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夫
如果有一天,你去了遙遠的非洲,除了跟長頸鹿、大象打照面,可能還會看到這樣的怪誕景象:廢土一樣的荒原上,幾名龍精虎猛的非洲叔叔眉頭緊鎖,架起膀子拉開弓步,他們互踹、旋轉、鯉魚打挺、后空翻……請神上身,刀槍不入。
他們練的不是Chinese Kung Fu嗎?看到這樣的場景,相信很多朋友都會一臉疑惑。
這一切還得從20世紀說起。當時我國的訪問人員正在坦桑尼亞官員的陪同下參觀當?shù)氐碾娪霸?,剛一進門就聽到了一陣激動的尖叫聲。原來電影院正在播放中國功夫片《武當》,全場的非洲朋友們高興得像瘋了一樣,對著屏幕不停地怪叫、鼓掌、跺腳……功夫片在非洲大受歡迎,這種狂熱令人難以置信。
在肯尼亞,許多人沒法接受李小龍已經(jīng)去世的事實。他們偏執(zhí)地編織著善意的謊言:李小龍根本沒死,而是藏在肯尼亞練更厲害的功夫。而剛果(金)的非洲朋友則更加真誠,他們在維和官兵的幫助下學會了中文,就開始給自己起中文名字,叫“成龍”“李連杰”的比比皆是。
對于一般人來說,看看功夫片,自我滿足一下也就夠了,但有的非洲人比較較真,為了滿足自己的功夫幻想,不遠萬里跑到中國學拳。
這一天,河南少林寺突然來了個叫本扎的非洲小伙子,他是個高干子弟,母親是加蓬原財政部部長,舅舅是加蓬原駐華大使。
這小伙子因為看了幾部武俠片,就以為中國人都會飛,就做通了舅舅的工作,來到了中國的少林寺。盡管本扎沒學會飛,但功夫練得還算不錯。習武10年,機緣巧合,本扎開始出演功夫片,在《龍在江湖》《沖出亞馬遜》中都有不少戲份。
而在喀麥隆這個對武術十分傾慕的國家,當?shù)厝艘欢日J為武術是宗教,只有和尚才能練。沖著“少林正宗”4個字,喀麥隆巴福部落的王子不惜散盡家財跑到少林寺,終于得到了方丈的認可,獲得法號“釋延麥”,成為正宗的武僧。學會功夫之后,釋延麥輾轉非洲6個國家開館授徒,少林嫡傳非洲弟子多達3000人,可以說成功地建立了少林寺的非洲分舵。
而中國功夫的集散地——少林寺,干脆開了個非洲學員培訓班,主動面向非洲招生。大多數(shù)來學拳的非洲人都非常爭氣,學成回國之后紛紛開設少林拳館,將少林正宗的標桿插到了非洲10余個國家。
非洲人為啥這么喜歡功夫呢?其實,非洲是個充滿了動蕩和不安定因素的地方,對非洲人來說,最好的選擇可能就是給自己找樂子,鍛煉鍛煉身體,一是心態(tài)好,二是身體壯實。
如果你不信,可以看看馬拉維兄弟自制的功夫片《非洲奪命拳》。在片子中你可以看到非洲朋友們自娛自樂,展示了甄子丹和李小龍的武打風格,有板有眼,龍精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