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麗
(呂梁市人民醫(yī)院產科,山西 呂梁 033000)
分娩過程中產婦對分娩的恐懼、宮縮疼痛、對新生兒健康的擔憂是造成不良分娩結局的高危因素。目前緩解產婦分娩疼痛和不良心理、促進產婦順產的方式較多,但其安全性有待考證[1]。分娩球助產則是讓產婦在規(guī)律宮縮的間歇期騎坐在直徑為1m的充氣橡膠球上,借助橡膠球的柔軟彈性放松盆底肌肉,配合導樂陪伴分娩能給予產婦生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從而提高自然分娩率。本次研究探討了分娩球配合導樂陪伴分娩對產婦心理和生理的影響。
2016年8月~2017年9月,選擇本院婦產科收治的160例為研究對象,以簡單隨機法分為參照組和干預組各80例,參照組中位年齡26.41歲;干預組中位年齡25.96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和排除標準:①所有產婦均為足月單胎妊娠,孕周≥36周,無剖宮產手術指征;②排除頭浮、臀位等胎先露異常產婦以及影響胎心和產程的嚴重合并癥產婦。所有產婦接受護理前均與本院簽署知情同意書。
參照組采取常規(guī)體位分娩,采取左右交替?zhèn)扰P位或平臥位分娩,由1位助產士或家屬全程陪伴。
干預組采取分娩球配合導樂陪伴分娩,臨產后將產婦送入導樂分娩室,準備2個分娩球,并將其固定在帶扶手的座椅上,由1名導樂人員和1名產婦家屬全程陪伴。導樂人員通過談心的方式先與產婦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耐心詳細講解分娩知識和屏氣用力方法,讓產婦及其家屬對分娩過程有正確認識,并隨時用語言、眼神和撫摸幫助產婦安定情緒,提高自然分娩的信心。密切關注產程進展,當宮縮越來越緊時指導產婦通過輕微發(fā)生、分散注意力、想象未來美好生活等方法減輕疼痛,讓產婦感到安全和親切。規(guī)律宮縮間歇期協(xié)助產婦騎坐在分娩球上,進行背部按摩和轉圈,自由轉換滾、抱、靠等姿勢緩解疼痛,并通過擺動盆腔鍛煉 骨盆底部肌肉,促進自然分娩。
①心理狀態(tài)。采用Zung氏焦慮(SAS)量表和恐懼量表進行評分,分值超過50分為陽性;②生理狀態(tài)。包括疼痛評分(NRS數字評分法,總分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產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兒窒息評分(Apgar評分,7~10分為正常,<7分為存在窒息癥狀)。
干預組焦慮、恐懼發(fā)生率低于參照組,P<0.05。
表1 兩組心理狀態(tài)比較[n(%);n=80]
干預組有73例順產,參照組61例順產,干預組順產率91.25%高于參照組76.25%,x2=6.613,P=0.010。干預組NRS評分、產后出血量均低于參照組,且新生兒Apgar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
表2 兩組生理狀態(tài)比較(±s;n=80)
表2 兩組生理狀態(tài)比較(±s;n=80)
新生兒Apgar評分(分)參照組 5.76±1.24 253.61±14.39 7.01±0.99干預組 2.95±1.05 133.87±16.13 8.34±0.66 t組別 NRS(分) 產后出血量(mL)15.468 49.546 9.998 P 0.000 0.000 0.000
分娩屬于正常的生理過程,但對于產婦而言則是一種不安的體驗,有超過90%以上的產婦在分娩期間存在焦慮和恐懼感,幾乎100%的產婦希望在分娩過程中獲得全程陪伴[2]。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焦慮、恐懼發(fā)生率、NRS評分、產后出血量均低于參照組;干預組順產率、新生兒Apgar評分高于參照組。原因分析為:①產程中由于產婦緊張情緒,會導致兒茶酚胺分泌過多,痛閾值降低,宮縮疼痛增強,劇烈的疼痛又會加重產婦緊張和恐懼情緒,導致產程延長、產后出血量增多。分娩球配合導樂陪伴則是緩解產婦緊張和恐懼情緒的非藥物鎮(zhèn)痛療法,能減少產婦大腦皮質對疼痛的感應,比藥物鎮(zhèn)痛效果更佳。此外,分娩過程中由導樂人員和家屬全程陪伴,能給予產婦精神鼓勵,指導產婦正確的屏氣用力技巧還能提高耐痛閾值[3],讓產婦身體處于最佳狀態(tài),為順產提供前提;②宮縮間歇期指導產婦騎坐在分娩球上,通過滾、抱、靠等姿勢能充分放松盆底肌肉,尤其是處于坐位時,胎兒縱軸和產軸一致,產婦子宮離開脊柱,趨向于腹壁,在地心引力和胎兒重力的作用下,胎頭對宮頸的壓力上升,能反射性的促進有效宮縮,擴張宮口,加速產程進展,減少產后出血和新新生兒窒息風險。
綜上,分娩球配合導樂陪伴分娩可減輕產婦焦慮、恐懼感等心理對分娩早產的負面影響,提高自然順產率,保證母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