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夏
摘要:本文從原型理論視角對中英文化中的“紅色”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在中西文化中存在著對紅色認知的不同,但是兩者之間也存在著共同之處,但又因為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民族習慣、思維方式、語言心理、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觀等,所以紅色在這兩種文化中又體現(xiàn)出了語義之間的不對等。
關鍵詞:紅色 對等 原型理論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3-0096-02
一、引言
20世紀70年代中期,Eleanor Rosch提出了一種新的概念建構(gòu)模型,即原型理論,引起了許多學者的關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學者們發(fā)現(xiàn)這一理論存在許多缺陷。首先,不是該類別中的每個成員都擁有相同的功能。例如,狗和貓都是動物,但他們?nèi)匀挥凶约旱奶卣?。此外,類別之間的界限尚不清晰。例如,當我們提到“水果”時,我們自然認為蘋果是最好的水果樣本。然而,雖然“西紅柿”可以被同化為水果原型,但他仍然是一種蔬菜。因而“西紅柿”被視為一種水果就令我們感到很困惑。
人類學和認知心理學對顏色詞的研究為原型理論的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受Sapir-Whorf的文化決定論和語言相對主義的影響,心理學家和語言學家選擇了具有高度文化普遍性的詞語作為研究對象。最初的研究表明,不同語言的顏色詞匯是任意的,因此顏色詞的區(qū)別和分類是多種多樣的,沒有任何共同之處。
人類學家Brent Berlin和Paul Kay(1969)對98種語言的顏色類別進行了調(diào)查。他們發(fā)現(xiàn)許多顏色是由其基本顏色決定的,然而,這些基本顏色或焦點顏色并不是由語言決定的。雖然顏色類別的概念在不同語言或同一語言的不同使用者之間是不同的,但是他們之間對核心顏色具有相同的認知。他們的發(fā)現(xiàn)不僅推翻了Sapir-Whorf的語言相對論,而且也證明了不同語言中顏色詞匯的選擇并不是隨意的。
Geoffrey Leech(1974)將意義分為“概念意義,內(nèi)涵意義,社會意義,情感意義,反映意義,搭配意義和主題意義”。在他看來,概念意義構(gòu)成了中心部分,聯(lián)想意義是心理聯(lián)系的基本聯(lián)結(jié)論。
紅色作為焦點色之一,在中英文化中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但語義對等在兩種語言中極為罕見,因為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民族習慣、思維方式、語言心理、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觀。因此,本文將從原型理論的角度比較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中“紅色”的異同。
二、討論
人類的認知能力是相似的。顏色詞所反映的客觀世界也有一些相似之處,這對中英文化中顏色詞的認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2009)中,對紅色的解釋有六種基本的含義。第一種含義是“紅”就像血的顏色。第二,“紅”象征著節(jié)日中使用的紅布。第三,“紅”代表成功。第四,“紅”代表革命或強烈的政治意識。第五,“紅”也意味著獎金。第六,他是一種姓氏。然而,在牛津高級英漢詞典(2006)中,red則有五個基本含義,即有血或火的顏色;(眼睛)布滿紅血絲或紅腫的;(臉部)漲紅或通紅,特別是感到生氣,尷尬或羞愧;(頭發(fā)或動物皮毛)紅褐色的;持有左翼政治觀點,左翼的,激進的。
從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中英文中的紅色具有相同的含義即血液的顏色。雖然“紅”和red之間存在一些相同的含義,但他們之間也存在許多的含義。作者將分別介紹其中的異同點。
(一)語義對等
首先,一方面,人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紅軍”“紅色政權(quán)”“紅色革命根據(jù)地”“紅十字會”,這表明紅色代表了中國文化中的革命、政黨或組織。另一方面,西方文化中也存在相同的用法,例如“紅軍”“紅十字會”。由此可以看出,紅色指的是拯救遭受災難的人民的一種革命精神。英文中“the Redeemer”也是一個很好地證明這一觀點的例子。
此外,紅色通常表達人們的感受。當人們生氣、尷尬或羞愧時,他們的臉色將呈鮮紅色或粉紅色?!澳樇t”“漲紅”“滿臉緋紅”“臉紅耳赤”是中文的固定用法。同樣的,在英語中,“red-faced”“red-hot”也描述了人的情緒。
最后,當談到紅色時,西方人常常想到暴力和死亡。例如,“red in tooth and claw”(意味著沒有憐憫的激烈競爭),“red ruin”。對于中國人來說,就“紅”而言,人們也把他看作與血、死有關,如“紅刀子進去”“白刀子出來”“殺紅了眼”。
紅色這種顏色起著警示和突出的作用。對于中國人來說,公開場合里的一些紅色標識警告人們不要做某類動作或行為,如“禁止吸煙”“禁止停車”。同樣,紅色也會突顯事情的重要性,如“紅頭文件”等。在英語中,“red light”也是告訴司機停止的信號,“red alert”是一種警告,告訴人們應該為即將到來的危險的事情做好準備。由此可以得知,紅色在中英文化中某些短語中實現(xiàn)了相同的目的或功能。
(二)語義不對等
由于文化不同,中西方的思維方式不同,文化習俗也不同,所以在英語和漢語中存在著語義不對等。
紅色是中國人幸運和幸福的象征?!凹t包”“紅利”“紅榜”都表明紅色是吉祥、財富和繁榮的象征。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女孩結(jié)婚的婚禮當天,她們會穿上紅色的衣服和鞋子來營造幸福吉祥的氛圍。而西方人經(jīng)常將“red”與危險、血液聯(lián)系起來。例如,“red alert”“red flags”“red battle”“be in the red”“go into red ink”都指的是不開心或壞事。
紅色總是與黨或組織有密切關系。對于“紅軍”“紅色政權(quán)”“紅十字會”這些詞語,這里的紅色都是正面形象,代表積極的事物。然而,在英語中,紅色經(jīng)常與負面事物的含義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l(fā)eft-wing political opinions”,“Red Indian(美國原住民的冒犯性詞語)”和“red-light district”。
三、結(jié)語
一方面,雖然在中西文化中存在著對紅色認知的不同,但是兩者之間也存在著共同之處。首先,紅色在中英文化中代表血液的顏色。其次,紅色代表的是革命精神。第三,紅色通常用來表達人們的憤怒、尷尬或羞恥。第四,紅色起著警示和突出的作用。另一方面,因為每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民族習慣、思維方式、語言心理、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觀等,所以紅色在這兩種文化中又體現(xiàn)出了語義之間的不對等。首先,紅色是中國人幸運和幸福的象征。而與此相反,西方人經(jīng)常將紅色與危險和血液聯(lián)系起來。其次,在中國的文化中,紅色經(jīng)常代表著正面的形象,而在西方的文化中,則與之相反,常用來表達消極或負面的形象。
參考文獻:
[1]霍恩比.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七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2]胡壯麟.語言學教程(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梁曉波,李勇忠.原型理論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教學,2006(4):68-69.
[4]楊瓊.“紅色”(red)在中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和翻譯的探討[J].外語論壇,2010(9):230-231.
[5]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責任編輯: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