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玥
端坐于古箏前,輕抬手腕,再緩緩落下,右手指尖劃出一道悠長卻不拖拉的弧線。左手小指勾住最低音,輕撥,指尖與琴弦的觸碰,拉出一道悠遠、飄渺的聲音,帶著思緒飄遠。左手撥琴的剎那,右手已在琴弦上撥弄出一聲略慢的琶音,瞬間便在悠遠當中添了幾抹清亮,人便仿佛置身于湘西邊境的群山之中了。
接下來,左手的指尖輕漾,余音便拉長,就像有一道看不見的目光正緩緩掃過那不見邊際的群山。右手輕彈,似在黑暗中涂抹出稍濃的陰影。隨著幾聲連綿不絕、音調(diào)漸高的琶音的響起,視線近了,近了,幾乎要看清了。驀地,指鋒微轉(zhuǎn),幾聲詭譎的刮奏音響起,這才看清,原來是層層濃霧繚繞于山中,將群山包裹得神秘莫測。正當這道目光隨著琴音繞山環(huán)視,卻又無法辨清時,東方泛白,天際變得明亮起來,山的明暗對比也更加鮮明。濃霧中,山的輪廓若隱若現(xiàn)。奇峰聳峙又連綿于迷蒙之中,神秘又詭異,依然教人看不透。一道由低至高的刮奏音自指尖流出,清亮而富有穿透力,似是那遠山中的古老居民吹響了聲音尖銳的骨笛。抬頭,忽見東山山頭一抹亮麗的紅暈,似要在濃霧中劈出一道裂縫來,于是白霧逐漸退去,群山露出猙獰的面貌。
云霧開,金烏現(xiàn),天亮了,正曲拉開帷幕。
慢板徐行,悠長、沉郁的琴音于指尖傳來。只見東方全白,太陽星沒出東之天際,太陰星仍懸于西山之角。透過晨曦望去,山間桂樹成林,金鳥繞枝而鳴。草木皆反射著金色的光輝,卻又同時籠罩于月光下。琴弦微顫,音韻連綿不絕,如絲如縷。音與音之間聽似各自流淌,實則在提腕間被無限拉長。它們環(huán)環(huán)相扣,似是山間繚繞不散的云霧——盤旋于峭壁之間,縈繞于樹梢之上,似有似無,若即若離,讓人宛若置身于蓬萊仙境。
又一道自低漸高的雙手連續(xù)刮奏音傳來,輕快的行板緊隨其后。雙手交錯彈奏,音與音之間如行云流水般銜接得極為緊密,卻又像大珠小珠落玉盤似的清脆、靈動。視角轉(zhuǎn)換,只見南山之中隱約涌出一股清泉。泉水順著山坡流下,匯聚為一道蜿蜒蛇行、斗折明滅的溪水。陽光透過重重樹影,形成破碎晶石般的光彩映射在水面,使其波光粼粼。時不時的重音,仿佛是被凸出地表的巖石激起的水花。氤氳霧氣浮于水面,宛若匿于深山之中的古老神明吐出的一口口天地之精氣。
突然,雙手干脆利落地撥出一段猛烈的撮音,天地都為之震動起來,樹木開始搖晃,山石似乎在隨箏聲墜落。交錯有力的彈奏,拉開了一幅宏偉大氣的畫卷:西南山邊,一條瀑布自天邊傾瀉而下,層層浪花如龍尾擊石,決然落下,激起千萬水珠;山中猛虎狂嘯、蛇影猖獗,林間魅影穿行。剎那間,群山自沉睡中驚醒。
正當群獸齊嘯之際,音樂驟緩,變?yōu)橛崎L的慢板。唯見夕陽在山,深山居民唱起屬于他們的歌謠。聲音漸低,手指輕觸出一串空靈的泛音,最后響起一聲沉郁的和弦。曲終,天黑,群山重歸靜寂。
《溟山》宜靜聽,曲終人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