”[2]

總之,薛己強調辨證施治,當瀉則瀉。但治病求本,對于因實致虛、虛實夾雜者,應斟酌病情,補瀉并用,顧護脾腎之本。

突然靜秋頓住動作。甚至,楚墨聞不到她的呼吸。她仍然垂著眼,只是楚墨從她的眸子里,看到一朵稍縱即逝的浪花。少頃,靜秋抬起頭,四目相對,靜秋的嘴角,輕輕抽動一下。

2 調脾胃,補氣升陽解郁

薛己重視調護脾胃,認為脾胃之氣宜升而不宜降,宜和而不宜郁?!睹麽t(yī)雜著注·卷一·醫(yī)論》云:“人以脾胃為本,納五谷,化精液,其清者入榮,濁者入胃。陰陽得此,是謂之橐龠。”[1]脾胃不足則生諸癥,如卷上《元氣虧損內傷外感等癥》中云:“中滿者,脾氣虧損也;痰盛者,脾氣不能運也;頭暈者,脾氣不能升也;指麻者,脾氣不能周也”。[2]其最常用補中益氣湯,或六君子湯、歸脾湯等治療。

補中益氣湯為李杲所創(chuàng),用于治療內傷熱中證,以補氣、升陽、瀉陰火為治法,薛己則強調用此方補氣升清,治療脾胃虛弱、元氣下陷證,并隨證加減:若兼痰濕,加茯苓、半夏、砂仁等;若虛寒下陷,常加炮姜、桂枝、附子等。

如卷上《脾胃虧損停食痢疾等癥》:“通府薛允頫,下血,服犀角地黃湯等藥,其血愈多,形體消瘦,發(fā)熱少食,里急后重。此脾氣下陷,余用補中益氣加炮姜,一劑而愈?!保?]此患者因病損傷氣血,又誤服涼血清熱之劑,更中傷脾胃,使陽氣不生,陽氣不足則無力升提,故陷于下焦,里急后重;又兼血虛而運化失司,久則虛寒內生。因此,方用補中益氣湯,兼炮姜溫中攝血,無不對證。

薛己亦重視脾胃氣郁血虛之人的治療。此類病患常為婦人,素“懷抱郁結”,導致肝氣不舒,脾氣為之郁結,氣郁則化火,火氣攻沖,迫血妄行,久則致氣虛而不能攝血。因此,薛己主用歸脾湯,或兼柴胡、梔子補氣養(yǎng)血兼清泄郁火。卷上《各癥方藥》如此說明:“四物湯治肝脾腎血虛發(fā)熱,或日晡熱甚,頭目不清……若脾氣郁而虛,宜用歸脾湯;四君子湯之脾胃虛弱,飲食少進……若因脾經(jīng)郁結而致,宜歸脾湯。 ”[2]

3 益腎命,滋化源生水火

薛己強調腎命之本?!峨y經(jīng)經(jīng)釋·三十六難》云:“腎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原氣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保?]命門之火藏于腎水中,主溫煦而升腎氣,因此腎之虛損,有無水與無火之分。

無水則不能制火,為陰虛火旺,薛己主用六味地黃丸治療。如卷下《脾腎虧損小便不利肚腹膨脹等癥》:“大伊劉天錫內有濕熱,大便滑利,小便澀滯,服淡滲之劑,愈加滴瀝,小腹腿膝皆腫,兩眼脹痛,此腎虛熱在下焦,淡滲導損陽氣,陰無以化,遂用地黃、滋腎二丸,小便如故。 ”[2]

若因無水而火不歸經(jīng),虛火外越,薛己主張用加減八味丸,即六味地黃丸加肉桂。如卷上《腎虛火不歸經(jīng)發(fā)熱等癥》中:“大伊沈用之不時發(fā)熱,日飲冰水數(shù)碗,寒藥二劑,熱渴益甚……法當補腎,用加減八味丸,不月而愈。 ”[2]

為滋補腎命,薛己常以六味地黃丸為主,滋養(yǎng)腎陰。并在此基礎上靈活加減,創(chuàng)加減八味丸、八味丸等方藥補養(yǎng)命門。雖僅一、二味藥之差,但功效大不相同。加減八味丸只添肉桂一味,主以培補腎陰,兼引火歸元、固攝元陽之功,即陽中求陰,使陰盛而陽化;八味丸又增附子,于滋陰之中大補命門之火,即陰中求陽,使陽旺而陰生。

4 補脾腎,陰陽同調

薛己重視脾腎,腎水中蘊涵命門之火,火為土母,火旺則能溫養(yǎng)脾土;火衰則土敗。若因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致脾腎陽虛,常合用補中益氣湯與八味丸。如卷上《脾腎虧損頭眩痰氣等癥》:“先兄體貌豐偉,唾痰甚多,脈洪有力,殊不耐勞,遇風頭暈欲仆,口舌破裂……服八味丸及補中益氣湯加附子錢許既愈……”[2]

薛己強調脾腎,并注重五臟生克制化,陰陽同調,其云:“經(jīng)曰: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又云:虛則補其母,當用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以補其母,尤不宜用苦寒之藥。”“大凡足三陰虛,多因飲食勞役,以致腎不能生肝,肝不能生火而害脾土不能滋化,但補脾土,則金旺水生,木得平而自相生矣。”[2]其常合用補中益氣湯與六味地黃丸,如卷上《元氣虧損內傷外感等癥》云:“大尹劉孟春,素有痰,兩臂作麻,兩目流淚,服祛風化痰藥,痰愈甚,臂反痛不能甚,手指俱攣……遂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不三月而痊。 ”[2]

5 分時用藥,多臟同調

薛己常合用補中益氣湯類和地黃丸類補益脾腎,但為求更好療效,其根據(jù)天時及體內陰陽變化,采用分時用藥的治療方法,促進體內陰陽平衡[4]。

5.1 朝服補中益氣湯法 薛己常用“朝服補中益氣湯”法,以補益脾胃而舉元氣,兼滋養(yǎng)真陰。卷上《元氣虧損內傷外感等癥》中:“憲幕顧斐齋飲食起居失宜,左半身并手不遂……左腿自膝至足腫脹甚大,重墜如石,痛不能忍,其痰甚多……余朝用補中益氣湯加黃柏、知母、麥冬、五味煎送地黃丸,夜用地黃丸料加黃柏、知母數(shù)劑,諸癥悉退?!保?]

《靈樞·營衛(wèi)生會》云:“平旦陰盡而陽受氣也……日入陽盡而陰受氣也?!保?]足陽明胃經(jīng)主7-9時,足太陰脾經(jīng)主9-11時,此時陽氣升發(fā),服補中益氣湯有益于升舉脾胃之氣;足少陰腎經(jīng)主17-19時,此時陽降陰生,服六味地黃丸更能培補腎陰,以收斂陽氣。此類服法中,若脾胃氣虛較甚,則朝服四君、六君子湯,或十全大補湯;若腎陽不足、火不歸經(jīng),夕服加減八味丸引火歸元。

5.2 朝服地黃丸法 薛己亦常用“朝服地黃丸”法,以補益肝腎真陰而制虛火,使陰生陽化。如卷上《脾胃虧損心腹作痛等癥》中:“陽山之內素善怒,胸膈不利,吐痰甚多,吞酸噯腐,飲食少思,手足發(fā)熱十余年矣……此屬肝火血燥,木乘土位,朝用六味地黃丸以滋養(yǎng)肝木,夕用六君加當歸、芍藥以調補脾土,不月而愈。”[2]此患者為肝血不足、虛火內郁而乘脾,因此朝服六味地黃丸以滋水涵木,夕服六君子湯和胃降氣,兼當歸、芍藥柔肝養(yǎng)血。

肝腎真陰不足,常致虛火妄動,煎灼脾肺氣津,又傷及命門之火,火不能化則不能生土,致脾胃虧虛。晨起為陽氣升發(fā)之時,虛火妄動易隨之上炎;真陰虛而火不能化,則真陽郁伏而虛,不能順應天時而升。因此,以朝服地黃丸滋養(yǎng)真陰而制虛火,夕服六君子湯等直入陰分而補脾胃。若虛火郁脾,可夕服逍遙散以舒展脾營,營衛(wèi)相濟則陽氣得降。

5.3 其他分時用藥法 薛己亦有其他分時服法,如午前、午后之用法。卷下《脾肺腎虧損小便自遺淋澀等癥》中:“大司徒許函谷……余作肝火陰挺而遺尿,午前用補中益氣湯加山藥、知母、黃柏,午后服地黃丸。 ”[2]

又如卷下《肝脾腎虧損頭目耳鼻等癥》:“少宰李蒲汀,耳如蟬鳴,服四物湯,耳鳴益甚,此元氣虧損之癥,五更服六味地黃丸,食前服補中益氣湯頓愈”。[2]“五更”指凌晨 3-5 時,為手太陰肺經(jīng)循行之時,肺金之氣正旺,患者虛火乘金,此時服六味地黃丸能補水制火,金水相生;“食前”指午飯之前,為足太陰脾經(jīng)循行之時,脾胃之氣正盛,此時服補中益氣湯更能補氣升清而散虛火。

薛己運用分時用藥法,增強補益脾腎之功,能調和五臟陰陽。在使用分時用藥法時,首先應鑒別陰陽、陽虛、氣虛等陽性虛損為主者用朝服補中益氣湯法,陰虛、血虛等陰性虛損為主者用朝服地黃丸法;其次需辨明虛實程度及臟腑兼病,酌情變方加減,如脾胃氣虛較甚則朝服六君子湯、十全大補湯,肝脾血虛則夕服丹梔逍遙散等。

6 結 語

薛己是明清溫補學派的重要開創(chuàng)者,《內科摘要》作為其治療各類內傷雜證的經(jīng)驗和理論著作,提供了眾多獨特的用藥方法和治療思想。內傷雜證的本質在于臟腑虛損、陰陽失調,補瀉得當可使疾病向愈。首先,應辨明虛實,治病求本,以補為主,慎瀉慎補;其次,應注重脾腎,子母同治,多臟同調;并且善用古方,靈活加減,熟練運用分時用藥法。這些治療思想及用藥特色,承前啟后,促進了中醫(yī)內科治療的發(fā)展和完善,具有重大價值,值得深入學習。

猜你喜歡
朝服卷上八味
論北齊朝服制度的漢化與革新
收藏家(2023年7期)2023-09-03 02:56:31
穿反了朝服的官
永安“八味湯”臨床驗案分析
清血八味片對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的降血壓作用
中成藥(2021年5期)2021-07-21 08:38:56
八味『心藥』助您登上長壽之巔
故宮博物院藏《玄燁朝服像》的再探討
紫禁城(2020年2期)2020-05-25 08:02:34
西夏朝服的冠飾研究
西夏學(2018年2期)2018-05-15 11:23:20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十二緣生祥瑞經(jīng)(卷上)》考釋
西夏研究(2016年1期)2016-07-19 10:09:11
肉豆蔻八味膠囊對實驗動物心臟的保護作用
中成藥(2016年4期)2016-05-17 06:07:58
卷上珠簾 不如你
火花(2015年5期)2015-02-27 07:41:45
贵阳市| 襄城县| 纳雍县| 海晏县| 汉阴县| 重庆市| 德兴市| 邯郸县| 海阳市| 玛沁县| 平湖市| 泰州市| 灌云县| 尉氏县| 新泰市| 贵溪市| 奈曼旗| 湟源县| 精河县| 神木县| 张掖市| 天峻县| 保康县| 蒙城县| 南皮县| 平乐县| 历史| 澄迈县| 神池县| 高要市| 大洼县| 陇川县| 辽中县| 瑞丽市| 阿鲁科尔沁旗| 白河县| 阿城市| 连云港市| 塔河县| 兴安盟|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