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總述
紅利真空期的十個手機樣本
手機行業(yè)說了很久的凜冬,正蠶食著整個產業(yè)鏈。有人說,手機市場的2018年是“紅利真空期”。在5G、AI等新技術尚未完全爆發(fā)之際,市場新一輪革命仍舊遙遠,智能手機行業(yè)正步入黎明前的至暗時刻。
這一年,手機市場低迷依舊。昔日領頭羊份額喪失,十年基業(yè)轟然倒塌;中小企業(yè)虎視眈眈,踏上自救之路。
基于過去一年手機行業(yè)發(fā)展的態(tài)勢,似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進入“后智能手機時代”,并呈現出三大特征:銷量繼續(xù)往頭部品牌集中,馬太效應依舊;基于用戶核心需求的技術創(chuàng)新趨緩,消費者換機動力不足;揚帆出海已是主流,競爭全球化成為必然。
當下,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萎縮之勢無可避免,如何生存和擴張成為所有品牌亟需面對的難題。
《2018年中國手機設計監(jiān)測報告》,特別甄選出2018年手機領域的10款代表作品作為中國手機設計監(jiān)測樣本,項目組對這10款手機在外觀、屏幕、CPU+GPU、操作系統(tǒng)、通信能力、拍照/影像、RAM+ROM、音效、生物識別、電池10個維度進行測評、比對。并通過具體測評,對2018年中國手機進行整體排名和最優(yōu)參數配置模型建議,并給出基本特征和主要趨勢。從2016年起,項目組已完成6期監(jiān)測報告,并發(fā)布4本白皮書,監(jiān)測代表機型超過60款。此次被列為監(jiān)測對象的這10款機型,都是活躍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主流廠商的旗艦機型,我們以“設計”元素為考量基準,在不考慮品牌溢價的大原則下,甄選出的10款旗艦機型,代表了當下中國手機設計最高水準和真實水平。這10款手機分別是:魅族16、三星Note9、OPPO R17 Pro、華為Mate 20 Pro、小米MIX3、榮耀Magic2、努比亞X、一加6T、vivo NEX雙屏版、聯想Z5 Pro GT 855版。
貳 評測
《通信產業(yè)報》編輯部、第七屆中國手機設計大賽手機設計監(jiān)測分析項目組,結合目前手機業(yè)界技術配置分類、市場主流標準和專業(yè)模型,為手機設計確定了監(jiān)測模型。
項目組手機設計監(jiān)測共設10大項監(jiān)測類別解剖手機,這10大項分別是外觀、屏幕、CPU和GPU、操作系統(tǒng)、通信能力、拍照/攝像、儲存、音效、生物識別、電池。在每一大項下,又分別設若干子監(jiān)測點,從更細致維度小顆粒監(jiān)測這10款手機設計。這些具體監(jiān)測點如下。外觀類:尺寸、材質、屏占比、邊框處理、配色;屏幕類:屏幕尺寸、分辨率、屏幕材質、屏幕設計、屏占比;處理器類:處理器型號、制程工藝、核數和架構、GPU;操作系統(tǒng)類:安卓版本、AI;通信能力類:頻數、載波聚合、天線設計、5G;拍照/攝像類:攝像頭、防抖、CMOS、像素值、光圈;儲存類:RAM、ROM;音效:通話質量、外放音質、耳放音質;生物識別類;電池類:容量、快充、電池安全以上總計34項監(jiān)測點。通過這些具體監(jiān)測點,我們將結合每一款機型具體配置,在各項中進行比對,給出最終結論并預測趨勢。
01??外觀
2018年,蘋果教育市場的“劉海屏”設計概念依舊得到發(fā)揚,并衍生出挖孔屏、雙屏等一眾產品形態(tài),同時也奠定了2018年手機外觀設計的整體形象,我們選擇手機尺寸、材質、屏占比、配色、邊框處理五大維度,來定論本次監(jiān)測的十款手機的外觀設計。
手機尺寸
2018年是最近幾年中手機形態(tài)變化最大的一年,從我們熟悉的正面實體按鍵消失開始,全面屏已經不可阻擋地到來了。伴隨全面屏而來的,是各種被稱為劉海、水滴、珍珠的異形屏,同時屏幕的尺寸也越來越大。
在某手機報價網站上通過搜索得出,2017年屏幕尺寸在5.5英寸及以下的手機型號有446款,而2018年到現在為止,全面符合這個屏幕尺寸的只有132款。數據已經很清晰地表明,小屏手機在2018年已經逐漸消退中。
從樣本的10款機型來看,高于150mm的手機占比為100%,印證了主流市場的接受狀況。
手機設計得越薄,便越發(fā)能體現出廠商在設計上的功力。目前市場上即便是超薄手機的厚度也都在6mm左右,在硬件設備還沒有革命性突破的情況下,目前已達到理論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主流手機維持在7-8mm的手機厚度并強調質量與實用,已經成為共識。
材質
隨著5G通信時代的來臨以及手機無線充電技術逐漸成熟。手機硬件材質的選擇也有了明顯的變化,由于金屬后蓋對信號屏蔽性強,因此2.5D/3D玻璃便應運而生,玻璃蓋板從2.5D到3D,從前蓋到后蓋,應用量穩(wěn)健增長。它不僅能夠避免金屬后蓋的缺陷,感官體驗更好,更加受到用戶的喜愛和推崇。
在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樣機中,90%的手機選擇該材質。
此外,兼具玻璃和金屬優(yōu)點的陶瓷材質,正逐漸被廠商提及和嘗試,是一種更理想的高端手機選材,不過礙于量產難題,目前只有小米一家廠商發(fā)力,并應用在小米MIX3中。
在手機材質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中,玻璃后殼供應商包括藍思科技、伯恩光學、瑞聲科技、星星科技等;而陶瓷方面則主要有潮州三環(huán)、歌爾聲學、日本京瓷、長盈精密等。
屏占比
手機圈里面有很多數據,自從2016年左右“全面屏”設計開始以來,屏占比成了人們評價手機外觀的第一要素。不可否認的是,全面屏手機的確帶來了很強的視覺震撼力。但屏占比這個百分數好像逐漸脫離了審美。
從小米MIX初代起,小米為了宣傳手機窄邊框,引入了屏占比這個公式。但隨后的兩年內,屏占比的精確度陡然提升,仿佛一夜之間黑莓的全鍵盤設計跌下神壇,國內近乎無一臺手機不以屏占比宣傳。全面屏手機之勢蔚為壯觀。
在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樣本中,屏占比在90%-95%的樣機占比為70%,印證了手機廠商的全面屏之路一步一個腳印,而低于85%屏占比的手機只有1款,也從側面說明了屏占比在手機廠商宣傳戰(zhàn)役中的重要性。
邊框處理
邊框的處理由封裝技術決定,目前主流的方案為COP封裝技術。COP封裝工藝是指直接將屏幕的一部分彎折然后封裝,屏幕的下半部分可折疊,從而實現屏幕下巴的寬度和邊框一樣。
不過這種技術的成本高,并且只有OLED屏幕才能用,因為只有OLED屏幕才能實現柔性效果。
在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機型中,Mate 20 Pro采用的是來自京東方BOE和LG的OLED屏幕,并且Mate 20 Pro定位高端,售價可以支持它采用這種最新的技術。
在此前的監(jiān)測報告中也曾提及,iPhone Xs系列及OPPO Find X也采用了最新的封裝技術,可將邊框處理為2mm以下,在本次監(jiān)測的樣本中,vivo NEX雙屏版和魅族16的邊框較窄,低于2mm,是目前國產手機中的佼佼者。
配色
手機顏值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說,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當性能足夠滿足日常使用之后,憑借著各個手機的顏值來進行選擇,就是一個最常見也最好用的篩選方式,而在手機的顏值之中,配色又一直是一個占比很重的項目。
2018年,為了能給消費者更獨特的選擇,合作定制款盛行。
在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樣本中,就有OPPO R17 Pro的新年定制款、小米MIX3的故宮定制款、努比亞X的梵高定制款、一加6T的邁凱倫定制款等多種聯名合作,在顏色的使用上也更為華麗和大膽。
02??屏幕
全面屏一詞的興起讓我們看到了屏幕對于消費者不可同日而語的重要性,因此也是本次監(jiān)測報告的重點項目。我們選擇屏幕尺寸、分辨率、屏幕材質、屏占比四個數據維度以及手機屏幕設計趨勢五大方面對2018下半年主流手機的屏幕適配情況進行定論。
屏幕尺寸
2018年下半年,手機屏幕的尺寸變大趨勢明顯,諸多手機開始配置縱橫比為18∶9的顯示屏,是想在全面屏的狂歡中不落人后。數據顯示,2017年使用5.5英寸屏的手機黨占比最大,幾乎達到了所有屏幕尺寸喜好人群的1/3。而比5.5英寸更大的5.7英寸和6英寸合計也有12.79%的占比,加上廠商們不遺余力“加料”的全面屏推廣,尤其是6英寸的全面屏款型手機新鮮熱度上揚。而到2018年末,主流的手機屏幕尺寸均已突破6英寸,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主流手機中也得到了體現,全部樣本機型的屏幕尺寸都大于6英寸,可以被看作是屏幕產業(yè)的又一變遷。
分辨率
我們發(fā)現,從2018年開始,隨著全面屏時代的到來,手機分辨率迎來了質的飛躍,伴隨2960×1440、2160×1080、2340×1080等高分辨率的普及,屏幕的像素密度提高已是不爭的事實,2K屏逐漸進入消費者的視野,在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樣本中,全部都采用了2K屏,證明產業(yè)已經迎來全新的歷史節(jié)點,2K屏已經成為廠商的首選。
屏幕材質
隨著智能手機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OLED屏幕已經走向歷史舞臺的中心,目前市面上的多數旗艦智能手機采用的都是OLED,諸如三星Note9、OPPO R17 Pro、榮耀Magic2等。OLED由于其輕薄以及色彩鮮艷等優(yōu)良特性,成為旗艦機首選屏幕。在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手機中,只有努比亞X仍舊采用了LCD屏幕,其余機型均搭載OLED屏幕,可以說,OLED技術已經得到了市場的進一步肯定。
眾所周知,韓國企業(yè)在OLED產業(yè)鏈一直處于強話語權地位,隨著需求的不斷激增,中國廠商接連攻城拔寨表現搶眼,在三星占據絕對壟斷地位的OLED市場撕開一道口子。我國目前整個屏幕產業(yè)鏈充滿活力且成果喜人,涌現出京東方、天馬微電子、維信諾、和輝光電等面板廠商,在中國手機供應鏈自主創(chuàng)新的進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屏幕設計
全面屏是2018年手機屏幕的主旋律,并在手機廠商和屏幕制造商不遺余力地推動下,全面屏快速得到整個產業(yè)鏈的認可。有以三星為代表的曲面全視屏,以OPPO R17 Pro、華為Mate 20 Pro為代表的異形全面屏,也有為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屏手機,小米MIX3、榮耀Magic2選擇了機械結構設計的滑蓋式全面屏。從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主流手機中可以看出,全部樣本機型的屏幕雖然形態(tài)不同,但是都可以稱作“全面屏”。
屏占比
手機廠商追求“全面屏”,另一種角度上來講也是在追求高屏占比,高屏占比帶來的極致的一體化設計不僅在審美方面更加出色,更能為用戶帶來更大的操控面積以及沉浸式的視覺享受。在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手機中可以看出,90%以上屏占比的手機比例高達60%。可以預見,2019年的手機新品,必然會延續(xù)高屏占比的趨勢。
03??處理器
芯片是智能手機的“中樞神經”,一枚出色的處理器將改變手機性能的優(yōu)劣。目前,手機廠商越來越重視芯片的選擇并作為獨家賣點。正因如此,我們選擇處理器型號、制程工藝、核數和架構、GPU四大維度,對主流手機的性能加以總結。
處理器型號
眾所周知,為了搶占份額,手機市場刀光劍影紅海一片,而這不單單體現在手機市場本身,上下游產業(yè)鏈也唇齒相依,而又以芯片市場為甚。其中,高通仍舊是全球高端處理器的代表者,最新發(fā)布的驍龍855雖未上市,已經成為市場中爭奪的目標。
在本次監(jiān)測的十款樣本中,聯想Z5 Pro GT 855版已經率先拿下首發(fā),成為全球第一款855手機,相信將在AI算力方面得到飛躍。
海思麒麟980作為華為的當家花旦,逢旗艦機必定適配,獨家的NUP在AI方面的釋放緊扣市場脈絡,今年還全球首發(fā)7nm工藝,已經不落高通分毫。
制程工藝
2018年,芯片行業(yè)邁入全新的7nm制程工藝時代,而打頭陣的無疑是移動芯片,華為麒麟980以及高通驍龍855都是基于7nm工藝,制程工藝似乎成為手機芯片升級換代的一大核心點,華為麒麟980以及高通驍龍855都是由臺積電代工。
因此從工藝制程來說這兩款芯片沒有差異,更多的差異在于IC設計。
而在7nm之后,還會有5nm、3nm甚至更加先進的制程工藝出現,制程工藝的進步可以使數碼產品的續(xù)航能力提升顯著,同時性能也更強。
核數和架構
芯片史的演進與進化一直在于核心數的刷新和進化,從單核到八核,單純將核心數作為核心參數的想法,已經被證明是非常片面的。業(yè)界逐漸達成共識,堆積下的“核戰(zhàn)”已無實際意義,切合用戶需求才是根本,尋求平衡已是廠商突破的方向。
GPU
手機GPU領域的競爭一直激烈。高通占據技術和專利優(yōu)勢,而助攻其霸占手機GPU領域的還是AMD。盡管GPU業(yè)務發(fā)展時間較短,高通的手機GPU處理器Adreno是安卓手機中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
ARM是高通最大的競爭對手。ARM的手機圖形處理器Mali屬于高端GPU,華為的海思麒麟、聯發(fā)科X系列、三星Exynos都是Mali的客戶。ARM Mali繼承了ARM低功耗的特性,能夠為嵌入式圖形IP和視頻IP方面提供優(yōu)化解決方案。Mali在可穿戴和嵌入式等多個領域也有不俗表現。
04?拍照能力
拍照是智能手機上最受用戶青睞的功能之一。本次,我們從攝像頭個數、CMOS、光圈、像素、防抖五個維度監(jiān)測所選機型的拍照能力。
攝像頭個數
與2018年上半年相比,在2018年下半年發(fā)布的后置三攝像頭機型略有增多,在我們選擇的10款手機中有4款搭載三個后置攝像頭,占比達40%,其余6款均后置雙攝像頭。當然,在2018年推出的眾多機型中,后置三攝像頭已不稀奇,甚至還出現了后置四攝像頭的機型,比如三星A9s。
不過,相比于后置攝像頭,前置攝像頭的設計樣式更多一些。在本報告涉及的10款手機中,前置攝像頭超過兩個的機型有3款,還有2款機型十分激進地取消了前置攝像頭。不過從目前的發(fā)展趨勢來看,選擇去掉前置攝像頭的機型依然鳳毛麟角,廠商一直在全面屏和前置攝像頭中尋找著最佳設計平衡點。
CMOS
本次監(jiān)測報告選擇的10款機型,后置主攝像頭所搭載的CMOS全部由索尼提供,其中公認素質最好的CMOS是華為Mate 20 Pro所搭載的IMX 600;其次是魅族16搭載的IMX 380;并列第三的是OPPO R17 Pro、小米MIX3和vivo NEX雙屏版分別搭載的IMX362和IMX363,其中IMX363是性價比最高的一款CMOS,不僅用于高端機型,而且也是部分中端機型的主力CMOS。
與后置主攝像頭相比,后置副攝像頭和前置攝像頭CMOS的供應廠商較多元化,除了索尼之外,還有三星、豪威科技,其中后置副攝像頭CMOS以索尼產品居多,三星也有供貨;前置攝像頭多為豪威科技的產品。
光圈
本次檢測報告所選擇的10款產品中,有7款產品的后置主攝像頭光圈為F1.8;有2款產品搭載的是可變光圈,光圈最大可調節(jié)至F1.5。
而前置攝像頭所搭載的光圈大小在F2.0的有6款機型,另有1款機型的光圈為F1.7。顯而易見,后置主攝像頭的主流光圈大小是F1.8,而前置攝像頭的主流光圈大小為F2.0。
像素值
經過幾輪的測試和市場檢驗,手機廠商對攝像頭像素大小的要求基本已經固化。本監(jiān)測報告選擇的10款手機,后置主攝像頭的像素值選項很少,除了華為Mate 20 Pro之外,其余9款手機中,有5款產品的像素值為1200萬,4款手機的像素值為1600萬;后置副攝像頭的情況也基本類似,在10款手機中,2000萬像素的手機有4款,2400萬像素的手機有3款,1200萬像素的手機有2款。
不過,10款產品所搭載的前置攝像頭的像素值要分散得多,其中3款手機是1600萬像素,2款手機是2400萬像素,另外3款分別是800萬、2000萬和2500萬。當然,盡管選項較多,但是從像素值的分布來看,隨著用戶自拍需求的不斷增長,廠商對前置攝像頭的配置也不再吝嗇,特別是對高端旗艦機型,2000萬像素級別以上前置攝像頭基本已經成為主流。
防抖
本次選擇的10款手機中,7款產品搭載了光學防抖組件,另有2款使用的是智慧防抖功能。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除了三星Note 9搭載的是雙光學防抖組件之外,其余6款手機都只有主攝像頭搭載了光學防抖組件。
綜合來看,我們認為拍照能力排名前三的機型分別是華為Mate 20 Pro、三星Note 9和OPPO R17 Pro。
05??通信能力
通信能力是智能手機的基本功能,對手機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在通信能力上,我們從頻數、載波聚合(CA)、天線設計三個方面對本次所選擇的10款產品進行監(jiān)測。
頻數
在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手機中,有7款所支持的頻段在30個以上,其中小米MIX3支持的頻段最多,有43個。
不過,仍有3款手機所支持的頻段在30個以下,其中魅族16支持的頻段只有21個,在10款產品中墊底。
載波聚合
在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手機中,有9款支持CA。
在搭載驍龍845移動平臺和X20基帶的6款手機中,有5款機型能夠支持最多5CA,理論下行速率峰值有1.2Gbps。只有魅族16不支持CA。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Mate 20 Pro和榮耀Magic 2都搭載麒麟980芯片,雖然同樣支持5CA,但是憑借先進的技術手段,這兩款手機的理論下載速率峰值達到1.4Gbps,比搭載驍龍845芯片機型還要快。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高通驍龍855移動平臺和X24基帶能夠支持最多8CA,理論下行速率峰值達到2Gbps,但是,搭載該移動平臺的聯想Z5 Pro GT 855版的下行速率峰值被限制在800Mbps,即支持3CA。
OPPO R17 Pro僅支持2CA,理論下行速率峰值有300Mbps,是9款支持載波聚合的機型中,下行速率峰值最低的。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機型所支持的載波聚合技術和最高下行峰值速率僅僅是理論值,用戶在實際使用中要想獲得接近理論值的下載速率,需要運營商網絡支持和實際的網絡環(huán)境。
天線設計
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手機都是多天線設計的,其中有7款機型采用的是4×4 MIMO的四天線設計,另外3款機型為2×2 MIMO的雙天線設計。
5G在路上
雖然此次監(jiān)測的10款手機均不支持5G,但是高通已經推出了驍龍855移動平臺和X50基帶。并且,國內三大運營商承諾會在2019年第三季度試商用5G,這意味著屆時部分廠商會推出支持5G的新產品。5G手機已在路上。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小米MIX3通信能力最強,其次是華為Mate 20 Pro和榮耀Magic 2。
06??音效
聲音是手機的重要功能之一,不僅承載了語音通話的功能,還在手機娛樂方面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本次,我們從通話音質、外放音質、耳放音質三個維度對所選擇的10款手機進行監(jiān)測。
通話音質
通話音質與聽筒的擺放位置有關,在我們選擇的10款手機中,三星Note 9采用的是常規(guī)聽筒設計,這種設計經過多年完善,已相當成熟,因此音質、音量較令人滿意。
6款手機的聽筒采用隱形設計。這樣的設計就是將聽筒隱藏在手機正面面板的頂部,開口面積比常規(guī)聽筒設計得要小,不過如果使用得當,通話基本不受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MIX3、榮耀Magic 2和聯想Z5 Pro GT 855版的設計較為特殊。因為這三款機型都采用滑蓋設計,相當于將兩個手機通過磁力等技術手段合在一起,聽筒隱藏在“第二個手機”中。但是為了保證通話質量,在“第一個手機”上一般都設有一個發(fā)聲孔,即便如此,用戶接聽電話的時候,聽筒與耳朵之間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不能很好地貼合在一起,對語音通話略有一定影響。
外放音質
外放音質取決于手機的揚聲器的個數和質量,以及內部搭載的功放芯片。在此次監(jiān)測的10款機型中,魅族16、三星Note 9和華為Mate 20 Pro采用的是雙揚聲器設計,并且前兩款都有立體聲效果,因此外放音質較好。
而其余幾款機型都搭載了單揚聲器,外放音質一般。
耳放音質
耳放音質的因素很多,既與硬件配置有關,也與工程師后期調教有關。在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機型中,vivo NEX雙屏版內置了一顆HiFi芯片,內部結構設計也有利于提升耳放音質,況且vivo在手機HiFi方面經驗豐富,因此該手機的耳放音質是10款手機中最出色的。
其余9款手機均沒有搭載獨立HiFi芯片,不過三星Note 9內置了高通Aqstic WCD9341 CODEC,對提升其耳放音質助力不少。同時,三星在該款手機上使用了專業(yè)音頻廠商AKG的音頻技術,使得Note 9的耳放音質在9款手機中脫穎而出。
雖然一加6T的硬件配置較好,但是其設計團隊音頻處理技術經驗不足,導致其耳放音質落后于三星Note 9。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10款手機中,vivo NEX雙屏版整體音質水準最高,其次是三星Note 9。
07??生物識別
智能手機進入全面屏時代,生物識別技術如何更好地應用于智能手機成為手機廠商思考與創(chuàng)新的重點。指紋、虹膜還是面部識別,各有所長亦各有不足,我們選取2018年下半年10款旗艦手機,分析其與生物識別技術的結合程度,進而觀察并探索中國手機設計的閃光點。
以指紋識別為例,本次樣本中的10款機型100%都應用到了指紋識別技術,這也標志著指紋識別仍然是目前手機生物識別應用的標準配置。不過,在全面屏成為手機發(fā)展的主流趨勢下,屏下指紋識別成為主流,手機樣本中70%都采用了屏下指紋識別的解決方案。此外,也有以三星為代表的廠商開始另辟蹊徑,采用安全性能較高的虹膜識別代替或者配合指紋解鎖。需要注意的是,虹膜識別首先需要錄入虹膜信息,建立一個虹膜數據庫,當儀器掃描人眼時,如果虹膜數據匹配,則順利解鎖。鑒于技術成本以及用戶體驗,也只有三星在旗艦手機上有所應用。
Face ID面部識別技術是蘋果在全面屏手機iPhone X上的首次應用,這也給了眾多手機廠商以極大的啟示,讓安卓陣營看到了面部識別的安全性、易用性以及可拓展性,開始在旗艦手機上引入面部識別功能。各大手機廠商經過近一年的探索與實踐,已經將面部識別技術應用在大部分智能手機上,占比高達100%。不過,就目前來看,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款手機在面部識別技術上能夠媲美蘋果,多數仍然是作為指紋識別的補充。
2019年手機生物識別仍將以成熟的指紋識別為主,但重心更多還是會向面部識別傾斜,類似iPhone X上Face ID的識別技術會更多地出現在安卓手機陣營里。另外,相比面部識別技術,屏下指紋解鎖在全面屏成為主流的手機市場已經成為主流,也是能夠同面部識別比肩的最佳解鎖方案之一。
08??存儲
手機的存儲部分由RAM(Read Only Memory)和ROM(Read Only Memory)組成,存儲的容量和規(guī)格也關系到一款手機的使用體驗,也是本報告的重要考察維度,數據樣本選自2018年下半年發(fā)布的10款旗艦手機。
運存
RAM通常指DRAM,也即是通常所說的運行內存,一般來講RAM越大,手機可同時運行的應用程序越多,手機運行越流暢。從2018年下半年手機機樣本(高配版本)數據看,采用8GB運存的機型占比80%,中低配版本則基本以6GB開始起跳。值得注意的是,樣本中10GB和12GB運存的智能手機開始出現,兩者占比達到20%。
至于RAM(運存)規(guī)格上,LPDDR4X毫無疑問是2018年下半年旗艦手機的主流選擇,相比LPDDR4能夠帶來高達40%的功耗節(jié)省。我們選擇作為數據樣本的2018年下半年的10款手機全都采用了LPDDR4X規(guī)格的運存。隨著CPU的升級換代,省電節(jié)能效果更好的LPDDR4X規(guī)格運存仍然將是2019年智能手機的主流選擇,甚至不排除出現性能更為強勁的運存產品。
閃存
ROM一般指Flash memory,即是閃存,是指手機用以存儲APP、視頻、圖片、游戲等資源的空間,閃存越大,所能存儲的資源越多,手機實用性、娛樂性也就越強。從2018年下半年新機樣本(高配版本)數據看,大內存仍是趨勢,采用128GB和256GB閃存的機型占比高達80%,也有部分廠商在頂配機型上選擇了512 GB閃存。
可見,隨著我們對智能手機依賴度越來越高,手機擁有大存儲空間變得越發(fā)重要。同時,我們也注意到硬件過剩的現象,雖然有些手機的高配版本中閃存達到512GB,但128 GB和256GB開始成為用戶的主流選擇,64GB將逐漸退出舞臺。
需要注意的是,eMMC和UFS是兩種不同標準的閃存,eMMC讀寫速度相對UFS來講較弱,雖然對于日常使用而言差別并不明顯,但是拷貝大文件時會有影響。不過,從2018年下半年新機樣本數據看,已經沒有廠商在自己的旗艦手機上使用eMMC規(guī)格的閃存,均采用UFS2.1規(guī)格。
基于以上分析,在2019年上半年,6GB+128GB的存儲組合或將成為旗艦手機的基礎版本選擇,而8GB+256GB的存儲組合將成為主流選擇。另外,LPDDR4X+UFS 2.1已經成為中高端智能手機的標配,隨著UFS 2.1產能的不斷提升以及CPU支撐能力的增強,這一高規(guī)格的閃存也勢必向中低端手機滲透。
09??電池
電池是一部手機的能量源泉,我們選擇電池容量、快充和電池安全三大維度,來定義手機電池。
電池容量
廠商們非常清楚用戶希望使用電池容量更大的手機,但在鋰電池技術沒有突破的現狀下,電池容量越大也意味著電池體積與重量的增加以及安全性的降低。2018年推出的手機在電池容量上并未突破2017年的上限。統(tǒng)計2018年的10款機型,容量最高的是華為Mate 20 Pro為4200mAh,最低的則是魅族16,為3010mAh。統(tǒng)計發(fā)現,樣本機型的平均電池容量為3596mAh,并沒有實質性突破。
當然,智能手機在容量上沒有突破并不意味著廠商無所作為。數據顯示,2018年這10款機型的續(xù)航時間都保持在水準之上,這也是廠商們將更多精力放在引入快充技術與優(yōu)化續(xù)航時間等方面所致。因此,在短期內鋰電池仍是市場主流選擇的情況下,預計2019年手機電池平均容量不會有太大增幅,也不會成為廠商重點宣傳的著墨點。值得注意的是,無線充電技術開始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智能手機上,或許會成為2019年的一大趨勢。
快充
既然電池容量很難有質的提高,那么如何更快地完成充電就成了廠商考慮的問題。在2018年的10款機型中,快充已成為了標配。其中,華為、榮耀、努比亞、魅族、一加、vivo、OPPO七家都擁有獨家研發(fā)的快充技術,沒有單獨研發(fā)快充技術的廠商也都因使用高通芯片,而采用了最新的Quick Charge 4.0快充技術。
目前,快充已經成為市場上絕大多數智能手機的標配,但是快充標準卻五花八門,很多用戶換個充電頭甚至數據線就無法支持快充功能,極大地降低了用戶體驗。因此,統(tǒng)一標準將成為未來快充技術發(fā)展趨勢。目前的高壓快充陣營主要包括三星、高通、MTK、華為四家廠商。
電池安全
智能手機的整體性能以及使用體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電池安全也不容忽視。2017年最受關注的電池安全事件莫過于蘋果的“電池門”電池爆裂事件了,雖然iPhone出現爆裂的原因更多的被歸于設計缺陷,但卻又一次敲響了電池安全的警鐘。三星Note 9更是吸取教訓,在手機出廠前進行高達八項的電池安全檢查。
目前,石墨烯電池的研發(fā)正處于加速狀態(tài),由于其無可取代的安全性,將成為業(yè)界未來的首選方案。也有分析認為,石墨烯電池除了在工藝上需要采用全新的技術,隨之而來的成本問題也成為瓶頸。石墨烯電池的制備成本很高,這也許是當前石墨烯電池無法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應用的其中一個原因??梢哉f,石墨烯電池作為一類全新的工業(yè)品,目前還未受到市場檢驗。
現在看來,中日韓美均有眾多企業(yè)選擇在石墨烯電池上進行技術攻關,也印證了石墨烯電池將是未來電池產業(yè)上的制高點。無論是哪家成功將石墨烯材質電池投入量產并且封鎖相關專利,這都會給產業(yè)鏈上下游造成相關的專利壁壘,同時會給企業(yè)營收和全球地位提升帶來巨大的幫助。目前主攻石墨烯電池的供應商包括三星、華為和NanoGraf等企業(yè)。
10??操作系統(tǒng)
操作系統(tǒng)的打磨,直接關系到手機使用的流暢性與舒適度。如今的手機廠商在產品設計環(huán)節(jié)已經把UI列為重要的優(yōu)化部分,我們選擇安卓版本和AI兩個維度,對手機操作系列加以總結。
安卓版本
安卓系統(tǒng)自開發(fā)以來一直占據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的大半江山,只可惜因為安卓手機碎片化的原因,許多手機上的細節(jié)不是Google能夠決定的,這就需要廠商拿到Google發(fā)布的最新Android系統(tǒng)時進行改進。此外,目前安卓版本的更新速度已明顯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蘋果的iOS系統(tǒng),安卓系統(tǒng)是谷歌公司研制的一個完全免費、開放的系統(tǒng),能夠充分滿足國內手機用戶的各種需求。但是,這一友好的局勢即將被打破,消息顯示,谷歌將要對使用安卓系統(tǒng)的手機廠商進行收費,令安卓系統(tǒng)的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AI
從功能而言,目前手機廠商在打造UI系統(tǒng)時會著重研發(fā)人工智能的功能,在本次監(jiān)測的10款機型中,三星Note9、OPPO R17 Pro、華為Mate 20 Pro、榮耀Magic2、一加6T、vivo NEX雙屏版均能夠利用AI進行深度學習,多方位優(yōu)化資源配置,智慧節(jié)電,智能預加載常用應用,讓APP啟動速度更快,讓系統(tǒng)運行得更加流暢。
手機助理很早就出現在手機上,比如蘋果的Siri、微軟的Cortana等,能夠通過簡單的人機交互技術實現一些簡單的語音操作。
不過隨著AI、云計算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如今這些個人智能助理變得更加強大,能夠做到的事情更多更豐富。
比如三星Bixby可以從各種應用程序中抓取最相關的信息,方便用戶在一個屏幕中完成更多操作。vivo的Jovi通過獨立按鍵,可識別網頁、聊天等其他界面上的文字和圖片,并展現相應垂直類卡片。
更為重要的是,包括華為Mate 20 Pro、vivo NEX雙屏版在內的多數機型,其內置的個人智能助理都可以實現提醒功能,比如航班信息、氣象信息、信貸信息等,甚至通過簡單的語音交互安排日程、設置鬧鐘等。
叁 總結
橫向比對10款產品之后,不難發(fā)現在手機設計上,主流廠商對產品的認知,以及對用戶需求的理解帶有一定的共性。我們總結出這些信息,大致描繪出中國手機設計最具競爭力的產品形態(tài),并結合評測進行每個分項的打分,基于此,項目組給出代表當下中國手機設計主流機型的分數排序,我們并不是為某個廠商背書,只是從手機設計的專業(yè)角度直觀地展現出手機當下的水平(它并不代表具體手機市場表現和消費行為)。同時,項目組結合專家意見,根據每個手機設計的優(yōu)勢,給出最高水準的最優(yōu)參數配置模型。
項目組基于10款代表機型的10大項進行了具體分析,得出中國手機設計的主要特征和未來趨勢。最終結果是項目組在經過機型調查分析和專家問卷的基礎上,做出的對未來手機設計趨勢的基本判斷。
【2】中國手機設計基本特征與趨勢
壹? 外觀:玻璃成主流陶瓷成新寵 尺寸從小到大
消費者和廠商追求的高屏占比理念依舊推動著手機外觀形態(tài)的豐富變革,而這一切的根源是對真全面屏一種近乎偏執(zhí)的渴望。屏幕進化的精彩紛呈成為差異化創(chuàng)新的旗幟,并引發(fā)全面屏熱潮的又一次鼓吹,手機尺寸也隨著全新設計而顯著增大,單一的配色已無法成為鮮明的賣點,反而將合作定制款推向盛行階段,5G時代變革著手機材質的多重選擇,玻璃和陶瓷的日益成熟,推動國產手機設計逐漸掙脫“千機一面”桎梏,邁入手機設計的新篇章。
貳? 屏幕:OLED規(guī)?;逃?多樣設計標新立異“全面屏”
目前2K屏已經成為智能終端的標配并加速滲透,同時,隨著國內面板廠商OLED屏幕量產加速,逐漸取代LCD成為廠商規(guī)?;走x已是不爭的事實。另外,屏占比仍然是各大廠商努力探索的重要方向,因此也促使了“劉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多種形式的全面屏設計引領風潮。
叁? 處理器:海思破局高通獨秀 7nm工藝時代降臨
芯片行業(yè)在2018下半年正式邁入7nm制程工藝時代,在良率逐漸趨于穩(wěn)定的境況下,內地市場依然由高通、海思廠商所主導,不過,在手機廠商越來越強調手機性能的今天,激烈的競爭態(tài)勢只會一如往常,三星獵戶座、聯發(fā)科和紫光展銳的奮起直追、來勢洶洶,競爭更趨白熱化。同時,在產能過剩的時代,內核的多寡已無人問津,big.LITTLE方案依然是廠商青睞的方案。相比而言,GPU市場格局相對固定,高通、ARM與蘋果自研GPU地位穩(wěn)固,混戰(zhàn)之中難有變數。
肆? 手機拍照:攝像頭數量成競爭焦點 光學防抖遇新挑戰(zhàn)
從2018年全年手機市場來看,手機廠商從拼CMOS、拼像素、拼光圈,逐漸過渡到拼攝像頭個數的階段,三攝手機已不再是華為的專利,OPPO、vivo也跟進推出了三攝手機,而三星更為激進,在中端市場推出了四攝手機A9s。因此,三攝手機與雙攝手機很可能會在2019年高端旗艦機市場齊頭并進,甚至部分廠商還會推出四攝、五攝機型參與競爭。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攝像頭個數的增加,對光學防抖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zhàn),屆時雙光學防抖是否擴大商用范圍,三光學防抖能否嶄露頭角,還有待觀察。
伍? 通信能力:技術設計進階5G 萬事具備只待“雄芯”
如果說“全球通”在2018年上半年嶄露頭角的話,那么2018年下半年已經成為高端旗艦機的標配。在“全網通”之后,多頻段覆蓋就是當下手機廠商展開競爭的新舞臺。當然,手機廠商雖然在2018年并沒有推出5G手機,但是一直與運營商合作推進5G手機的研發(fā)和測試。這預示著,隨著運營商于2019年第三季度試商用5G,一批5G智能終端將被推向市場。
陸? 音效:HiFi淡出舞臺 聽筒隱身“幕后英雄”
從“大干快上”到迅速退出,HiFi已于2018年淡出智能手機的舞臺。盡管如此,智能手機的音效音質依然被廠商和用戶所重視,只是大家的注意力已經從單純追求音質本身,轉移到與手機設計的大融合。因此,2019年,3.5mm耳機插孔將從更多的新機型上功成身退,聽筒體積也極力縮小自己的身形,甚至徹底隱藏于手機面板之下,成為真正的“幕后英雄”。
柒? 生物識別:屏幕指紋全面突起 面部識別進步不顯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手機終端支付、無現金出門成了生活的常態(tài),手機安全也越來越被廠商和用戶所重視,加之全面屏爆發(fā)式的發(fā)展,更加智能的屏幕指紋識技術別在2018年被各大廠商所采納,成為安卓智能手機的主流選擇。另外,以蘋果iPhone X、OPPO Find X為代表所采用的面部識別技術,也以優(yōu)異的用戶體驗得到了市場的認可,掀起了手機市場對于面部識別的熱潮,但也因為技術難度、成本等問題,進步不像屏幕指紋識別明顯。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屏幕指紋識別仍將是多數智能手機標配,而隨著面部識別技術成熟度的增強,傳統(tǒng)指紋識別技術將會逐漸取代。
捌? 存儲:大容量存儲開始定型 高規(guī)格已成主流
手機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主要信息獲取工具,手機逐漸升級為資料轉存設備,大儲存空間手機產品日益受到歡迎,2019年上半年,6GB+128GB的存儲組合仍將是旗艦手機主流選擇,8GB+256GB的存儲組合則會成為高配版的主流,并會向更大存儲量進行升級。另外,LPDDR4X+UFS 2.1的存儲材料規(guī)格已經成為中高端手機標配,隨著UFS 2.1產能的不斷提升,這一高規(guī)格的閃存也勢必向中低端手機滲透。
玖? 電池:快充無充將成標配 石墨烯或迎爆發(fā)前夜
鋰電池技術公認已進入慢速發(fā)展的倦怠期,近兩年電池安全事件頻發(fā),手機廠商不僅在手機電池容量的選擇上更趨保守,對于電池安全會更加重視,而石墨烯電池的橫空出世,將成為廠商安全可控范圍內的又一重要選擇,在逐漸解決量產及成本難題的如今,有望來迎爆發(fā)風口。此外,隨著手機材質的多樣化選擇,預計2019年無線充電技術得成為規(guī)模商用的又一營銷增長點,在標準確定的前提下,或將成為又一重要趨勢。
拾? 操作系統(tǒng):安卓收費埋隱患 AI領銜UI變革
安卓版本的更新頻率有了明顯提升,將有利于手機廠商在原生安卓系統(tǒng)上開發(fā)屬于自己的系統(tǒng),方便在解決系統(tǒng)卡頓等痛點上下足功夫,但谷歌即將采取收費策略似乎讓友好關系好景難常;手機系統(tǒng)與AI融合的想法在2018年仍舊得到提倡,除了將系統(tǒng)主動思考、深度學習提上日程外,還把精力聚焦于語音助手等細分領域,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深入學習,2019年5G+AI的不斷融合勢必將推動安卓智能機邁向智慧機的歷史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