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玉翠
表姐來濟南,住在一個叫三孔橋的地方。我去登門拜訪,在表姐居住的小區(qū)對面,是一處正在施工的工地,一座座高樓自廢墟上拔地而起。走著走著,驀然看見一處工廠大門被圍在建筑工地的圍墻內(nèi)。大門簡單而破舊,和不遠處的高樓很不相稱。門楣上赫然寫著“濟南市棉紡織廠”幾個黑色大字。其實,因為圍墻的高度,門楣上的字剛剛可以看到,如一個害羞的少女,雙手捂著眼,卻將指縫恰當?shù)芈冻鰜?,惶恐地看著這個日益陌生的世界。
我驚呆了,仿佛遇見了行走在另一條路上的自己:我也曾經(jīng)報考過紗廠技校,差點兒成了一名紡織女工。
初三那年,縣里的紗廠招生。那時候,擁有城鎮(zhèn)戶口的待業(yè)青年才能報考技校。父親剛剛轉(zhuǎn)正,我們的戶口也都跟著轉(zhuǎn)成了令人羨慕的城鎮(zhèn)戶口。父親認為,我趕上一個好機會,正好可以去報考紗廠技校。
紗廠工人,在農(nóng)村,是一個多么令人羨慕的職業(yè)。
我家里種著棉花,母親每天一大早就泡在棉花地里捉棉鈴蟲。清晨,太陽還沒出來,棉鈴蟲還沒來得及藏起來,這是捉蟲的好時候??墒牵瑥拿尢锘丶?,母親的衣服幾乎全都被露水打濕了。長年累月,母親的雙腿得了關(guān)節(jié)炎,常常疼得徹夜難眠。母親可不愿意我繼續(xù)在家種棉花,當棉紡工人多好啊,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想想吧:穿上潔白的工作服,戴一頂神氣的小白帽,在一排排轟鳴的機器前穿梭往來,而不是每天泡在棉田里打藥掐枝捉蟲,這該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父親認為,我要是上了紗廠技校,就可以早早參加工作,掙一份和他差不多的工資,幫助他養(yǎng)家糊口了。
在村人眼里,進了紗廠就成了吃國庫糧的人,真正的城里人。紗廠女工的一生,將生活優(yōu)渥,衣食無憂。那時候很多高中老師找對象就找棉紡廠的女工。在很多男人看來,紡織女工是三合面中的細糧,吃上一口死而無憾。
那時候考大學非常難,要從初中考高中,就是考上高中還有三年才能考大學,誰知道會是個什么結(jié)果?總之大家都感覺我去考紗廠技校是再合適不過了。
然而,我不干。我哭哭啼啼滿臉委屈地去照相、報名,參加了考試。最后,我向父親坦白,我不去上紗廠技校,我要考大學!父親雖然有很多遺憾,但還是尊重了我的選擇,他只說了一句:你以后不后悔就行。
我不后悔,也無法后悔。那一條路已經(jīng)有人替我走了,而現(xiàn)在這條路卻只有我自己走。
如今,“濟南市棉紡織廠”的大門,和我一樣錯愕地看著這個陌生不可解的世界。
怎么能不陌生呢?它一定見證了棉紡廠門庭若市的情形,驕傲地看著一個個漂亮的棉紡女工,每天高高興興地上班,高高興興地下班;它也一定見過一輛一輛滿載原料和成品的大貨車,每天忙忙碌碌進進出出。那場景是那么熱鬧,那么繁華,連大門內(nèi)的樹都枝繁葉茂綠蔭匝地??墒呛髞怼獮槭裁磁儾粊砹?,大貨車也不來了,再后來,廠子被圍墻圍了起來,車間被拆毀,辦公樓被拆毀,食堂被拆毀……一直拆到大門口的宣傳欄,工廠里蓊蓊郁郁的大樹也一棵一棵倒下,風流云散,只留下這座大門孤苦伶仃站著。
母親住院時,同病房有一個九十歲的病友。她經(jīng)歷了抗日戰(zhàn)爭,小時候逃難見到過餓殍遍野尸橫滿地的慘烈。她十一歲進入棉紡廠,每月領(lǐng)取工資,食堂的伙食很好,福利待遇也很好,周末廠子禮堂還有電影可看。她每天開開心心地上班,積極地參加廠里的各種活動。夜班后一個人走在滿天星空下,心里是滿滿的幸福。她成為勞動模范,多次作過報告,家里的獎狀獎品一大堆。她一輩子感激棉紡廠,棉紡廠成就了她燦爛的一生。退休的時候,她一生中唯一一次請求領(lǐng)導,請允許她的女兒接班。女兒順利接班了,卻埋怨了她一輩子。女兒嫌活兒又臟又累,接班沒幾年廠子就不行了,她是泡病號一直到廠子倒閉買斷工齡。
我常常想,若是去了紗廠技校,之后順理成章地去紗廠上班,成了一名讓人羨慕的紗廠女工。沒什么意外的話,我會早早地找對象,結(jié)婚生子。
然后,我下崗了。
丈夫的單位效益好還好些,要是效益不好,大概我們要一起走在打工或者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路上。走在濟南的街頭,我總是疑心,路邊那些小攤販就是走在另一條路上的我。
又一天,我去表姐家,連那個圍欄里的大門也不見了。我一趟一趟地在圍墻外踟躕,尋找它原來的位置,哪怕是一段沒有拆完的墻體也好,然而卻什么也找不到,仿佛它從來就沒有存在過。
我的心里空落落的,若有所失。
姐姐喊我的乳名
□韓慶祥
春節(jié)前幾天,手機響了,是家住農(nóng)村的姐姐打來的。乍一接通,便聽到姐姐呼我的乳名,她說:“前兩天,你讓人送了年貨,還捎來錢,以后別給我錢了。我每月能領(lǐng)到一百二十元生活費,你姐夫也有退休金,夠花的?!彼€囑咐說:“我身體挺好的,放心吧啊!你也七十好幾了,天暖和了再來吧。”我聽著,心里熱乎乎的。
姐弟倆都是七八十歲的人了,可一聽到姐姐呼我乳名,心里就涌出濃濃的姐弟情。
我出生在章丘長白山下的村子里。因為親娘生病,沒有奶水,家人用米湯喂我。奶奶怕我不好養(yǎng)活,把我抱去基督教堂,請主保佑,神父把圣經(jīng)人物“彼得”的名字賜給我當乳名。我的命保住了,可年紀輕輕的親娘,卻喚著我的乳名撒手而去,那年,我五歲。頑童哪知世間苦,我照舊和小伙伴們打鬧玩耍。僅僅比我大四五歲的姐姐,為了年幼的弟弟,過早懂事了。
學齡前,我的記憶,幾乎都與姐姐相關(guān)聯(lián)。
傍晚,村子里炊煙升起,滿街都是當娘的喊孩子吃飯。只有我,是姐姐喊著我的乳名,領(lǐng)我回家。她是幫著奶奶、嬸嬸燒火做完了飯,再到街上找我的。鄉(xiāng)鄰們看見姐姐一邊幫我擦鼻涕,一邊拍打我身上的土,同情地說,這倆孩子沒了娘,姐姐可知道疼兄弟了。
鄉(xiāng)村的夜晚,沒有電燈。孩子們湊到村子的場院上,聽老人講故事。有時聽完那些鬼怪故事,膽小的孩子不敢回家了。村子里黑黢黢的,每個大門都好像閃著鬼的影子。這時候,又聽到遠處,姐姐喊我的乳名,我脆生生地答應(yīng)著,拉著姐姐的手回家。
小孩子怕黑,也最怕夜里上廁所。我家的廁所,在大門外邊的園子里,進一道門是磨坊,進二道門是“欄”,章丘話“上欄”就是上廁所。欄里圈養(yǎng)的豬,看見人就哼哼著往跟前拱。我每次都要喊著姐姐,讓她拿根棍子把豬趕遠了才敢進去。
農(nóng)家孩子雖然窮苦,好多記憶卻是甜蜜的。山村的地多是梯田,大堰跟前,長著一些細小的葉子,姐姐說,這是甜草根。她拔出幾棵,拍打拍打讓我吃。那根長在潮濕的沙土地里,一節(jié)節(jié),又細又白,嚼起來甜絲絲。有時,她給我逮一串螞蚱,撕去翅膀和腸子,用鹽水浸浸,在鐵鍋里炒酥,卷煎餅吃。
初秋,滿坡的高粱吐穗了。姐姐跟著大人下地,打去高粱下部的葉子,讓株間通風,秸稈好往高處竄。姐姐說,有一種不結(jié)籽的高粱,叫“烏霉”,我至今不知道這兩個發(fā)音怎么寫,只知道它的穗子是一包漆黑的粉末,秸稈特別甜。烈日當空,高粱地里格外悶熱。姐姐累得汗流滿面,卻總是留心烏霉,一旦發(fā)現(xiàn),就從根里折斷,不讓它和好高粱爭奪養(yǎng)分,也是為了帶回家哄我高興。怕太陽曬干了甜秫秸,就拔一些草,把秸稈裹起來。下地回來,喊著我的乳名,把最甜的兩三節(jié)折給我。鄉(xiāng)下孩子沒有糖果,也不知道世上有甘蔗,姐姐帶回的烏霉秸,就是農(nóng)家孩子的甜食。
我六七歲時,父親在濟南安家,來接我們進城上學。不管爺爺奶奶怎么勸,姐姐也不愿意離開老家。我臨走那天,姐姐躲到一邊哭。剛走到村口,姐姐又哭著攆上來,拉著我的手送了又送,一直把我送到村南邊的大塚子上,眼里含著淚,看著我向明水走去。我聽見姐姐喊著我的乳名:“放假你可回來?。 弊叱龊眠h了,再回頭看,姐姐還站在塚子上,風,刮亂了她的頭發(fā)……
姐姐在村里上完小學,就務(wù)農(nóng)了。后來經(jīng)親戚做媒,嫁給了縣辦工廠干木匠的姐夫。她的婆家在明刁路西側(cè),清澈的繡江河從村邊流過。放假時,我去她家住過幾天。
姐姐雖然讀書不多,但很聰明,很用功。父親每次接到她的信,都夸她鋼筆字寫得好,文字也通順。有封信說:“結(jié)婚之后,丈夫很體貼人,生活如魚得水?!备赣H念完信,放心了。她和姐夫來濟南,臨走,塞給我五塊錢。我那時上師范類中專,不收學費,每月十塊錢伙食費全免。這五塊錢的分量啊,我一輩子忘不了!
我工作后,從成家到生兒育女,和姐姐聯(lián)系就少了。后來,我得知姐姐生活艱難,還受到婆婆虐待,她和三個孩子,有時就是煎餅沾點炒鹽。我請了假,去看望姐姐??吹剿讚?jù)的日子,心里很難過。
2004年,她打開電視,看到屏幕上是我,一身西服,打著領(lǐng)帶,和主持人侃侃而談,趕緊招呼姐夫:“快看快看,是俺兄弟?!蹦鞘巧綎|衛(wèi)視的訪談節(jié)目,叫《從頭再來》,每周采訪一個下海創(chuàng)業(yè)人物。弟弟上了電視,姐姐應(yīng)該高興,可姐夫說:“你姐姐哭了好幾天?!睘槭裁茨兀俊澳阏f下海初期,勞累過度,得了重病,醫(yī)院下達病危通知書,可沒錢交藥費,又不想連累老婆孩子借債,要自己了結(jié)生命……她疼的吃不下飯?!苯憬慵?guī)字焕夏鸽u,下了蛋,一個也不舍得吃,攢了一籃子,托人送來,讓我補養(yǎng)身子。
前幾年,姐姐的孩子找了工作,日子開始寬裕,老兩口都穿上了新羽絨服。我琢磨給她買點什么禮物呢?妻子說給她買個戒指吧。我倆到齊魯金店,選了一枚好看的,送到姐姐家。當她看到金光閃閃的金戒指時,連忙推脫。妻子說,你這輩子戴過嗎?姐姐說,沒戴過。妻子一邊戴到她手上,一邊說,只要姐姐高興,我和你兄弟就都高興。姐姐戴上金戒指,見人就說,俺兄弟媳婦給買的。
如今,這世上,只有姐姐喊我乳名了,呼喚了七十多年的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