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底,重慶市22路公交車在重慶長江二橋上發(fā)生交通事故,沖破橋體護欄,墜入江中,連司機在內的所有人全部遇難。事件一出,令全國人民唏噓。后經(jīng)救援人員的努力,公交車打撈出水后,車內監(jiān)控還原了事實。原來是車內一乘客因坐過站要求中途下車與司機發(fā)生爭吵,由爭吵升級為出手攻擊對方,才造成慘劇。此事的教訓無疑是深刻的,但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一慘痛教訓呢?有一種言論甚囂塵上,說滿車乘客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才導致沖突升級,即“雪崩來臨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那“雪花”到底是不是無辜的呢?
新京報
當新聞事件中出現(xiàn)看客的角色,總會有人想到追究看客的責任。但歸屬責任時要以理清事實為前提。22路公交車上的13名受難者,他們或許以為那只是一場不會引發(fā)嚴重后果的言語爭吵,當發(fā)現(xiàn)事態(tài)有變,制止已經(jīng)來不及了。
新浪看點
這輛“絕命公交車”上有如下三種人:無恥的乘客、暴躁的司機和沉默的圍觀者。事故的責任也差不多按這個順序依次劃分。
人民日報微博
一場無謂的紛爭,拉十幾人“陪葬”。教訓之慘重,讓人不敢直視,卻不得不叩問:乘客與司機互毆何以一再出現(xiàn)?痛定思痛,別止于唏噓,更別停留于憤怒。無徹底反思就無真正救贖,不形成制度正義,類似悲劇便難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