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暢
摘要:《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是較早描繪思念之情的愛情詩歌,開創(chuàng)了思念主題愛情詩的先河。該詩給人一種極為真切的情感體驗,歷時長久而韻味猶存,為研究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優(yōu)質(zhì)的素材。本文對《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的內(nèi)容進行了剖析,對其藝術(shù)構(gòu)思進行了鑒賞。
關鍵詞:《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 思念 鑒賞
一、《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內(nèi)容賞析
《詩經(jīng)》原名《詩三百》,共包含三百零五篇,收錄了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描繪了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有生產(chǎn)勞動、政治斗爭、祭祀宴飲、民族歷史、邦國戰(zhàn)役,以及愛情婚姻。愛隋是人類特有的情感特征,是個體的自我選擇,對愛情的歌頌是各個時代不變的主題,關于愛情的詩篇約占《國風》的三分之一?!对娊?jīng)》中的愛情詩很少重復,表現(xiàn)了愛情生活中的離合變化和喜憂得失。先民的愛情是心與心的交流,熱烈且浪漫,純凈且清新?!对娊?jīng)·衛(wèi)風·伯兮》敘述的是妻子對遠征之人的思念,全詩短小精悍,寓意深刻,該詩可分為四個部分來理解,逐層地體會其中寄托的情感變化。
(一)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
詩歌開篇,主人公以“伯兮”呼喚自己的丈夫,這里可理解為是對丈夫的愛稱,盡顯親切感。伯,是兄弟中的老大,也就是大哥,這一愛稱表明了丈夫平時對妻子的照顧和體貼,像哥哥一樣?!皷A”是英武的意思,“桀”同“杰”,這兩個詞表明丈夫英俊瀟灑、武藝超群,是邦國中的豪杰。“伯也執(zhí)殳,為王前驅(qū)”,說明丈夫執(zhí)殳而為王之前驅(qū),這樣的人必定是周王室的貴族,屬中士級別,地位比較高。前四句詩,用短短的十六個字,刻畫了一位溫柔體貼、英武不凡的貴族男子形象。同時,在當時的社會中,“伯”本身就代表了家族地位,是優(yōu)秀男子的代名詞,也是女子佳偶的評價標準。這種自豪的口吻,足見女主人公對丈夫的愛慕之情,丈夫是國家的驕傲,更是自己的驕傲。這種尊夫愛夫的情節(jié)為后續(xù)婦人苦苦思念的情緒轉(zhuǎn)折做了完美的鋪墊。
(二)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這四句是全詩的亮點,也是最為膾炙人口的部分,體現(xiàn)了民歌的樸拙,也體現(xiàn)了其隋感和體驗的真實。這樣出色的丈夫,卻要隨軍出征,妻子自此獨守空房,難免陷入苦苦的相思之中。頭發(fā)是女性特征最顯著、最重要的部分,古代的女子十分重視儀容儀表,頭發(fā)是最具裝飾性的部分,自丈夫出征后,妻子任憑頭發(fā)凌亂,像蓬草一樣,無心梳洗打扮,這一舉動足見丈夫的離開使妻子茶飯不思,盡顯相思之意。女性對自己儀容的“破壞”,是對其他異性的排斥,顯示了對遠行丈夫的忠貞。蓬頭垢面并不是因為思婦懶于梳洗,也不是因為缺少裝飾所需的物品,詩中給出了解釋:深愛的人不在身邊,打扮給誰看呢?這種思婦形象不但不顯得世俗,反而增添了一種樸素、“笨拙”的美。同時,以這種形式寄托相思之情顯得十分真實,若非真實體驗,也難以有此描述。
《伯兮》中的女主人公,思念丈夫達到了無心任何事的地步,足見其愛得專注與癡情,這種相思甚至讓她突破了世俗。盼君歸來,是她內(nèi)心深處的呼喚。女為悅己者容,后代的詩歌中也不乏對這種思想的描繪。徐干在《室思》中寫到“端坐而無為,仿佛君容光”“咱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柳永在《定風波》中寫到“暖酥消,膩云亸,終日厭厭倦梳裹”;李清照在《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中寫到“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杜甫在《新婚別》中寫到“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這些詩句所描述的女子對愛人的相思之情與《伯兮》可謂一脈相承。
(三)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第三部分是女主人公相思之情的深化。憂思成疾,女子在恍惚中盼望甘霖,卻又事與愿違。思婦盼望下雨,可是太陽偏偏明亮耀眼,這是在暗喻盼夫早歸,但他杳無歸期。這種熱切的盼望和強烈的思念,使得女主人公頭疼腦熱,內(nèi)火攻心。所謂是“甜蜜的憂愁”,盡管頭痛,還是要思念,至少思念是甜的。兩種對立的情感在內(nèi)心矛盾碰撞,卻又在愛的鼓動下實現(xiàn)統(tǒng)一,極言相思之苦、愛戀之癡,彰顯了愛情的巨大力量。
(四)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疼。
最后四句是思念情感的升華,丈夫的久出未歸,使得癡情的妻子不堪重負,希望用忘憂草結(jié)束自己的相思煎熬。世間哪里有真正的忘憂草呢?一個“焉”字,揭示了女主人公墜人情網(wǎng)無可救藥的境地。后世對第二、第三部分的解讀較多,讀者在名家點評的基礎上會對中間八句有更深的印象,認為最后一部分才氣不足,其實并不然?!把傻弥X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疼”,是對主人公情感的總結(jié)和升華,起到了強調(diào)的作用。正所謂“此情無計可消除”,主人公的情感已經(jīng)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足見相思至深。這四句詩是人物內(nèi)心的沖突輾轉(zhuǎn)升級,讓全詩符合人物的心理邏輯,層層遞進,脈絡清晰,將整首詩表達的情感推向了巔峰。
二、詩歌主題鑒賞
《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是一首相思詩,不同于一般的男女感情,它所描述的是妻子對從軍丈夫的思念,其感情有驕傲,有痛苦,有忠誠,有孤獨。一方面,妻子為丈夫報效國家而自豪;另一方面,妻子對愛情忠貞不移,盡管孤獨與憂懼,卻仍在苦苦等待。這種滲透在骨子里的相思,靜默如月,溫潤如玉,思念的深沉和強烈,有如久旱渴雨。全詩渲染了一種濃郁的思歸情感,宣揚了一種強烈的思念主題。
三、詩歌特點
(一)角度獨特
一般的詩歌都是以第二人稱進行征人的悲嘆,或者以第三人稱進行客觀敘事,《伯兮》用第一人稱的女性視角來表達,更加獨特細膩。
(二)感情曲折變化
詩歌的情感由自豪轉(zhuǎn)向相思、執(zhí)著,繼而又表達了無悔。情感的變化層層深入,盡顯曲折,將思婦的真摯情感渲染得淋漓盡致。
(三)思想境界較高
《伯兮》中的女主人公,其思想境界已經(jīng)超出了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達到了道德境界,詩歌所傳達的思想情感是純凈的,是沒有任何雜質(zhì)的。
(四)以小見大
詩歌在表達思念之情的同時,也包含著民族大義,讓我們看到戰(zhàn)爭帶來的離別痛苦,通過思婦的悲歌,反襯戰(zhàn)爭的殘酷,告誡我們應該珍惜當下。
四、藝術(shù)特色
(一)層層遞進,表現(xiàn)怨思之深
扣一個“思”字,思婦先由夸夫轉(zhuǎn)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無心梳妝到因思夫而頭痛,進而再由頭痛到因思夫而患了心病,從而呈現(xiàn)出一種抑揚頓挫的跌宕之勢。描述步步細致,感情層層加深,情節(jié)層層推進。
(二)賦比兼用,曲盡其妙
正如申培在《詩說》中所言:“《伯兮》,一章二章賦也,三章比而后賦也,四章賦也?!痹谒囆g(shù)構(gòu)思上,全詩采用賦法,邊敘事,邊抒情。使人物形象具有飽滿的精神內(nèi)涵。同時,詩情奇崛不平,充滿辯證色彩。
(三)寫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手法
《伯兮》塑造了一位真實生動感人的思夫女子形象,深刻反映了詩歌的另一個主題—兵役給百姓造成的深重苦難,體現(xiàn)了詩經(jīng)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
(四)充分體現(xiàn)了《詩經(jīng)》的藝術(shù)特色
四章連唱,三四章重唱。真切表現(xiàn)思夫之切、思夫之痛,令人感動;用韻和諧,聲調(diào)優(yōu)美。全詩讀起來朗朗上口,韻味十足;賦比手法的運用使女子形象更加生動感人。
總之,《詩經(jīng)·衛(wèi)風·伯兮》將古代戰(zhàn)爭時期的愛情故事生動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將愛情中的喜怒哀樂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將“思念”這一主題貫穿了全詩。這首愛情詩反映了中國古老的民俗和社會風貌,值得深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