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義
時光博物館滿是“回憶殺”
從綠皮火車到時速數(shù)百公里的高鐵,從一個小漁村到萬眾矚目的國際化大都市,萬丈高樓平地起,深圳在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里完成了華麗蛻變。2018年12月,設有五大主題展館和十項創(chuàng)意互動的“時光博物館”深圳站在萬象天地揭幕,大家共同重溫難忘的點滴,在給時間以記憶的同時致敬偉大時代。
“時光博物館”搭建起衣食住行的經(jīng)典場景,“時光雜貨鋪”“奇妙時空屋”“年代照相館”“時光號列車”“聲音博物館”這五大主題展館,都擠滿了參觀的游客,大家置身于鮮活、可觸碰的“老物件”當中,仿佛回到了過去,沉浸于美好的記憶中。
評論
“明明只是昨日時光,今日卻已完全換了模樣?!庇^眾的留言,描摹出40年來的滄桑巨變,也表達著人們的感動共鳴。小小的“時光博物館”,讓40年的光榮與夢想,穿越時光來到我們面前;讓每個人見證并參與的歷史,化作場景回到我們身邊。不覺間,第一代“打工妹”漸漸老去,但“所有夢想都會開花”;第一臺服務器成了收藏,互聯(lián)網(wǎng)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將宏大敘事拆開來看,這既是國的40年,也是家的40年,更是人們拼搏奮斗、共創(chuàng)美好生活的40年。
中國有我,時光有我。穿越時光的隧道,人們更加感念共同走過的不尋常道路,感慨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中國奇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時間是最客觀的見證者”“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讓今天的我們繼續(xù)做時間的駕馭者,用奮斗定義自己的明天,書寫中國的未來。
光陰荏苒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陰荏苒,又是新春?!?/p>
【釋義】荏苒:漸漸過去。時光不知不覺地過去。
【近義】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白駒過隙
◆運用示例
家鄉(xiāng)的村前,有一口很大而水不深的荷塘。打從記事起,我們這些光著屁股的村童,每逢夏天常在荷塘邊玩耍。
我們用廢紙做成了一只只小紙船放進荷塘,讓風兒吹進荷葉底下,看誰做的小紙船被風吹得快吹得遠。那時,荷葉的青翠、碧綠,以及荷塘的徐徐清風,好像與我們無關。因為在那個年齡階段,我們對自然界的許多事物還沒學會欣賞。確切地說,那時,我們是沖著荷塘里的水來這里玩耍的。
我們在這里玩耍的內容可多著呢,除了做紙船以外,還脫下頭上戴的小草帽用來捉荷塘里的小魚小蝦。有時,為了不被烈日曬著,我們還摘來一塊塊荷葉,用篾條串起來,披在身上遮擋強烈的陽光。有時我們還在荷塘邊抓起一團團泥巴,捏成一個個惟妙惟肖的小泥人,然后用來互相投擲取樂;有時,冒著火辣辣的太陽,大家一起跳進荷塘,利用荷葉做掩護,玩起水中的捉迷藏!
也記不起多少次了,我們玩耍得興趣正濃,不管父母怎樣叫喚,照樣是你喚你的,我玩我的,直到最后,父母生氣了,拿著竹棍子氣沖沖地趕到,我們才肯回去。
光陰荏苒。后來我長大了,讀書、參軍,接著外出參加工作了,就再不像兒時那樣到荷塘邊來玩耍了。
——鐘文《鄉(xiāng)間的荷塘》
魯迅的時間觀
魯迅先生的成功,有一個重要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12歲在紹興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不僅經(jīng)常上當鋪、跑藥店,還得幫助母親做家務。為避免影響學業(yè),他必須做好精確的時間安排。
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濒斞缸x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又喜歡寫作,他對于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非常喜愛。正因為他廣泛涉獵,多方面學習,所以時間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條件和生活環(huán)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在魯迅的眼中,時間就如同生命?!懊绹苏f,時間就是金錢;但我想: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币虼耍斞缸钣憛捘切俺商鞏|家跑跑,西家坐坐,說長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時候,如果有人來找他聊天或閑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會毫不客氣地對人家說:“唉,你又來了,就沒有別的事可做嗎?”
多維解讀
1.合理安排時間。魯迅先生少年時就挑起了家庭重擔,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學業(yè),他合理安排時間,既照顧了家庭,又沒有落下功課。
2.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就像魯迅先生說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今天擠一點,明天擠一點,日積月累,自然就完成了很多目標。
3.視時間如生命。時間那么寶貴,所以魯迅先生從不浪費時間,在有限的時間里做著有意義的事情。
利用“三余”時間讀書
東漢末年,有一個人名叫董遇,他從小喜歡學習。不管走到哪里,他身上總是帶著書,一有時間就坐下來學習。后來,董遇成了大學者。有人問董遇:“你是怎么讀書的?”董遇回答:“我遇到讀不懂的書,就反復地看,反復地讀。”這個人反問:“反復讀一本書,哪有那么多時間呢?”董遇說:“那就利用‘三余時間。”這個人又好奇地問:“什么是‘三余時間?”董遇說:“冬天是一年的剩余,夜晚是白天的剩余,下雨天是晴天的剩余。只要用好了這些時間,就有時間讀書了。”
思維遷移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笨梢姡瑫r間對于我們來說尤其珍貴,而如何有效利用時間來進行學習,是我們每個人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董遇的“三余”時間,充分體現(xiàn)了他善于學習和善于利用時間。同時需要記住的是,學習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所收獲。
不教一日閑過
國畫大師齊白石九十多歲后仍然每日揮筆不輟。一天至少五幅,他寫下“不教一日閑過”六個大字,掛在墻上,用以自勉。
一天,白石老人過生日,前來祝壽之人從早到晚絡繹不絕,等送走客人,已是深夜,忙了一天,他覺得很疲倦,便上床睡了。
第二天,齊白石一早便起床,不顧吃飯,先去畫室作畫。家里人勸他吃了飯再畫吧,可他執(zhí)意不肯,直至畫夠五幅,才去吃早餐。
飯后,他又跑到畫室作畫,家人怕他累著,又勸他:“你不是才畫了五幅嗎?怎么還畫?”他答道:“昨日因生日,沒能作畫;今天多畫幾幅,以補昨日的閑過?!?/p>
思維遷移
齊白石老人的畫作之所以能夠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與他天天堅持作畫不無關系。即便年齡越來越大,他也依然堅持每天畫畫,從不浪費時間?!安唤桃蝗臻e過”,書畫大師尚且如此,那擁有大好時光的我們更應該以此來激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