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年來,航海者、國王、軍人、海盜與制圖學家們對某些虛幻島嶼的存在一直深信不疑。為了發(fā)現(xiàn)它們,人們不惜一次又一次出海遠航。每座虛幻島嶼背后都有屬于自己時代的思想和想象,推動著島嶼故事繼續(xù)發(fā)展。
位置:北緯37度30分,東經(jīng)127度00分
大?。?2萬平方千米
發(fā)現(xiàn)時間:約1585年
出現(xiàn)地圖:林索登(1596年)
作為密探,林索登(Jan Huygen van Linschoten)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盡管林索登是土生土長的荷蘭人,但在巴塞羅那經(jīng)商多年的他說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1583年,他啟程前往印度,在果阿邦擔任葡萄牙大主教秘書一職,因此得以接觸到許多本不應該為荷蘭人所知的信件。
荷蘭人此前一直通過葡萄牙收購貨物,但1580年西班牙人占領了葡萄牙,停泊在里斯本港的外國船只全部被沒收了,荷蘭的香料貿(mào)易也被迫中斷。
為了他的祖國荷蘭,林索登在果阿邦不斷搜集有關東亞貿(mào)易與航海的各種信息,甚至開始秘密繪制一張殖民各國占領區(qū)的地圖。對林索登來說,這項任務極為危險,畢竟航海路線當時僅為上層人所知。在前往印度西海岸另一座港口的途中,他結(jié)識了一位同樣來自荷蘭的莽漢,后者成為他最重要的信息提供者。此人名叫迪爾克·赫里茨·蓬普(Dirck Gerritz Pomp), 諢名“ 中國迪爾克”。蓬普隨葡萄牙商船“桑塔·科魯茲”號前往中國,而后又于1585年抵達日本,成為第一個到達日本的荷蘭人。
回到果阿邦之后,蓬普向他的朋友詳細地講述了他的冒險之旅,途經(jīng)的陌生國度,以及一座名叫高麗島的島嶼。蓬普只是從耶穌會士那里聽說了這座島,他自己并沒有親自登陸。
在印度待了將近6年后,林索登踏上了返回荷蘭的旅程,卻險些在途中一命嗚呼,他所乘坐的船繞過好望角后向北航行,差點在一場風暴中沉沒于亞速爾群島附近。林索登被困在亞速爾群島中的特塞拉島上長達兩年之久,這段時間里,他一邊整理筆記,一邊幫助修繕在風暴中受損嚴重的船只,最終途經(jīng)里斯本回到了家鄉(xiāng)。
1595年,林索登的游記出版了,書中他詳細描述了殖民國家通往東亞的航線。關于日本,他這樣寫道:“海岸線再次向北方延伸,而后朝深入內(nèi)陸的方向拐了個彎,那些往來日本和高麗島經(jīng)商的商人往往自此地出發(fā)沿著西北方向航行。我從那些熟悉高麗島并且前往過那里的水手口中了解了不少,他們告訴我的信息字字屬實,非常有用,也通俗易懂。”
1596年,林索登出版的第二本書《航海記》(Itinerario)中提到:“這座面積不小的島名叫高麗島,位于日本北側(cè)不遠處的海上,地處北緯34度與35度之間,離中國的海岸也很近。時至今日,我們對這座島的面積、島上的人口以及貿(mào)易狀況一無所知?!焙笪闹兴謱懙溃骸啊暇骋阅?0英里處分布著一些小島,在這些小島的東方有一座大而多山的島嶼?!边@座島嶼上“人口眾多,島上的人或步行或騎馬”。
《幻想島嶼》
原作名:Lexikon Der Phantominseln
副標題:揭秘傳說中的三十個傳奇島嶼
作者:[德]迪爾克·利瑟梅爾
譯者: 陳敬思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19年2月
頁數(shù):192
定價:88.00元
林索登對高麗島的了解便止步于此,也許他自己都不確定高麗島究竟是一座島還是一組群島:“葡萄牙人將這座島稱作Ylhas de Core,即高麗島。島的西北側(cè)有一道狹窄的海峽,海峽并不深,但可以作為港口。還有一座小島和攝政王的統(tǒng)治地。日本的五島列島位于高麗島東南方25英里處的黃海海面上?!?/p>
隨書一同出版的還有一張地圖,荷蘭人通過這張地圖第一次看到了地球另一端的模樣。地圖對柬埔寨、印度與中國幾個省份的輪廓做了細致的勾勒,海岸線上標注了居民點與村莊,充滿異域風情的動物在大片的森林中繁衍嬉戲,海面上船只之間硝煙彌漫,而海上的怪物則在屏息等待獵物的到來。在地圖的左上角,由無數(shù)島嶼組成的日本群島與赤道平行,而非人們假設的那樣由北向南縱向分布。
日本的西面便是高麗島,一座狹長的島嶼。一條窄窄的海峽將其與亞洲大陸分隔開來。對于自己聽來的信息,林索登也不確定,所以地圖上這片區(qū)域便畫了虛線。從遠處看,朝鮮半島的確很容易被人當作一座獨立的島嶼,鴨綠江與圖們江的水道在此變寬,而后匯入大海,使得朝鮮半島看起來仿佛被一條海峽從大陸上切分出來,航海者們很快便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
幾十年過去了,沒有一個歐洲人能突破高麗戰(zhàn)艦的巡邏封鎖,踏上這座半島的土地。1622年,荷蘭的“犬”號更是被炮彈、箭矢與木矛襲擊,不得不逃回公海上。湊巧的是,第一個對高麗做詳細描述的歐洲人同樣來自荷蘭:1653年,亨德里克·哈梅爾(Hendrik Hamel)的船在岸邊沉沒了,作為俘虜?shù)乃仁潜粠鶟h城府,而后又被送往鄉(xiāng)下。哈梅爾在朝鮮半島生活了13年才覓得機會逃回歐洲,他的回憶錄也成為之后兩個世紀歐洲人對朝鮮半島上這一封閉王國的唯一信息來源。
位置:亞速爾群島以西,格陵蘭島附近,靠近北美洲海岸
大小:與瑞士相近,在后世記錄中不斷縮小
發(fā)現(xiàn)時間:不詳
出現(xiàn)地圖:祖阿尼·皮茲加諾(1424年),約翰內(nèi)斯·勒伊斯(1508年)
早在古老的北歐傳說中,魔鬼島便已粉墨登場。傳說中會有一只巨大的手伸出海面,掠走各路船只;還有的傳說提到了一種巨型怪物,住在陡峭岸邊的它們會發(fā)出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死锼雇懈ァじ鐐惒家蔡岬竭^一些奇怪的人形生物,有獨眼的男人,還有長著狗一樣嘴巴能吃人的人,當然哥倫布并沒有親眼見到他們,只是道聽途說。1608年,亨利·哈得孫(Henry Hudson)在北極發(fā)現(xiàn)的美人魚更是有力地證實了這些傳說的真實性。哈得孫發(fā)現(xiàn)的這條人魚有著女人的背部和胸部,身體大小與人類相似,卻有著慘白的皮膚。
魔鬼島最早在地圖上離歐洲海岸很近。1424年,祖阿尼·皮茲加諾在其地圖中西班牙西面的大西洋上畫了一座四邊形的藍色小島,旁邊用紅色印刷體標注著:“此島名為魔鬼島。”這座邪惡之島恰好與善良的天主教圣地安提利亞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魔鬼一般,16世紀記載中的撒旦內(nèi)茲島不斷變換著形狀、名字和位置。1508年,天文學家兼地理學家約翰內(nèi)斯·勒伊斯在他的地圖中將“群鬼島”畫成了杏仁形狀的兩座島嶼,位于當時尚不為人所熟知的紐芬蘭附近。也許他曾出海航行至此地。在地圖上這兩座島的旁邊,他仿佛親眼見過一般地寫道:“行近此島的船只皆為魔鬼所掠?!币苍S那不過是盤旋飛行的海鳥?
法國的航海者也傳言,在紐芬蘭附近有一座魔鬼之島,聲稱聽到了像是人類發(fā)出的含混不清的咆哮聲的他們堅信,這是魔鬼們在爭論誰該第一個去折磨人類。島上的這些魔鬼襲擊來往的每艘船,絕不放過任何一個膽敢踏足這座島的冒失鬼。
16世紀中葉,在巴黎的沙龍中也流傳著一個詭異的故事。貴族夫人瑪格麗特·德拉羅克·德羅貝瓦爾(Marguerite de La Rocque de Roberval)小時候曾隨叔叔西厄爾·德羅貝瓦爾(Sieur de Roberval)出海前往美國。德羅貝瓦爾受法國王室之托前往新世界,目的是在那里建成第一塊法國殖民地。瑪格麗特在途中愛上了船上的一名水手,因為這段戀情,她與她的愛人及一名保姆被放逐到了一座荒涼的小島上。一到夜幕降臨,小島上空便會有惡魔來回盤旋。瑪格麗特的愛人和保姆都死在了那座小島上,只有她本人被路過的船只所救,平安回到了法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 魔鬼島漸漸從地圖上消失了。1763年,法國植物學家讓-巴蒂斯特·蒂博·德尚瓦?。↗ean-Baptiste Thibault de Chanvalon)在出海前往南美洲的途中發(fā)現(xiàn)了一座離南美洲海岸不遠的陌生小島,他將其命名為惡魔島(?le du Diable)。德尚瓦隆沒有想到的是,這座島日后會變成一座海上監(jiān)獄。對著名的罪犯阿爾弗雷德·德雷富斯(Alfred Dreyfus)來說,惡魔島無疑就是人間地獄:1895年4月13日,德雷富斯被流放到這座巖石遍布的小島上。他被判犯有叛國罪,被剝奪了作為炮兵職業(yè)軍官的軍銜,要在這座島上度過四年。這四年中,他只能住在一個4平方米大小的小屋里,不得與看守說話,法國政府擔心他會越獄逃跑,因而每到晚上就將他綁在床上,使他不得隨意活動,又在小屋四周修起1米高的柵欄。
德雷富斯在這座島上消瘦了不少,還多次飽受發(fā)燒的折磨,直到多年之后政府才正式為他平反,無罪的德雷富斯在惡魔島上白白蹲了四年冤獄。
位置:南緯36度50分,西經(jīng)136度39分;一說南緯37度00分,西經(jīng)151度13分
大?。翰辉?/p>
發(fā)現(xiàn)時間:1843年11月16日
出現(xiàn)地圖:不詳
1864年7月26日,豪華游艇“鄧肯”號自格拉斯哥返航。正當一座島嶼出現(xiàn)在視線中時,船上當值的水手忽然在游艇的尾流中發(fā)現(xiàn)了一條錘頭雙髻鯊。船主愛德華·哥利納帆勛爵(Edward Glenarvan)下令向水中拋下一條末端帶鉤的繩子,鉤子上掛著一大塊肥肉。不久之后,這個龐然大物便上了鉤,而后被拖到甲板上開膛破肚。水手們在鯊魚的胃里找到了一個神秘的酒瓶,酒瓶里有一張紙條,紙條上用三種語言寫著同一條消息,但支離破碎,很難辨認:“1862年6月7日……三桅帆船‘布列塔尼亞……沉沒……
哥尼亞……南半球……上岸……兩名水手……船長格……到達……大陸被俘……殘忍……印第安人……拋下此文件……經(jīng)度……緯度為37度11分……請求援救……必死?!边@顯然是失蹤的羅伯特·格蘭特(Robert Grant)船長留下的信息!
哥利納帆勛爵立刻備船,與格蘭特船長的孩子們一起前往南美洲,按照紙條上留下的信息從那里出發(fā),橫跨太平洋,沿著南緯37度向西搜尋。幾周之后,他們抵達了瑪麗亞·特蕾莎礁這座火山爆發(fā)形成的小島,島上制高點的海拔約為100米。不久之后,他們在那里與失蹤的船長團聚了。
曾乘帆船游歷英吉利海峽、北海和地中海的作家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在他1867年出版的小說《格蘭特船長的兒女》(Die Kinder des Kapitan Grant )中講述了上面這個故事。他在書中稱這座島嶼“很久之前便非常出名”,小說中還有這樣一段對話:“‘可怎么是塔波島呢?那可是瑪麗亞·特蕾莎島!‘沒錯啊,巴加內(nèi)爾先生,哈利·格蘭特回答道,‘在德國和英國的地圖上它叫瑪麗亞·特蕾莎島,而在法國人的地圖上就是塔波島?!?/p>
20紀80年代初,一名癡迷儒勒·凡爾納的德國學生忽然對這座島產(chǎn)生了興趣:這位名叫伯恩哈德·克勞特(Bernhard Krauth)的學生想要對這座島的方位和發(fā)現(xiàn)者有更多的了解,他發(fā)現(xiàn)這座島并不在課本上的地圖里,而是在一個不比皮球大多少的褪色地球儀上。在這個地球儀上,這座位于南緯37度的島嶼叫瑪麗亞·特蕾莎礁,坐落在南太平洋上,距離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土阿莫土群島不遠??藙谔貙@座島展開了研究,很快他便在更權威的地圖上找到了這座島嶼:他先是在邁爾斯地理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圖上覓得了這座島嶼的蹤跡,而后他又查閱了《克淖爾斯大世界地圖》,在這張由久負盛名的《泰晤士世界地圖集》特許出版的地圖上也發(fā)現(xiàn)了這座島,不過經(jīng)度要更偏東。他猜測,凡爾納在寫作時參考的是巴黎子午線而非英國的本初子午線。
1983年,克勞特給位于波恩的外交部寫信咨詢有關這座島的事項,他先前曾經(jīng)在某處讀到,據(jù)說外交部收藏了3000份不同的地圖。外交部對此也一無所知,但還是給他寄去了一份俄國繪制的1∶20000000大比例尺地圖復印件,在這張地圖上,這座島嶼看起來就是一個微小的黑點。
克勞特后來又從漢堡的德國水文地理研究所了解到,最新的英國海洋地圖上并沒有收錄這座島嶼。但這所負責德國海洋地圖繪制的研究機構(gòu)犯了個錯誤,克勞特很快便在英國人最新繪制的海洋地圖上找到了這座島嶼,島嶼的方位要比之前更加偏東。
最終,克勞特找到了英國水文地理辦公室,并收獲了這樣的答復:這座島嶼在1983年被重新定位,現(xiàn)坐標為南緯36度50分、西經(jīng)136度39分,但這座島存在與否依然撲朔迷離。信中還附上了一篇對重新定位這座島至關重要的文章。
這座礁石島最早出現(xiàn)在1843年阿薩夫·P.塔博(Asaph P. Taber)的航海日志中。當時塔博是美國捕鯨船“瑪麗亞·特蕾莎”號的船長。1843年11月16日,“瑪麗亞·特蕾莎”號行至南緯37度、西經(jīng)137度的位置,他在航海日志中以潦草的筆記寫下了一條記錄,看起來既像是“看見了巨浪”,又像是“看見了浮出水面的鯨魚”。幾個月后,《新貝德福德信使報》報道稱發(fā)現(xiàn)了一座新島嶼,然而報道中船長的名字并非塔博(Taber),而是塔波(Tabor),這座島嶼依然位于南緯37度,經(jīng)度卻往西偏移了幾百英里。其他報紙也相繼轉(zhuǎn)載了這一消息,很快海洋地圖上便多了一座礁石島,有些地圖上稱其為瑪麗亞·特蕾莎島,而包括2006年伯恩哈德·克勞特拿到手的那張法國地圖在內(nèi)的其他地圖上則稱之為塔波島。儒勒·凡爾納本人極有可能看過這版地圖,并于這張地圖出版的4年后創(chuàng)作了《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一書。
至今人們?nèi)圆淮_定這座礁石島是否存在,即使是衛(wèi)星圖片也束手無策。也許這座島已經(jīng)被海水淹沒,在海面下潛伏著。但鑒于人們不能證明它不存在,所以并沒有把它從地圖上刪去。伯恩哈德·克勞特在14年的航海生涯中一路做到了船長,曾駕船多次橫穿北太平洋,他本想親自去探訪一下這座他心馳神往的島嶼,卻始終未能成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責編:栗月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