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爽
【摘 要】小松謙,京都府立大學教授,1959年生于日本西宮市。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歷史小說、中國古典戲劇,目前他的著作尚未被翻譯成中文。本文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材料的運用上分析他的研究特點;第二部分論述小松謙研究元雜劇演出形態(tài)的思路和方法。筆者認為小松謙對元雜劇演出形態(tài)的研究,無論在材料的運用上還是研究思路上都有獨到之處,對中國學術界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松謙;元雜劇;舞臺
中圖分類號:J8?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6-0009-02
目前學術界關于元雜劇的研究成果很多,《元刊雜劇三十種》被發(fā)現(xiàn)以來,對照研究元刊本和明刊本的著述尤為豐富。很多研究都是從劇本出發(fā),發(fā)掘文字背后的意義。文本固然是重要的研究材料,但是若想全面了解元雜劇的演出形態(tài),可能需要更多類型的材料,以及新的研究思路。有學者將研究元雜劇演出的資料分為以下幾類:一是現(xiàn)存元雜劇劇本;二是專門記載演劇活動的文獻;三是其他文獻中的演劇史料;四是各種碑刻的演劇文字資料;五是文物圖像(雕刻、壁畫、雕塑等)中的演劇資料。①筆者認為,日本漢學家小松謙的研究充分利用了上述幾種材料,例如他對元雜劇舞臺的研究。
元雜劇在什么樣的舞臺上演出呢?有中國學者通過對比元雜劇的舞臺與英國文藝復興時期(1576-1642)的舞臺,得出:“兩者的舞臺基本類似,露天、圓形、木制,高出地面,三面看臺?!雹诠P者認為這樣的結論有待商榷。一方面可以證明元雜劇的舞臺是露天的,木制的材料并不是很充分;另一方面,元雜劇的舞臺一定是圓形的嗎?方形的舞臺也可能存在。小松謙利用多種類型的材料,證明了元雜劇的舞臺是無幕布的開放式舞臺。
小松謙注意到杜善夫的套曲【般涉調(diào)·耍孩兒】《莊家不識勾欄》③中有這樣的描述:“要了二百錢放過咱,入得門上個木坡,見層層疊疊團圓坐。抬頭覷是個鐘樓模樣,往下覷卻是人旋窩。見幾個婦女向臺兒上坐,又不是迎神賽社,不住的擂鼓篩鑼?!雹堋皩訉盈B疊團圓坐”講的就是觀眾圍著舞臺觀戲的情景??梢酝茰y看臺有三面或者四面。小松謙引用日本學者柴澤?、輰υ疥柕貐^(qū)戲臺的考察結果,當時的舞臺大多一面是背景墻,三面看臺,不使用幕布。這些都是根據(jù)元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記載演劇活動的文獻和考古發(fā)現(xiàn))得出的實證。此外,小松謙引述明代和清代文學作品中關于演劇舞臺的記載,這些記載表明,無論是村莊還是私宅的演出舞臺都與元雜劇的舞臺有相似性,說明了這種無幕布的開放式舞臺在歷史上的延續(xù)性。
例如楊定見本《水滸傳》第一百零四回中記載了村莊里的戲臺:“那戲臺卻在堡東麥地上。那時粉頭還未上臺,臺下四面,有三四十雙桌子,都有人圍擠在那里擲骰賭錢?!雹蘅梢钥闯?,這個明代村莊里的戲臺是四面看臺,沒有幕布。再如崇禎本《金瓶梅》⑦第六十三回中有一副插畫,畫面當中鋪了一塊墊子,藝人在上面表演(演出的劇目是楊柔勝創(chuàng)作的南曲《玉環(huán)記》),觀眾三面圍坐。小松謙認為這幅插畫反映了明代私宅演劇的情景,宮廷的舞臺當然更豪華,但是推測看臺形式與私宅里的類似,都是無幕布的開放式舞臺。
從青木正兒在『支那近世劇曲史』⑧中附的清代演劇舞臺的平面圖,以及蘇州全晉會館的清代戲臺遺址來看,無幕布的開放式舞臺在清代是比較普遍的。這樣開放式的、無幕布的舞臺,對演出形式有什么影響呢?放眼世界演劇之林,日本的能樂、英國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大多是開放式的舞臺,與元雜劇的舞臺類似。小松謙通過對比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和元雜劇在舞臺類型、演出形式等方面的共通之處,進一步總結了元雜劇的性格特征⑨。
歐洲戲劇史上大體存在兩種舞臺類型。一種是上演古典主義戲劇的鏡框式舞臺,觀眾都在舞臺的正面,一面看臺。莫里哀創(chuàng)作的遵循“三一律”的作品大多在這樣的舞臺上演。另一種是上演巴洛克時期戲劇的開放式舞臺。觀眾包圍舞臺,三面或四面看臺。英國伊麗莎白時期、西班牙黃金時代的戲劇多在這樣的舞臺上演。⑩因為沒有幕布,所以場景的轉(zhuǎn)換大多通過演員的上下場來完成。莎士比亞的劇本里,一出戲被分為幾“幕”?,一“幕”里有很多“ACT”,這些“ACT”的切換大多數(shù)是通過演員的上下場實現(xiàn)的。元雜劇的一折里,很多情況下,演員也是通過上下場實現(xiàn)場景轉(zhuǎn)換的(演員不下場,通過唱詞、白,等轉(zhuǎn)換場景的例子也有很多?)。
無論莎士比亞戲劇中的旁白、獨白,還是元雜劇中的上場詩、背云?,都表明演員打破了“第四堵墻”,與觀眾進行直接交流。小松謙認為這些是開放式舞臺的特征。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舞臺和元雜劇的舞臺都是開放式的,無幕布,因此演出形式也受到舞臺類型的影響,一“幕”里有很多“ACT”,一折里有很多上下場;存在很多演員直接與觀眾進行交流的橋段。
如何表示演出開始和結束呢?如果舞臺是鏡框式的,有幕布,那么通過幕布的開、閉即可表現(xiàn)。今天我們在劇院看到的很多演出都是這樣的。但是開放式的舞臺沒有幕布,因此要通過一些特殊的形式來提醒觀眾,演出開始了,或者結束了。
莎士比亞的劇本中,故事開始之前一般有“prologue”(序幕),小人物登場,通過表演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表示演出開始。元雜劇中幾乎不存在一開始主人公就登場的情況。通常是一位非主人公的角色上場,念上場詩,介紹本人以及全劇的情節(jié)設定等。小松謙認為,與收場相比,開場除了要提醒觀眾演出開始,喚起觀眾的注意力,還要做到“不重要”。假使觀眾不看“prologue”中的演員表演,不聽元雜劇中的上場詩,基本上不會妨礙理解劇情,對觀演效果也不會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這樣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也照顧到了遲到的觀眾。筆者不禁聯(lián)想到,前一段時間與友人去劇場觀看京劇《失空斬》。回來的路上,友人抱怨開場后幾位遲到的觀眾入場,正好坐在他的前一排,導致他沒有看到趙云、馬岱、王平、馬謖四位大將不同的亮相方式。
從現(xiàn)存劇本來看,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悲劇尤為明顯,演出結束之前,往往最后一場中最重要的人物有一段詩朗誦,一方面總結全劇;另一方面也告訴觀眾:演出即將結束。同樣,元雜劇劇本的最后一部分存在“斷”,地位較高的角色吟唱詩、詞,表示演出到此為止14。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以莎士比亞的作品為代表,與在宮廷、貴族宅邸的鏡框式舞臺上演的古典主義戲劇不同,更多是在民間上演,親近普通大眾。同在開放式舞臺上演的元雜劇也有相似的特征。小松謙認為元雜劇是帶有平民色彩和質(zhì)樸的批判精神的表演藝術。可以說舞臺形式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演劇的性格特征。
綜上所述,小松謙對元雜劇演出形態(tài)的研究不是從現(xiàn)存劇本開始,而是從舞臺入手,即舞臺形式?jīng)Q定演出形式,演出形式在某種程度上又決定了劇本內(nèi)容和演劇的性格特征。他的視野不局限于元雜劇、中國古典演劇本身,而是放眼世界演劇之林,通過對比元雜劇和英國伊麗莎白時期的戲劇,在更廣闊的范圍內(nèi)探討了元雜劇的舞臺、演出形式與劇本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筆者認為小松謙對元雜劇演出形態(tài)的研究,無論在材料的運用上還是研究思路上都有獨到之處,對中國學術界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注釋:
①宋俊華.元雜劇演出研究該如何展開——兼談研究資料的體系化問題[J].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006(4).
②羅志祥.元朝與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戲劇舞臺管理之比較[J].戲劇文學,2013(11).
③關于《莊家不識勾欄》反映的社會年代和地點,有學者認為是元代的山東東平。也有學者認為該曲反映的不是元朝而是金朝末期,地域不是東平而是首都汴京。參見程明生.《莊家不識勾欄》創(chuàng)作年代與地點新考[J].中州學刊,2017(1).筆者認為,無論反映的是元代初年的東平,還是金朝末期的汴京,都是13世紀北曲雜劇蓬勃發(fā)展的一個側(cè)影,這一時期的雜劇舞臺帶有普遍性。
④杜善夫著,孔繁信整理.重輯杜善夫集[M].濟南:濟南出版社,1994.
⑤柴澤俊.平陽地區(qū)元代劇臺[A].戲曲研究[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
⑥李卓吾評忠義水滸全傳[M].1614.
⑦蘭陵笑笑生著,張竹坡批評.金瓶梅[M].齊魯書社,1991.
⑧青木正児.青木正児全集(第三巻)支那近世劇曲史第十五章劇場の構造及び南劇腳色[M].春秋社,1965.
⑨原文是:“エリザベス朝演劇と元雑劇とは、時期的に三百~四百年の距たりがあるものの、その文學史的位置——長い前段階を経ての突然の開花——はほぼ等しく、また舞臺形式も前述の如く酷似しており、それゆえに上演様式にも類似點が多い。したがって、始まりやおわりといった舞臺形式·上演様式と深く関わりを持つ事柄については、特に比較の対象として有効であるといえよう?!毙∷芍t.中國古典演劇研究[M].汲古書院,2001,98.
⑩參考菅泰男.Shakespeareの劇場と舞臺[M].あぽろん社,1963.
?參考崗晴夫.元雜劇舞臺空間的構成[J].張杰譯.劇藝百家,1986.
?關于元雜劇演員與觀眾的交流參考陳建森.元雜劇舞臺表演與觀眾之間的審美關系[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5).
?關于元雜劇的收場,學界有爭議。比如胡忌以《題橋記》為例,認為“打散”是收場的標志。參見胡忌.談雜劇的收場——讀也是園古今雜劇考札記[J].文學遺產(chǎn)增刊,1955.胡忌.宋金雜劇考[J].文學遺產(chǎn)增刊,1957.
參考文獻:
[1]小松謙.中國古典演劇研究[M].汲古書院(東京),2001.
[2]吉川幸次郎.元雑劇研究(吉川幸次郎全集第十四巻)[M].筑摩書房,1974.
[3]田仲一成.中國演劇史[M].東京大學出版會,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