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得主陸汝鈐: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2018年12月9日,被譽為“中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在蘇州舉行頒獎典禮。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陸汝鈐成為首位吳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獎獲得者。陸汝鈐作為我國最早開展人工智能理論與技術研究的學者之一,過去數(shù)十年在知識工程方面貢獻卓越。盡管已年過八旬,他依然保持著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晚上12點就寢的工作習慣,閱讀最新文獻、思考研究問題和指導學生構成了他全部的生活。在陸汝鈐看來,人工智能是能夠激發(fā)人類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學科,未來可以應用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各個領域。他說:“很多年輕人還不太習慣于獨立的思維,走自己的路,而是希望在別人的路上走得更好一點、更遠一點。我的建議是,要放開想象力,敢于去做別人沒有想到的事情,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就像我最贊同的,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校長爸爸”每天為留守兒童下廚:我好想補償他們那缺失的愛
《央視新聞》2019年1月6日報道,江西鷹潭余江區(qū)黃泥小學45歲的校長章站亮在網(wǎng)絡上“走紅”,被粉絲稱為“校長爸爸”。這所鄉(xiāng)村小學全校五個年級只有25名學生和包括校長章站亮在內(nèi)的6名老師。自2018年10月份以來,章站亮堅持在下午自費為孩子們做飯加餐。從準備食材到完成,要1~2個小時,所需要的花費30~100元不等,都是校長自掏腰包。為了讓孩子們吃得好,章站亮這個“校長爸爸”每天都要變換花樣:煮年糕、包包子、排骨煮玉米、魚頭燉豆腐……每天一放學,孩子們就一窩蜂涌向操場,拿火鉗的、提水的、洗菜洗碗的,開心極了!章站亮說:“我想這25個孩子缺失的應該就是父愛和母愛,我好想好想補償他們?nèi)笔У膼?。所以我就想到了做點營養(yǎng)餐給他們吃。在做飯的過程當中也能讓這些孩子加入,讓他們樂在其中,同時大家在一起吃飯,也有一種家的溫暖?!?/p>
網(wǎng)友吐槽智能電視操作難:現(xiàn)在的電視機對老年人不太友好
2019年1月1日,網(wǎng)友“G僧東”發(fā)微博吐槽:“現(xiàn)在的電視機對老年人太不友好了,電視本身一個遙控器,機頂盒一個遙控器,遙控器上有返回鍵、確認鍵、退出鍵,電視開了還不能直接看,要在界面上選擇頻道才能看。”網(wǎng)友議論紛紛,不少人表示深有同感:“別說老年人了,年輕的我也不會?。 比缃袷侵悄軙r代,老年人使用電子產(chǎn)品出現(xiàn)障礙,跟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是有關系的,比如他們視力、記憶力下降,再加上可能遙控器上的字太小、無線控制頭緒太多……人工智能的另一個痛點在于方言識別上的缺失。杭州的王女士曾經(jīng)在家電賣場嘗試過多款人工智能電視:“除了一款四川品牌的人工智能電視能聽得懂四川話,其余幾款人工智能電視只能識別普通話。面對家里的老人說的蹩腳普通話,人工智能電視完全沒轍。”當代城市設計都強調(diào)“無障礙”概念,但這個觀念未能出現(xiàn)在智能設備設計上,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產(chǎn)品開發(fā)者沒有把老年人作為典型用戶群,因而也沒有把老年人的需求考慮進來。不過有技術人員表示,“遙控器的煩惱”這鍋不能由電視機來背。如今的智能電視看的內(nèi)容跟手機差不多,電視機本身不能內(nèi)置電視頻道,看電視臺節(jié)目就要裝機頂盒。設備多了,多幾個遙控器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