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網(wǎng)站4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游客越來越可能決定旅游業(yè)的未來如果你認同頗為流行但并非每個人都相信的“人口決定論”,你或許應(yīng)該開始學中文……尤其是如果你將來想在旅游或酒店行業(yè)工作的話。這是因為中國消費者去年的境外旅游支出接近2580億美元,比在排名上緊隨其后的美國和德國消費者的此類支出總和還要多。
就出境游來說,中國人仍是相對的新來者。每年僅有一小部分中國人赴境外旅游,但中國人口眾多,即便較小的比例也代表著如今其每年的出境游人次已明顯超過1億。
然而,去年中國公民人均(為出境游)乘坐飛機的里程僅為66英里(約合105公里)。相比之下,美國、德國和英國居民的該數(shù)字分別為227英里、285英里和271英里,而加拿大居民的該數(shù)字高達632英里。
中國公民的龐大境外游支出總額及其很低的人均境外游空中航程告訴人們,盡管僅有相對很小比例的中國居民赴境外旅游,但他們卻在境外大舉消費且其旅游目的地往往距離他們的家不太遙遠。
這與兩個因素有關(guān)。首先,盡管中國的出境游人次每年都在迅速增加,但如今擁有出境游財力的中國人仍相對較少。其次,其中相當大比例的中國游客前往距離其家較近的目的地旅游。其實,中國的許多出境游客都是前往其國內(nèi)的港澳臺地區(qū)旅游,其目的不是到當?shù)刈哂H訪友就是消遣娛樂:去年港澳臺地區(qū)接待中國內(nèi)地游客的數(shù)字分別為4450萬、1720萬和1070萬人次。
這些數(shù)字暗示,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躋身中產(chǎn)階層且更樂于前往距離更遠的目的地旅游,他們的境外旅游支出總額和在此期間的人均乘坐飛機里程都將呈幾何數(shù)增長。去年,美國人的境外旅游總支出為1350億美元,僅次于中國排名第二;德國游客以891億美元的境外游總支出位列第三?!?/p>
(作者丹·里德,王會聰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