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億
在當今社會,“鍵盤俠”這個詞出現(xiàn)在我們視野里的頻率越來越高,可當你去對別人指指點點的時候,不如去做個“行者”,為社會做出一份貢獻……
補習班的那扇門,總是會被重重地關(guān)上,漸漸的,與墻連接的那個彈簧壞了,那扇門就像一匹撒歡的馬兒,來回晃動。
“砰……砰……”走進走出的人,都沒有注意到它,每次撞在墻上,周圍的同學都會被從學習的氛圍里拉出來。
“就不能裝個拉門的東西嘛?這樣很吵啊……”“能不能出去的時候把門帶上一點?”總是有同學在小聲抱怨著。
不知何時,那里卻變得靜悄悄的了,沒有一點聲音。我扭過頭去,原來是那個穿黑衣服的男孩,有人出去,他就用手輕輕托著那本該大力撞回的門,直到那門到了墻的邊緣才松手。一個,兩個,三個,每個人經(jīng)過他都放下筆用手擋住著飛奔著的門。
我看了他很久,他也注意到我了,沒有說話,只是微微笑了一下。當我想開口說話時,他卻將手指放在嘴前,示意我不要說話。我會心一笑,轉(zhuǎn)過頭繼續(xù)寫作業(yè)。
這幅畫面在我腦海里回蕩了很久,一個小小的舉動給我們帶來了安靜,帶來了和諧融洽的氛圍。
人生就應該做一個“行者”,用行動來詮釋生命的意義。這小小的行動,可能不會為自己帶來什么,但卻幫助了許多人。
回家的路上,撿起在垃圾桶旁邊掉落的垃圾,旁人便會投來贊許的目光,這就是意義所在,這就是一個“行者”的可貴。
莫以善小而不為,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名“行者”。
(浙江樂清市城東第二中學)
點評
作文取材于現(xiàn)實生活,男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解決了大家的憂愁,默默無聞的模樣讓人深切體會到他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作文從穿黑衣服的男孩推及那些用小小行動為他人帶去快樂的人,采取以小見大的手法講述了應當如何成為一個“行者”,以及作為“行者”具有什么樣的現(xiàn)實意義,立意角度值得認可。但是文章的語言過于樸實,沒有出彩的地方,顯得有些中規(guī)中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