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志超
摘? 要:為找出適合朝陽市油松立枯病的防治藥劑類型以及施藥方式,特開展了不同藥劑及施用方式對油松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比較試驗。結果表明,以2%硫酸亞鐵水溶液進行灌根處理,對油松立枯病的防效達81%以上。
關鍵詞:油松立枯病;藥劑;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763.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4-0039-02
油松是中國特有的樹種之一,適應能力強,廣泛應用于我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的造林中,在當?shù)赝寥栏牧?、調節(jié)氣候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油松立枯病是油松苗期生長過程中經常發(fā)生的一種病害,一般發(fā)病率在10%~30%,嚴重者超過85%,甚至死亡,直接導致油松造林失敗。因此,生產中要十分重視油松立枯病的防治工作。為了篩選出適合遼寧省油松立枯病的防治藥劑以及施藥方式,筆者于2018年4—8月在朝陽市郊區(qū)某苗圃場開展了油松立枯病的藥劑防效比較試驗。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與供試材料 試驗地安排在朝陽市郊區(qū)的某苗圃場內,油松苗齡為8個月,苗高5.5~6.8cm。供試藥劑為2%硫酸亞鐵水溶液、25%多菌靈400倍液、50%滅霉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
1.2 試驗設計 試驗在2018年的4—8月進行,在灌根和噴藥2種施藥方式下分別設置4種藥劑處理+1個施等量清水的對照處理,比較不同藥劑類型、不同施藥方式下油松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每個處理安排200株油松苗,3次重復。
1.3 試驗方法 灌根處理、噴藥處理的用量均為5g/m2,一般在油松種子萌發(fā)后的10d左右進行,以后每隔10d進行1次,連續(xù)3次,對照處理保持相同操作施清水。藥劑噴施20d左右調查各藥劑處理發(fā)生立枯病的油松數(shù)量,統(tǒng)計發(fā)病率,與清水對照作比較,計算出各藥劑處理的防治效果。
2 結果與分析
2.1 灌根處理各藥劑防治油松立枯病的效果 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藥劑進行灌根處理后,油松幼苗發(fā)生立枯病的程度不同,各藥劑的防治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各處理中以2%硫酸亞鐵水溶液的發(fā)病率最低,為6.33%;防效最高,達到81.99%;比50%滅霉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2個處理的防效分別高16.11、9.00個百分點,達到了極顯著的差異(1%水平)。其次是25%多菌靈400倍液的處理,發(fā)病率為7.83%,防效為77.73%;比2%硫酸亞鐵水溶液處理的防效低4.26個百分點,差異不顯著;與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處理的防效達到了顯著性差異,與50%滅霉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的防效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
2.2 噴藥處理各藥劑防治油松立枯病的效果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藥劑進行噴藥處理后油松幼苗發(fā)生立枯病的程度不同,各藥劑的防治效果存在差異。以25%多菌靈4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達53.43%;顯著高于2%硫酸亞鐵水溶液處理的防效,提高了7.14個百分點;極顯著高于50%滅霉靈可濕粉劑600倍液、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2個處理的防效,分別提高了8.57、11.14個百分點。
3 結論
通過灌根和噴藥2種不同的方式施用2%硫酸亞鐵水溶液、25%多菌靈400倍液、50%滅霉靈可濕粉劑600倍液、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等4種藥劑進行防治效果的比較,結果表明,在灌根處理方式下,以2%硫酸亞鐵水溶液的防效最高,達到81.99%;其次是25%多菌靈400倍液的處理(77.73%)、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72.99%)、50%滅霉靈可濕粉劑600倍液(65.88%)。在噴藥處理方式下,以25%多菌靈4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達53.43%;其次是2%硫酸亞鐵水溶液(46.29%)、50%滅霉靈可濕粉劑600倍液(44.86%)、甲基硫菌靈1000倍液(42.29%)。整體來說,以灌根處理方式施藥防治油松立枯病的效果較好,且施用硫酸亞鐵水溶液的效果最佳。
參考文獻
[1]李喜亮,王丹.油松立枯病防治效果試驗[J].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16(9):54.
[2]孫福林.油松幼苗立枯病的田間藥劑防治試驗[J].青海農林科技,2011(3):66-67.
[3]毛國新.遼西油松松苗立枯病菌防治技術推廣及其應用研究[J].陜西農業(yè)科學,2007(6):54-56.
[4]孫福林.油松幼苗立枯病的田間藥劑防治試驗[J].青海農林科技,2011(3):66-67.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