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衛(wèi)國
周日的午后,我與愛人行走在城北水庫的壩埂上。
走著走著,天色忽然暗了下來。摸摸揣在褲子口袋里的雨傘,我會心一笑。常言說:“飽帶干糧,晴帶雨傘?!笨磥?,愛人的叮囑不算多余。
走到壩埂的盡頭轉(zhuǎn)身北望,一汪碧水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片水域我印象深刻:在繁華的小城,一群愛心人士會在特定的日子里,將成百上千斤的魚蝦從這里放生。
突然想起去年冬天的一個周日午后,我獨自步行到這里,發(fā)現(xiàn)平日里相對安靜的處所突然熱鬧起來。原來,水面隨處可見漂浮著的行動遲緩的游魚。只見幾名男女脫掉鞋襪卷起褲腳走進(jìn)徹骨的湖水伸手捕撈,從略顯興奮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不懼嚴(yán)寒。后來得知,當(dāng)天上午,愛心人士曾在這里放生。
對于愛心人士來說,他們希望魚兒都能鮮活地回到水中,從而求得心靈的慰藉;對于捕撈者來說,逮魚摸蝦,物為我用,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那么,是那些魚蝦命運在劫難逃嗎?
就在我陷入沉思之時,摩托車的喇叭聲提醒我閃到一邊。臨水而立,望著遠(yuǎn)處煙波浩渺的水面,我若有所悟:天地萬物有所生,自有所滅,這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之道;而塵世中,忙碌的人們各有所取、各有所予,這是“世道必進(jìn),后勝于今”的社會法則。我們生活在轉(zhuǎn)瞬即逝的過往與倏然而至的未來之間的變動轉(zhuǎn)化中,與其茫然若失,糾結(jié)在不可知的煩惱中,倒不如心無旁騖安然地面對當(dāng)下。
豁然開朗于一瞬間的若有所獲,我們走上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