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昕鴿
有些東西,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些東西,卻是刻在骨子里,流在血液中的,怎能輕易消失?必得一代一代,生得愈發(fā)光彩。
我自小便生活在鎮(zhèn)子上了。
鎮(zhèn)子很大,人心卻不遠(yuǎn)。老人們常坐在一起,下象棋,喝上口茶。孩子們自是打成一片,村里村外到處竄。不得不提的是沙河大集,每月農(nóng)歷初三、初八,各地商人一早便頂著星星收拾開了。路兩邊滿滿的,溢出了好幾條街,雞鳴聲也混在喧鬧中分辨不出。雷打不動,風(fēng)雨無阻,月月如此,歲歲傳承,大集成了融進(jìn)鎮(zhèn)上人骨子里的東西,在一世紛繁中愈發(fā)明亮、清晰。
天微微泛白,傾瀉下大捧的寒氣,隔夜的雪碎了一地,星星點點,染上了白色,這幾條街卻是紅火的、止不住的熱鬧。人密密地填了路中間不多的空子,我也裹夾在其中小心地走著。各色吆喝聲從四面入耳,各種雜貨也探出頭來,向你示好。因是臨近年關(guān),樣式也多起來。除了往常南面的花市、東南邊的海貨、偏北一帶的果蔬、中間的碗盆等日用品,還零散地?fù)搅四戤?、對?lián)和喜慶的掛飾,讓人倍感歡喜。
我挑了一處攤位,問了黃瓜的價格。不貴,樣貌也好,便讓攤主給一袋子拾了些許。攤主約莫中年,眼角帶笑。只見他拎起一把上了年歲的秤,一提、一放,手一松,眼一瞄,頃刻間便報出了斤兩、價格。我遞過錢去,他說:“拿好嘍,姑娘!再來啊。”
做買賣的人有一些是外地來的,除了口音有異,給人感覺也不同。老人都說,沙河鎮(zhèn)上的買賣人與生俱來都有一股子“傲氣”。我知道,這是因為我們鎮(zhèn)子的歷史。據(jù)《萊州府志》記載:“沙河集形成于明朝”,到清乾隆年間沙河大集已具有相當(dāng)規(guī)模。集市以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接納四面八方而來的經(jīng)商者,車水馬龍,絡(luò)繹不絕,好不熱鬧。而鎮(zhèn)上有人家世代經(jīng)商的,自有在此做買賣的底氣。但尋其幾百年不衰的緣由,便是他們身上從祖上流傳下來的氣質(zhì)。古云:“好歹莫滿牙儈,交易要自酌量。”祖輩們就秉持著這樣的態(tài)度,對于貨物不隱瞞、不欺騙,價格公道,自會有百姓來捧場,這便是誠信。
社會發(fā)展到今天,誠信依舊是尤為重要的品質(zhì)。它是連接商人和客人溝通的紐帶,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真摯相待,坦誠相處。于是,在誠信的傳承之下,人文關(guān)懷也隨之濃厚起來,在追逐利益的商業(yè)本質(zhì)下,使冷冰冰的金錢交易添了份親切,增了絲溫暖,宛如云霧繚繞下的日出,氤氳開一片鮮紅,令人心馳向往。
這也許就是沙河商人的“傲氣”所在吧。因為他們有底氣,有能力將自己的小本買賣做好;因為他們繼承了祖上經(jīng)商之道,并加以創(chuàng)新,加入了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元素,最終內(nèi)化成自己獨特的氣質(zhì)。這種氣質(zhì)使他們在熙熙攘攘、利來利往的紅塵之中保持理智,在歲月打磨中愈發(fā)銳利,在時代沖擊下更為堅實。
不覺中,在集市上已逛了近兩小時。天明亮起來了,陽光鋪滿了每一條街,流淌過每一個角落,躍動在人們笑靨之上,滋長在人們歡聲之中。每一次伸手,接過的不僅僅是商品,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我相信,就在這片土地上,這種流淌在血液中的氣質(zhì),必將綿綿不絕,一代代地傳承下去。
(編輯:王瑩)